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69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它包括内芯、插接头、插头本体和电缆线,内芯位于插接头内且与插接头可拆卸连接,插头本体的一端与插接头连接,插头本体的另一端与电缆线连接,电缆线的端部位于插头本体内,且通过注塑与插头本体固定连接,内芯与电缆线电连接,插头本体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保护套,插头本体位于保护套内,插接头的一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防水罩,插接头的另一端位于保护套内且与插头本体连接,保护套通过注塑分别与插接头和插头本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注塑成型,二次包胶工艺,没有任何的紧固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抗压能力,绝缘度高,安全可靠,具有良好密封性和防水性。具有良好密封性和防水性。具有良好密封性和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对低碳生活机低碳经济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与此同时,国内外油价的持续上升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针对汽车行业,人们迫切寻求新的发动机技术以取代传统的内燃式发动机技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符合人们对于节能环保预期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充电设备也越来越受到生产方的重视。
[0003]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在充电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充电插头需要长久耐用且安全可靠,而目前现有的充电插头往往由各零部件通过紧固件连接而成,不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充电插头不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水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备良好密封性和防水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它包括内芯、插接头、插头本体和电缆线,所述内芯位于插接头内且与插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插头本体的一端与插接头连接,所述插头本体的另一端与电缆线连接,所述电缆线的端部位于插头本体内,且通过注塑与插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内芯与电缆线电连接,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保护套,所述插头本体位于保护套内,所述插接头的一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防水罩,所述插接头的另一端位于保护套内且与插头本体连接,所述保护套通过注塑分别与插接头和插头本体固定连接。
[0007]内芯位于插接头内且与插接头可拆卸连接,插头本体的一端与插接头连接,插头本体的另一端与电缆线连接,电缆线的端部位于插头本体内,且通过注塑与插头本体固定连接,内芯与电缆线电连接,插头本体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保护套,插头本体位于保护套内,插接头的一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防水罩,插接头的另一端位于保护套内且与插头本体连接,保护套通过注塑分别与插接头和插头本体固定连接。本技术中的保护套分别与插接头和插头本体采用注塑形成一体,二次包胶工艺,没有任何的紧固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抗压能力,绝缘度高,安全可靠,且达到了具备良好密封性和防水性的目的。
[0008]作为优选,插头本体和保护套的形状均为弧形,插头本体所采用的材料为PC,保护套所采用的材料为TPR。这样设计有利于增强充电插头的使用手感。
[0009]作为优选,插接头为公头,公头的一端位于与其相匹配的防水罩内,且与防水罩可拆卸连接,公头的另一端位于保护套内且与插头本体连接,保护套通过注塑分别与公头和插头本体固定连接,公头位于防水罩内的一端设有若干个插槽一,内芯包括安装座一,安装
座一与公头位于保护套内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安装座一上安装有若干个与插槽一相匹配的引脚,引脚的一端位于安装座一的一侧且贯穿与其相对应的插槽一位于插槽一内,引脚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座一相对应的另一侧且位于插头本体内,引脚位于插头本体内的一端与电缆线电连接。插槽一内的引脚插入插座内,接通电路即可实现对汽车进行充电,设计合理;保护套分别与公头和插头本体采用注塑成型,二次包胶工艺,没有任何的紧固件,大大提高了插头的抗压能力,绝缘度高,安全可靠,具有良好密封性和防水性;防水罩保护公头插接部分不进水、不积尘,保证插头的正常使用。
[0010]作为优选,插槽一共有七个,引脚包括三个火线引脚、一个零线引脚、一个接地引脚和两个导向引脚,火线引脚的结构、零线引脚的结构和接地引脚的结构均相同,火线引脚包括螺帽和空心柱,空心柱安装于安装座一上,空心柱的一端位于安装座一的一侧且贯穿与其相对应的插槽一与螺帽螺纹连接,螺帽位于插槽一内,空心柱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座一相对应的另一侧且位于插头本体内,空心柱内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设有内螺纹,螺帽的形状为圆台形,螺帽的一端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柱且其直径与空心柱的外径相同,螺帽通过螺柱与内螺纹相匹配安装于空心柱的端部,螺帽另一端的直径小于螺帽设有螺柱的一端的直径,螺柱的一端与螺帽固定连接,螺柱的另一端设有T型转动槽,T型转动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T型柱,T型柱的一端与T型转动槽转动连接,T型柱的另一端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连接块,连接块与通孔滑动连接,通孔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板一,限位板一上设有限位孔一,限位孔一内设有限位橡胶圈,电缆线内的火线通过过盈配合贯穿相对应的火线引脚内的限位橡胶圈与连接块电连接,电缆线内的火线位于通孔内的部分大于通孔的长度,电缆线内的零线通过过盈配合贯穿相对应的零线引脚内的限位橡胶圈与连接块电连接,电缆线内的零线位于通孔内的部分大于通孔的长度,电缆线内的地线通过过盈配合贯穿相对应的地线引脚内的限位橡胶圈与连接块电连接,电缆线内的地线位于通孔内的部分大于通孔的长度,其中一个导向引脚所采用的材料为PP,另一个导向引脚所采用的材料为CP。将T型转动槽与T型柱的接触面摩擦系数设计到最小值,电缆线内相应的接线从引脚后端接入,当电缆线上某一根接线出现接触不良或不通电等故障时,检修人员只需通过螺纹拧开引脚前端的螺帽,螺帽带动螺柱旋转的同时,螺柱通过T型转动槽与T型柱转动连接,T型柱保持在较小的旋转角度甚至不旋转,从而防止接线因过度扭转而受损;由于当电缆线上某一根接线出现接触不良或不通电等故障时,接线容易松动,尤其当通过螺帽拉扯时接线很容易脱落,故接线通过过盈配合贯穿相对应引脚内的限位橡胶圈与连接块电连接,且接线位于通孔内的部分大于通孔的长度,限位橡胶圈与接线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有利于防止通孔内的接线脱离通孔而造成检修人员检修的困难;这样设计有利于螺帽拉扯接线时,接线不易脱离连接块,即使接线脱离连接块时,检修人员拧开螺帽后,只需将插头倒置,位于通孔内部的部分接线向下垂直挂落,接线露出通孔外,便于检修人员检修;本技术在具备良好密封性和防水性的前提下,同时也有利于检修,实用性强;导向引脚便于内芯与公头安装时起到导向作用。
[0011]作为优选,T型转动槽的一端位于螺柱内且其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T型转动槽的另一端位于螺柱的端部,T型柱的一端位于T型转动槽内且其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T型柱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T型转动槽位于螺柱内一端的深度大于T型柱位于T型转动槽内一端的高度。
[0012]作为优选,通孔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形状为圆环形,支撑板的边缘与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根弹簧,若干根弹簧沿支撑板的边缘均匀分布,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相接触,连接块的顶端与T型柱固定连接,连接块的底端与弹簧相接触,电缆线内的火线依次贯穿相对应火线引脚内的限位橡胶圈和支撑板与连接块电连接,电缆线内的零线依次贯穿相对应零线引脚内的限位橡胶圈和支撑板与连接块电连接,电缆线内的地线依次贯穿相对应地线引脚内的限位橡胶圈和支撑板与连接块电连接,螺帽所采用的材料为绝缘材料,螺柱、空心柱、T型柱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是,包括内芯(1)、插接头(2)、插头本体(3)和电缆线(4),所述内芯(1)位于插接头(2)内且与插接头(2)可拆卸连接,所述插头本体(3)的一端与插接头(2)连接,所述插头本体(3)的另一端与电缆线(4)连接,所述电缆线(4)的端部位于插头本体(3)内,且通过注塑与插头本体(3)固定连接,所述内芯(1)与电缆线(4)电连接,所述插头本体(3)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保护套(5),所述插头本体(3)位于保护套(5)内,所述插接头(2)的一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防水罩(6),所述插接头(2)的另一端位于保护套(5)内且与插头本体(3)连接,所述保护套(5)通过注塑分别与插接头(2)和插头本体(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是,所述插头本体(3)和保护套(5)的形状均为弧形,所述插头本体(3)所采用的材料为PC,所述保护套(5)所采用的材料为TPR。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是,所述插接头(2)为公头,所述公头的一端位于与其相匹配的防水罩(6)内,且与防水罩(6)可拆卸连接,所述公头的另一端位于保护套(5)内且与插头本体(3)连接,所述保护套(5)通过注塑分别与公头和插头本体(3)固定连接,所述公头位于防水罩(6)内的一端设有若干个插槽一(7),所述内芯(1)包括安装座一(8),所述安装座一(8)与公头位于保护套(5)内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一(8)上安装有若干个与插槽一(7)相匹配的引脚(9),所述引脚(9)的一端位于安装座一(8)的一侧且贯穿与其相对应的插槽一(7)位于插槽一(7)内,所述引脚(9)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座一(8)相对应的另一侧且位于插头本体(3)内,所述引脚(9)位于插头本体(3)内的一端与电缆线(4)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是,所述插槽一(7)共有七个,所述引脚(9)包括三个火线引脚、一个零线引脚、一个接地引脚和两个导向引脚,所述火线引脚的结构、零线引脚的结构和接地引脚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火线引脚包括螺帽(10)和空心柱(11),所述空心柱(11)安装于安装座一(8)上,所述空心柱(11)的一端位于安装座一(8)的一侧且贯穿与其相对应的插槽一(7)与螺帽(10)螺纹连接,所述螺帽(10)位于插槽一(7)内,所述空心柱(11)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座一(8)相对应的另一侧且位于插头本体(3)内,所述空心柱(11)内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螺帽(10)的形状为圆台形,所述螺帽(10)的一端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柱(13)且其直径与空心柱(11)的外径相同,所述螺帽(10)通过螺柱(13)与内螺纹相匹配安装于空心柱(11)的端部,所述螺帽(10)另一端的直径小于螺帽(10)设有螺柱(13)的一端的直径,所述螺柱(13)的一端与螺帽(10)固定连接,所述螺柱(13)的另一端设有T型转动槽(14),所述T型转动槽(14)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T型柱(15),所述T型柱(15)的一端与T型转动槽(14)转动连接,所述T型柱(15)的另一端设有与通孔(12)相匹配的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与通孔(12)滑动连接,所述通孔(12)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板一(17),所述限位板一(17)上设有限位孔一(18),所述限位孔一(18)内设有限位橡胶圈(19),所述电缆线(4)内的火线通过过盈配合贯穿相对应的火线引脚内的限位橡胶圈(19)与连接块(16)电连接,所述电缆线(4)内的火线位于通孔(12)内的部分大于通孔(12)的长度,所述电缆线(4)内的零线通过过盈配合贯穿相对应的零线引脚内的限位橡胶圈(19)与连接块(16)电连接,所述电缆线(4)内的零线位于通孔(12)内的部分大于通孔(12)的长度,所述电缆线(4)内的地线通过过盈配合贯穿相对应的
地线引脚内的限位橡胶圈(19)与连接块(16)电连接,所述电缆线(4)内的地线位于通孔(12)内的部分大于通孔(12)的长度,其中一个导向引脚所采用的材料为PP,另一个导向引脚所采用的材料为CP。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是,所述T型转动槽(14)的一端位于螺柱(13)内且其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所述T型转动槽(14)的另一端位于螺柱(13)的端部,所述T型柱(15)的一端位于T型转动槽(14)内且其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所述T型柱(15)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6)连接,所述T型转动槽(14)位于螺柱(1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赋安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