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边坡加固用自钻式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57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边坡加固用自钻式锚杆,包括注浆管和锚杆体,所述锚杆体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两端均贯穿锚杆体的两端侧壁并延伸至锚杆体的外部,所述注浆管延伸至锚杆体外部的一端的表面固定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注浆管的表面并位于螺旋叶片之间开设有注浆孔,所述注浆管位于锚杆体内部的表面通过螺纹套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土边坡加固用自钻式锚杆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在注浆的过程中压力较大,而现有的锚杆自身锚固力不足,容易导致将锚杆从钻孔内被压出,从而导致锚杆与混凝土脱离,造成退锚现象的问题。退锚现象的问题。退锚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边坡加固用自钻式锚杆


[0001]本技术涉及技术锚杆领域,具体为一种土边坡加固用自钻式锚杆。

技术介绍

[0002]锚杆是当代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将巷道的围岩加固在一起,使围岩自身支护自身,现在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和坝体进行主体加固,锚杆作为地下工程和岩石边坡的主要支护形式之一,对土木工程稳定性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节理裂隙岩体中,锚杆对岩体的加固作用十分明显。
[0003]但是,传统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0004]1、现有的土边坡加固用自钻式锚杆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在注浆的过程中压力较大,而现有的锚杆自身锚固力不足,容易导致将锚杆从钻孔内被压出,从而导致锚杆与混凝土脱离,造成退锚现象。
[0005]2、现有的土边坡加固用自钻式锚杆大多数侧壁上设置有注浆孔,由于浆体在中段喷出,使得前端锚杆体的浆体压力下降,造成锚杆前端不够牢固的问题,但若只在前端开设注浆孔,则会导致注浆的过程锚杆体的中段极易出现注浆空隙,导致注浆密度不均,使得注浆不饱满,还是容易造成锚杆体固定不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边坡加固用自钻式锚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注浆管和锚杆体,所述锚杆体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两端均贯穿锚杆体的两端侧壁并延伸至锚杆体的外部,所述注浆管延伸至锚杆体外部的一端的表面固定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注浆管的表面并位于螺旋叶片之间开设有注浆孔,所述注浆管位于锚杆体内部的表面通过螺纹套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锚杆体的侧壁并延伸至锚杆体的外部,所述转动杆延伸至锚杆体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锚杆体的侧壁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的内部并位于通孔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通孔的一侧配合连接有堵块,所述堵块位于通孔内部的一侧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堵块的一端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位于安装槽内部的一端与安装槽之间固定焊接有弹簧。
[0008]其中,所述注浆管延伸至锚杆体外部的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并且所述锚杆体的直径小于限位环的直径。
[0009]其中,所述滑动套、四个转动杆、四个挡板为一组,并且所述挡板呈环形阵列等距离均匀的分布在锚杆体的侧壁表面。
[0010]其中,所述滑动套设置有三个,并且三个所述滑动套等距离均匀的分布在注浆管的表面。
[0011]其中,所述连接杆采用L字型的结构,并且四个所述连接杆呈环形阵列等距离均匀的分布在堵块的一侧。
[0012]其中,所述锚杆体的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杆相适配的限位槽,并且所述转动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注浆管、锚杆体、滑动套、转动杆和挡板的配合作用,可以实现将锚杆体插入土边坡内部之后,转动注浆管,由于注浆管转动带动滑动套移动,通过转动杆带动挡板的角度发生变化,提供足够锚固力,在注浆时防止退锚。
[0015]2、通过注浆管、锚杆体、挡板、通孔、安装槽、连接杆、堵块和弹簧的配合作用,可以通过挡板的转动使得将锚杆体分隔成了若干个小空间,当工作人员对注浆管内进行注浆时,浆液逐次从最前端的空间向钻孔外的空间依次注浆,从而使得注浆更有层次,使浆液填充的更加饱满,有效的避免了注浆的过程锚杆体的中段极易出现注浆空隙,造成锚杆体固定不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挡板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局部右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挡板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转动杆与锚杆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注浆管;2-锚杆体;3-挡板;4-转动杆;5-滑动套;6-螺旋叶片;7-注浆孔;8-封盖;9-安装槽;10-通孔;11-连接杆;12-堵块;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注浆管1和锚杆体2,所述锚杆体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注浆管1,所述注浆管1的两端均贯穿锚杆体2的两端侧壁并延伸至锚杆体2的外部,所述注浆管1延伸至锚杆体2外部的一端的表面固定焊接有螺旋叶片6,所述注浆管1的表面并位于螺旋叶片6之间开设有注浆孔7,所述注浆管1位于锚杆体2内部的表面通过螺纹套接有滑动套5,所述滑动套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一端贯穿锚杆体2的侧壁并延伸至锚杆体2的外部,所述转动杆4延伸至锚杆体2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一端与锚杆体2的侧壁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挡板3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通孔10,所述挡板3的内部并位于通孔10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9,所述通孔10的一侧配合连接有堵块12,所述堵块12位于通孔10内部的一侧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远离堵块12的一端与安装槽9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1位于安装槽9内部的一端与安装槽9之间固定焊接有弹簧13。
[0024]其中,所述注浆管1延伸至锚杆体2外部的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并且所述锚杆体2的直径小于限位环的直径,便于使用者将注浆管1转动。
[0025]其中,所述滑动套5、四个转动杆4、四个挡板3为一组,并且所述挡板3呈环形阵列等距离均匀的分布在锚杆体2的侧壁表面,可以将锚杆体2分成若干个空间。
[0026]其中,所述滑动套5设置有三个,并且三个所述滑动套5等距离均匀的分布在注浆管1的表面,可以将锚杆体2分成若干个空间。
[0027]其中,所述连接杆11采用L字型的结构,并且四个所述连接杆11呈环形阵列等距离均匀的分布在堵块12的一侧,当堵块12受到一侧的压力时,可以开启,便于浆液从一端流动到另一端.
[0028]其中,所述锚杆体2的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杆4相适配的限位槽,并且所述转动杆4与限位槽滑动连接,便于对滑动套5进行限位。
[0029]工作原理:使用时,锚杆体2钻入土边坡内部,转动注浆管1,由于注浆管1转动带动滑动套5移动,通过转动杆4带动挡板3的角度发生变化,使得挡板3可以提供足够锚固力,在注浆时防止退锚,然后通过注浆管1向内部注浆,使浆液通过注浆孔7流入进钻孔内,浆液在流动的过程中,会被锚杆体2表面的挡板3阻挡,从而使得浆液将挡板3分隔的小空间内进行填充,由于空间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边坡加固用自钻式锚杆,包括注浆管(1)和锚杆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体(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注浆管(1),所述注浆管(1)的两端均贯穿锚杆体(2)的两端侧壁并延伸至锚杆体(2)的外部,所述注浆管(1)延伸至锚杆体(2)外部的一端的表面固定焊接有螺旋叶片(6),所述注浆管(1)的表面并位于螺旋叶片(6)之间开设有注浆孔(7),所述注浆管(1)位于锚杆体(2)内部的表面通过螺纹套接有滑动套(5),所述滑动套(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一端贯穿锚杆体(2)的侧壁并延伸至锚杆体(2)的外部,所述转动杆(4)延伸至锚杆体(2)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一端与锚杆体(2)的侧壁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挡板(3)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通孔(10),所述挡板(3)的内部并位于通孔(10)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9),所述通孔(10)的一侧配合连接有堵块(12),所述堵块(12)位于通孔(10)内部的一侧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远离堵块(12)的一端与安装槽(9)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龙赵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市利升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