一种通沟污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932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沟污泥系统,包括粗栅格、洗涤转鼓、洗砂装置、平流沉砂池、三通水旋流分离器、精细过滤转鼓和喂料箱,所述粗栅格连通于洗涤转鼓,所述洗涤转鼓的内部设有冲洗系统A,所述洗涤转鼓连通于洗砂装置,所述洗砂装置的上部设有COANDA分离器,所述洗砂装置的右侧安装有出砂螺杆,所述洗砂装置的内部设有冲洗水系统和搅拌系统,所述洗砂装置连通于平流沉砂池,所述平流沉砂池连通于三通水旋流分离器,所述三通水旋流分离器连通于精细过滤转鼓,所述精细过滤转鼓内部设有冲洗系统B,所述喂料箱通过喂料螺杆连通于洗涤转鼓,该通沟污泥系统,结构简单明了,全自动操作,处理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沟污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通沟污泥
,具体为一种通沟污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沟污泥是排水管道养护中疏通清捞出来的沉积物通沟污泥是排水管道养护中疏通清捞出来的沉积物,特性复特性复杂,是生活垃圾、渣土、砂石、有机污泥和污水的混合物。城市管网中的通沟污泥如不及时清理,既容易造成排水管道排水不畅、引发积水和污水冒溢的问题,又会造成沉积在管道内的淤泥雨天随雨水进入河道造成严重的污染事件,危害极大。
[0003]随着人们对排水管道的养护工作的日益所重视,通沟污泥的数量也日趋增加数量也日趋增加。大量沟泥的存放大量沟泥的存放、处置是个棘手的问题处置是个棘手的问题。当前当前的做法是采取清淘后,在附近绿地内晾晒,然后直接送入垃圾填埋场填埋的临时处置,不但影响管网周边绿地的环境,同时由于成分复杂,含水率变化大,垃圾填埋逐步拒绝接收此部分污泥的进入。随着城市管网的不断建设,沟泥量日产量将大大增多,由此带来的处置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寻找新的沟泥处置措施已迫在眉睫。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通沟污泥系统,成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沟污泥系统,解决了通沟污泥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通沟污泥系统,包括粗栅格、洗涤转鼓、洗砂装置、平流沉砂池、三通水旋流分离器、精细过滤转鼓和喂料箱,所述粗栅格连通于洗涤转鼓,所述洗涤转鼓的内部设有冲洗系统A,所述洗涤转鼓连通于洗砂装置,所述洗砂装置的上部设有COANDA分离器,所述洗砂装置的右侧安装有出砂螺杆,所述洗砂装置的内部设有冲洗水系统和搅拌系统,所述洗砂装置连通于平流沉砂池,所述平流沉砂池连通于三通水旋流分离器,所述三通水旋流分离器连通于精细过滤转鼓,所述精细过滤转鼓内部设有冲洗系统B,所述喂料箱通过喂料螺杆连通于洗涤转鼓。
[0009]优选的,所述洗涤转鼓和精细过滤转鼓内部均设有筛筐和转鼓。
[0010]优选的,所述平流沉砂池的内部设有水平集砂螺杆。
[0011]优选的,所述粗栅格的间隙为100mm。
[0012]优选的,连通方式均通过管道连通。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沟污泥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通沟污泥系统,细砂分离效率较高,仅COANDA洗砂装置在细砂颗粒直径0.2
~0.25mm范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颗粒直径为0.1mm的砂粒截留率高达70%以上。当后续采用三通水力旋流器可以分离10um以下的细砂,分离效率达90%以上。
[0016](2)、该通沟污泥系统,可对冲洗废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循环应用,将用水量和污水产量减少到最低程度。
[0017](3)、该通沟污泥系统,有效处理通沟污泥,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产生回收物质,实现其经济价值,降低填埋等后续处理物质的产量,减少后期处理费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原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洗涤转鼓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洗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粗栅格;2、洗涤转鼓;3、冲洗系统A;4、洗砂装置;5、冲洗水系统;6、搅拌系统;7、平流沉砂池;8、水平集砂螺杆;9、三通水旋流分离器;10、筛筐;11、精细过滤转鼓;12、冲洗系统B;13、喂料箱;14、喂料螺杆;15、转鼓;16、COANDA分离器;17、出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沟污泥系统,包括粗栅格1、洗涤转鼓2、洗砂装置4、平流沉砂池7、三通水旋流分离器9、精细过滤转鼓11和喂料箱13,所述粗栅格1连通于洗涤转鼓2,所述洗涤转鼓2的内部设有冲洗系统A3,所述洗涤转鼓2连通于洗砂装置4,所述洗砂装置4的上部设有COANDA分离器16,所述洗砂装置4的右侧安装有出砂螺杆17,所述洗砂装置4的内部设有冲洗水系统5和搅拌系统6,所述洗砂装置4连通于平流沉砂池7,所述平流沉砂池7连通于三通水旋流分离器9,所述三通水旋流分离器9连通于精细过滤转鼓11,所述精细过滤转鼓11内部设有冲洗系统B12,所述喂料箱13通过喂料螺杆14连通于洗涤转鼓2。
[0025]具体的,所述洗涤转鼓2和精细过滤转鼓11内部均设有筛筐10和转鼓15。
[0026]具体的,所述平流沉砂池7的内部设有水平集砂螺杆8。
[0027]具体的,所述粗栅格1的间隙为100mm。
[0028]具体的,连通方式均通过管道连通。
[0029]该通沟污泥系统,通过粗格栅1(间隙100mm)对成份复杂的市政通沟污泥进行筛分处理,可将大于100mm的粗大故障物质分离取出,通过洗涤转鼓2对经过粗格栅1分离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洗涤过滤,去除10mm以上的大块垃圾,同时将泥砂转移至水相中,通过洗砂装置
4继续对洗涤转鼓2排出的洗涤污水进行处理,对大于0.2mm以上的细砂进行流化洗涤分离,使分离出的细砂内有机含量降低至3%以下,从而可将这些矿化物质长期存放并尽可能作为低档建筑材料回收利用。小于0.2mm的颗粒物质可采用平流沉砂池7沉淀浓缩后经三通水旋流分离器9分离并进一步处置利用。三通水旋流分离器9排出的污水可采用精细过滤转鼓11处理后回用,或直接排入附近污水管网。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沟污泥系统,包括粗栅格(1)、洗涤转鼓(2)、洗砂装置(4)、平流沉砂池(7)、三通水旋流分离器(9)、精细过滤转鼓(11)和喂料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栅格(1)连通于洗涤转鼓(2),所述洗涤转鼓(2)的内部设有冲洗系统A(3),所述洗涤转鼓(2)连通于洗砂装置(4),所述洗砂装置(4)的上部设有COANDA分离器(16),所述洗砂装置(4)的右侧安装有出砂螺杆(17),所述洗砂装置(4)的内部设有冲洗水系统(5)和搅拌系统(6),所述洗砂装置(4)连通于平流沉砂池(7),所述平流沉砂池(7)连通于三通水旋流分离器(9),所述三通水旋流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岩左良禹姚瀚徐润中李革星王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