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座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77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康复座椅结构,包括底部支杆、端部与所述底部支杆的端部相铰接的背靠杆以及端部与所述背靠杆的中部相铰接的支撑杆和扶手,所述底部支杆上设有供所述支撑杆卡接的卡接件,所述背靠杆上套设有背垫,所述背垫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有坐垫,所述扶手上可拆卸地设有可相对所述扶手万向转动的康复辅助板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患者可坐立于康复座椅上,从而减少其卧床时间而减少其肺部感染,而且还可以锻炼其坐立平衡功能,同时患者的患肢可放置于康复辅助板组件上进行患肢的各种角度的运动锻炼,从而使其尽早地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并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地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并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地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并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座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康复座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据流行病学调查,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人数约150万,患病后的幸存者高达500万以上,其中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约占40%以上。疾病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及神经功能减弱,患者的平衡能力下降及大脑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很多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长期卧床,同时由于体位的转变(如卧位到坐位)比较费力,导致很多患者无特殊需要均在床上翻身,很少进行坐立。坐位是卧床患者从床边治疗到离床康复的过渡过程,也是降低卧床患者并发症(如活动能力下降、肌肉萎缩、关节痉挛、坠积性肺炎、呼吸效率降低、心功能减退、动脉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焦虑、抑郁、便秘等等)的重要护理措施,在康复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0003]现阶段住院卧床患者坐位主要是摇高床头(居家无条件者用枕头、棉被垫高后背),此方法对于中风患者并不能起到固定的作用,会出现头部及身体侧偏、肩手综合征、双下肢伸展受限、坐立平衡功能训练受限、坠床风险等,更别说是在坐位的基础上自行进行简单的坐位康复运动。而坐位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的躯干伸展、上下肢活动及早期功能锻炼、提高肺功能、预防肺部感染及误吸、锻炼坐立平衡功能训练、稳定脊柱、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现暂未有相关工具对偏瘫患者坐位进行很好的固定,因此,为了解决上诉问题,特研制一种多功能床上座椅,能对患者坐位进行舒适、有效的固定,同时也能进行坐位的功能锻练,如肩关节前伸、肘关节的伸展和屈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5]1、对偏瘫患者坐位进行舒适、有效的固定,避免身体偏向一侧形成一副歪歪扭扭的形象,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形象,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自卑、抑郁的心理。
[0006]2、进行头部固定,纠正中风后由于体位不正确导致的头偏向一侧。
[0007]3、支撑板上设有供手抓握的抓握球,抓握球上设有指型凹槽,方便患者患肢手指抓握。
[0008]4、设有用于固定手臂的绑带,有效防止手滑落。
[0009]5、根据患者功能锻练的需要选择左右训练工具,进行各种角度的运动。
[0010]6、椅子下方坐垫可拆卸,方便各种地方的使用,如居家无摇高床头功能的床可以拆卸坐垫直接放在背后当靠背,也能进行功能训练。
[0011]7、坐位时能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如肩关节前伸、肘关节的伸展和屈曲,提高患者坐位的依从性及早期康复的效果。
[0012]8、进行坐立平衡训练,满足患者从床边治疗到离床康复的过渡。
[0013]9、床上坐立可实现下肢下垂,真正的起到坐位的作用。
[0014]10、坐位时根据病人体形调整支撑板,预防肩手综合征。
[0015]11、利于全身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0016]12、利于躯干伸展、上下肢活动及功能锻炼。
[0017]13、预防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0018]14、避免坐位时身体往下滑。
[0019]15、方便患者体位转变,省力省时。
[0020]16、根据个体需求可调坐位高底。
[0021]17、提高整体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02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23]一种康复座椅结构,包括底部支杆、端部与所述底部支杆的端部相铰接的背靠杆以及端部与所述背靠杆的中部相铰接的支撑杆和扶手,所述底部支杆上设有供所述支撑杆卡接的卡接件,所述背靠杆上套设有背垫,所述背垫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有坐垫,所述扶手上可拆卸地设有可相对所述扶手万向转动的康复辅助板组件。
[0024]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患者可坐立于康复座椅上,从而减少其卧床时间而减少其肺部感染,而且还可以锻炼其坐立平衡功能,同时患者的患肢可放置于康复辅助板组件上进行患肢的各种角度的运动锻炼,从而使其尽早地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并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0025]如上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所述康复辅助板组件包括与所述扶手进行可拆卸连接的夹持件、设于所述夹持件上的万向接头、设于所述万向接头上的支撑板,所述夹持件包括呈冂字型的本体和设于本体侧部的夹持锁紧件。可通过夹持件夹持在左边扶手或右边扶手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左患肢或右患肢,而在不用康复辅助板组件进行锻炼时,还可直接将康复辅助板组件横跨在左边扶手或右边扶手之间以托住患者患肢,防止其肩关节半脱位。
[0026]如上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所述万向接头上设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侧设有固定滑轨,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固定滑轨滑动配合的活动滑轨以使得所述支撑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框内。因此支撑板既可万向转动,也可前后滑动,从而利于锻炼患者肩关节前伸、肘关节的伸展和屈曲。
[0027]如上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所述万向接头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的另一侧部的固定座、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内的万向球头以及设于所述万向球头上且供所述支撑框连接的连接柱,所述固定座的边缘设有供所述连接柱卡入的通槽,所述固定座的侧部设有将所述万向球头锁紧的球头锁紧件。通槽的设置可增大支撑板相对固定座的倾斜角度。
[0028]如上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供手抓握的抓握球,所述抓握球上设有指型凹槽,从而方便患者患肢手指抓握,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手臂的绑带,从而在倾斜锻炼时固定肘部及前臂,有效防止手滑落。
[0029]如上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所述背靠杆包括下端与所述底部支杆的端部相铰接的背靠杆A和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背靠杆A上端的背靠杆B,所述支撑杆包括与所述卡接件相卡接的支撑杆A和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杆A上端的支撑杆B,所述背靠杆B和所述支撑杆 B沿其对应的长度方向设有卡孔,相应的,所述背靠杆A和所述支撑杆A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卡孔卡接连接的弹豆。通过弹豆卡接于不同高度的卡孔,从而调节背靠杆和支撑杆的
伸缩高度,进而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并将扶手调节到舒适的高度位置。
[0030]如上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所述背靠杆B上设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杆B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的转动块,所述扶手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转动块之间,所述转动块与所述扶手的端部之间设有对所述扶手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卡接件为沿所述底部支杆两侧长度方向设置的齿形槽。从而使得支撑杆可自由折叠并调节背靠杆不同的倾斜角度以适应不同体位的患者,即可用于床边坐位也可用于床上坐起。
[0031]如上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所述背靠杆上缠绕有腰带,从而防止患者前倾而发生坠床的危险,所述背垫的背部沿其高度方向设有供所述坐垫连接的魔术贴,所述背垫的背部还设有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袋。在背靠杆调节高度时,坐垫与背垫相应高度的魔术贴进行连接固定。
[0032]如上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所述背靠杆的顶部设有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杆(1)、端部与所述底部支杆(1)的端部相铰接的背靠杆(2)以及端部与所述背靠杆(2)的中部相铰接的支撑杆(3)和扶手(4),所述底部支杆(1)上设有供所述支撑杆(3)卡接的卡接件(11),所述背靠杆(2)上套设有背垫(5),所述背垫(5)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有坐垫(6),所述扶手(4)上可拆卸地设有可相对所述扶手(4)万向转动的康复辅助板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辅助板组件(7)包括与所述扶手(4)进行可拆卸连接的夹持件(71)、设于所述夹持件(71)上的万向接头(72)、设于所述万向接头(72)上的支撑板(73),所述夹持件(71)包括呈冂字型的本体(711)和设于本体(711)侧部的夹持锁紧件(7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接头(72)上设有支撑框(74),所述支撑框(74)的内侧设有固定滑轨(741),所述支撑板(73)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固定滑轨(741)滑动配合的活动滑轨(731)以使得所述支撑板(73)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框(7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接头(72)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711)的另一侧部的固定座(721)、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721)内的万向球头(722)以及设于所述万向球头(722)上且供所述支撑框(74)连接的连接柱(723),所述固定座(721)的边缘设有供所述连接柱(723)卡入的通槽(7211),所述固定座(721)的侧部设有将所述万向球头(722)锁紧的球头锁紧件(7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3)上设有供手抓握的抓握球(75),所述抓握球(75)上设有指型凹槽(751),所述支撑板(73)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手臂的绑带(76)。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康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杆(2)包括下端与所述底部支杆(1)的端部相铰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楚玲刘婷张宁红陈焕洲梁颖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