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输装置和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895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传输装置,在该热传输装置中,一流路蜿蜒从而使得两流路的间隔被保持为大致一定,因此,传热系数较高,其结果,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或薄型化等。采用如下的热传输装置来解决上述课题,该热传输装置具有供第1流体流通的第1流路和供第2流体流通的第2流路,其能够获得满足下述[条件1]~[条件3]的截面(A)。[条件1]截面(A)是相对于第2流路成直角的截面。[条件2]第2流路的孔在左右方向上排列,且以在上下方向上构成层的方式配置,并且,在对孔的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层进行对比时,第2流路的孔在左右方向上未配置于相同位置。[条件3]在孔的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层之间存在第1流路,第1流路以避开被从上下方向夹持的孔的层中的第2流路的孔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蜿蜒。方向上蜿蜒。方向上蜿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传输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传输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通过在两流体间进行热交换来发挥功能的热传输装置,可列举出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空调等的室外机、室内机、散热器、反应器、燃料电池相关部件、喷墨用部件等。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图16所示的换热器。图16是以往的换热器的概略立体图。
[0004]图16所示的换热器101是通过扩散接合而形成的,将在一主面形成有第1流体通路102的板和在一主面形成有沿与该第1流体通路102正交的方向形成的第2流体通路104的板重叠,并在真空中对它们进行加压和加热,由此接合成一体而形成换热器101,其中,进行热交换的两种不同的制冷剂在第1流体通路102和第2流体通路104中流通。在如此构成的换热器101中,在上下层叠的各板的第1流体通路102中流动的第1制冷剂和在第2流体通路104中流动的第2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另外,如图16所示,在换热器101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体通路102、104通常在其层叠方向上交替地组合。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063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了两流体之间的传热系数的提高方法。
[0010]在此,示出图16中的a-a'线截面的一部分的概略图即图17。如图17所示,在对第1流体通路102中的处于与第2流体通路104最近的位置的点α和处于与第2流体通路104最远的位置的点β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在点α处,传热系数变高,在点β处,传热系数变低。此外,为了保持换热器的强度,点α与流体通路104之间的距离存在下限值。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人认为,若能够在保持流体通路102的点α与流体通路104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缩短流体通路102的点β与流体通路104之间的距离,则能够提高换热器整体的传热系数。并且认为,若能够使第1流体通路不为图17所示那样的直线的通路,而为图1所示那样的蜿蜒的流体流路,则能够实现这一点。
[0012]但是,在保持换热器整体的强度的同时,边实现低成本边将流体流路设为图1所示那样的复杂的流路构造是极为困难的。
[0013]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
[0014]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传输装置,在该热传输装置中,一流路蜿蜒从而使得两流路的间隔较小且被保持为大致一定,因此传热系数较高,其结果,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
化或薄型化等。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低成本来制造这样的热传输装置即强度较高的热传输装置的方法。
[001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7]本专利技术是以下的(1)~(7)。
[0018](1)一种热传输装置,其具有供第1流体流通的第1流路和供第2流体流通的第2流路,该热传输装置能够获得满足下述[条件1]~[条件3]的截面(A)。
[0019][条件1]所述截面(A)是相对于所述第2流路成直角的截面。
[0020][条件2]在所述截面(A)中,在将所述第1流体边蜿蜒边流通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的情况下,所述第2流路的孔在左右方向上成列地排列,且成列的孔以在上下方向上构成层的方式配置,并且,在对成列的孔的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层进行对比时,所述第2流路的孔在左右方向上未配置于相同位置。
[0021][条件3]在成列的孔的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层之间存在所述第1流路,所述第1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不相连,所述第1流路以避开被从上下方向夹持的成列的孔的层中的所述第2流路的孔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蜿蜒。
[0022](2)一种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平板加工工序,在该平板加工工序中,对平板(P)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去除加工而在该主面形成凹部,得到在所述主面内包含形成了该凹部的部分即加工部的加工平板(Q);第1接合工序,在该第1接合工序中,以在上表面平板(R)与所述加工平板(Q)之间形成供第1流体流通的、包括所述加工部的第1流路的方式,使所述上表面平板(R)的主面和所述加工平板(Q)的主面彼此密合,并使所述上表面平板(R)的主面和所述加工平板(Q)的主面彼此接合而得到第1流路板;塑性加工工序,在该塑性加工工序中,以使所述第1流路变形的方式对所述第1流路板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塑性加工而在该主面形成凹部,由此得到第2流路板,该第2流路板在主面内包含形成了该凹部的部分即塑性变形部;以及第2接合工序,在该第2接合工序中,将多个所述第2流路板重叠,以在所述第2流路板与另外的所述第2流路板之间形成不与所述第1流路平行的、供第2流体流通的多个第2流路的方式使多个所述第2流路板的主面彼此接触地接合。
[0023](3)一种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平板加工工序,在该平板加工工序中,对平板(P)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塑性加工而在该主面形成凹部,得到在所述主面内包含形成了该凹部的部分即加工部的加工平板(Q);第1接合工序,在该第1接合工序中,准备平板状的间隔件(X),该平板状的间隔件(X)被加工成即使使其主面与所述加工平板(Q)的主面彼此密合也不存在与所述加工部相接触的部分,使所述加工平板(Q)的主面与所述间隔件(X)的主面彼此接触,利用上表面平板(R)和下表面平板(S)将所述加工平板(Q)连同所述间隔件(X)一起夹持,之后,以如下方式使所述上表面平板(R)、所述加工平板(Q)、所述间隔件(X)和所述下表面平板(S)这几者的主面彼此接合而得到第1流路板,即,在所述上表面平板(R)与所述下表面平板(S)之间的没有所述加工部、而仅存在所述间隔件(X)的部分处,使所述上表面平板(R)与所述下表面平板(S)之间没有间隙,在所述上表面平板(R)与所述下表面平板(S)之间的存在所述加工部、而不存在所述间隔件(X)的部分处,形成供第1流体在所述上表面平板(R)与所述下表面平板(S)之间流通的第1流
路;塑性加工工序,在该塑性加工工序中,以使所述第1流路变形的方式对所述第1流路板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塑性加工而在该主面形成凹部,由此得到第2流路板,该第2流路板在主面内包含形成了该凹部的部分即塑性变形部;以及第2接合工序,在该第2接合工序中,将多个所述第2流路板重叠,以在所述第2流路板与另外的所述第2流路板之间形成不与所述第1流路平行的、供第2流体流通的多个第2流路的方式使多个所述第2流路板的主面彼此接触地接合。
[0024](4)根据上述(2)或(3)所述的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2接合工序中包含如下操作:准备平板状的间隔件(Y),该平板状的间隔件(Y)被加工成即使使其主面与所述第2流路板的主面彼此密合也不存在与所述塑性变形部相接触的部分;将第1张所述第2流路板、第1张间隔件(Y)、第2张所述第2流路板、第3张所述第2流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传输装置,其具有供第1流体流通的第1流路和供第2流体流通的第2流路,该热传输装置能够获得满足下述[条件1]~[条件3]的截面(A),其中,[条件1]所述截面(A)是相对于所述第2流路成直角的截面,[条件2]在所述截面(A)中,在将所述第1流体边蜿蜒边流通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的情况下,所述第2流路的孔在左右方向上成列地排列,且成列的孔以在上下方向上构成层的方式配置,并且,在对成列的孔的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层进行对比时,所述第2流路的孔在左右方向上未配置于相同位置,[条件3]在成列的孔的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层之间存在所述第1流路,所述第1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不相连,所述第1流路以避开被从上下方向夹持的成列的孔的层中的所述第2流路的孔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蜿蜒。2.一种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平板加工工序,在该平板加工工序中,对平板(P)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去除加工而在该主面形成凹部,得到在所述主面内包含形成了该凹部的部分即加工部的加工平板(Q);第1接合工序,在该第1接合工序中,以在上表面平板(R)与所述加工平板(Q)之间形成供第1流体流通的、包括所述加工部的第1流路的方式,使所述上表面平板(R)的主面和所述加工平板(Q)的主面彼此密合,并使所述上表面平板(R)的主面和所述加工平板(Q)的主面彼此接合而得到第1流路板;塑性加工工序,在该塑性加工工序中,以使所述第1流路变形的方式对所述第1流路板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塑性加工而在该主面形成凹部,由此得到第2流路板,该第2流路板在主面内包含形成了该凹部的部分即塑性变形部;以及第2接合工序,在该第2接合工序中,将多个所述第2流路板重叠,以在所述第2流路板与另外的所述第2流路板之间形成不与所述第1流路平行的、供第2流体流通的多个第2流路的方式使多个所述第2流路板的主面彼此接触地接合。3.一种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平板加工工序,在该平板加工工序中,对平板(P)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塑性加工而在该主面形成凹部,得到在所述主面内包含形成了该凹部的部分即加工部的加工平板(Q);第1接合工序,在该第1接合工序中,准备平板状的间隔件(X),该平板状的间隔件(X)被加工成即使使其主面与所述加工平板(Q)的主面彼此密合也不存在与所述加工部相接触的部分,使所述加工平板(Q)的主面与所述间隔件(X)的主面彼此接触,利用上表面平板(R)和下表面平板(S)将所述加工平板(Q)连同所述间隔件(X)一起夹持,之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裕斋藤隆五十岚真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威尔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