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析滤芯和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99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渗析滤芯和净水器,其中,电渗析滤芯,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膜堆,外壳的一侧面上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膜堆内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沿膜堆的厚度方向布置,其中,水流通道的一端与进水接口相连通,另一端与膜堆的进水口相连通;膜堆的出水口与出水接口相连通。该电渗析滤芯不仅可便于与净水器整机的水路进行连接,而且可简化净水器整机的水路设计和提高净水机整机的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渗析滤芯和净水器


[0001]本技术属于净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渗析滤芯和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渗析滤芯是电渗析净水器实现净水功能的关键部件,现有的电渗析滤芯主要由上、下夹板和置于其中的芯体膜堆构成,其中,上、下夹板上分别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而芯体膜堆是由膜片和隔网按一定顺序堆叠而成,工作过程中通过在上下两侧给予芯体膜堆以压力,使得水可在芯体膜堆的内部通道流动。由于滤芯的进出水接口分布在滤芯的不同侧面上,因此现有的电渗析滤芯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滤芯装配到净水器整机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使得滤芯不便于与整机的水路进行连接;
[0004]2、滤芯与整机水路连接时,会增加整机水路的复杂程度,不利于整机水路集成简约化设计;
[0005]3、外壳装配位置需要满足膜堆厚度误差的需要,即上下夹板的装配位置要可调,这就意味着两侧的进出水接口位置不是相对固定的,对应的整机水路接口也需要做成柔性位置可调,这不仅会增加整机水路的设计难度,而且会降低净水器整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位于同一侧的电渗析滤芯,该电渗析滤芯不仅可便于与净水器整机的水路进行连接,而且可简化净水器整机的水路设计和提高净水机整机的可靠性。
[0007]本技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电渗析滤芯,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膜堆,所述外壳的一侧面上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膜堆内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沿所述膜堆的厚度方向布置,其中,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接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膜堆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膜堆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接口相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内设有膜堆容纳腔,所述膜堆设置于所述膜堆容纳腔内;所述上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所述进水接口和所述出水接口。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内设有第一水路结构,所述下壳体内设有第二水路结构,所述第一水路结构上具有第一进水端口和第一出水端口,所述第二水路结构上具有相连通的第二进水端口和第二出水端口,所述进水接口及所述出水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路结构相连通;其中,所述进水接口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端口与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端口与所述膜堆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膜堆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出水端口与所述出水接口相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内设有第一连接通道,所述下壳体内设有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膜堆的进水口相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相对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第二端的孔径小于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的孔径;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另一端相对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第一端的孔径小于所述水流通道的另一端的孔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一侧面上还设有减压阀,所述进水接口通过所述减压阀与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相连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一侧面上还设有切换阀,所述膜堆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切换阀与所述出水接口相连通。
[0016]对应地,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净水器,包括前述的电渗析滤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提出的电渗析滤芯,通过在膜堆的内部设计一条水流通道来将滤芯的进水接口与膜堆底部的进水口进行连通,如此,使得滤芯的出水接口亦可设置在与进水接口相同的一侧面上,因此,该电渗析滤芯通过将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设计在同一侧,不仅可便于与净水器整机的水路进行连接,而且可简化净水器整机的水路设计和提高净水机整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渗析滤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渗析滤芯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渗析滤芯的内部结构图;
[0023]图4为图3中去掉膜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渗析滤芯的侧视图;
[0025]图6为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7为图5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外壳,11-上壳体,111-进水接口,112-出水接口,113-第一连接通道,114-第一水路结构,1141-第一进水端口,1142-第一出水端口,1143-通道连接端口,1144-减压阀对应端口,12-下壳体,121-第二连接通道,122-第二水路结构,1221-第二进水端口,1222-第二出水端口,13-膜堆容纳腔,2-膜堆,21-水流通道,3-密封圈,4-减压阀,5-切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31]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渗析滤芯,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于外壳1 内的膜堆2,外壳1的一侧面上设有进水接口111和出水接口112,膜堆2内设有水流通道 21,水流通道21沿膜堆2的厚度方向布置,其中,水流通道21的一端与进水接口111相连通,另一端与膜堆2的进水口(图中未示意出)相连通;膜堆2的出水口(图中未标示出) 与出水接口112相连通。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出水接口112设置有三个,从左往右依次为出倒极水接口、出纯水接口和出废水接口;示例性地,膜堆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渗析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膜堆,所述外壳的一侧面上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膜堆内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沿所述膜堆的厚度方向布置,其中,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接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膜堆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膜堆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接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析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内设有膜堆容纳腔,所述膜堆设置于所述膜堆容纳腔内;所述上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所述进水接口和所述出水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析滤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析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设有第一水路结构,所述下壳体内设有第二水路结构,所述第一水路结构上具有第一进水端口和第一出水端口,所述第二水路结构上具有相连通的第二进水端口和第二出水端口,所述进水接口及所述出水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路结构相连通;其中,所述进水接口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端口与所述水流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端口与所述膜堆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周凤凤李中杨詹兴廖斌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