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支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35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28
一种浮动支承机构,包括支承体、支承柱、支撑销和双联凹型块组件,支承体包括两个通孔、设置在两个通孔之间的凸台,支承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通孔内,支承柱的底部与通孔的底部还留有浮动空间,支撑销与凸台的中心相抵设,支撑销与双联凹型块组件的中心相配合组成杠杆结构,双联凹型块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承柱线接触相连接,从而力能够在两个支承柱、双联凹型块组件和支撑销之间传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浮动支承机构,能够将工件给予支承柱的力,通过第一凹槽的圆弧形顶面与凹型块的斜面的配合将工件水平方向的力转化为线接触,进一步通过凹型块和横杆的作用将力在垂直方向进行传递至支撑销,能够减缓元件磨损速率,提升浮动支承机构的浮动效果。支承机构的浮动效果。支承机构的浮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支承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浮动支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浮动支承就是不限制定位自由度,只是保证“原定位”的可靠性、是辅助手段。浮动支持也称自位支承,当既要保证定位的副接触良好,又要避免过定位时,常把支承做成浮动或联动结构,使之自位,称浮动支承。
[0003]当工件以毛坯面、阶梯平面和环形平面做定位基准时,常常选用浮动支承机构作定位元件。常用的有两点式和三点式浮动支承机构。不管是两点式还是三点式浮动支承机构,都只作为一个定位支承点看待。
[0004]浮动支承机构装置中起浮动作用的元件间多数为点接触,容易出现磨损现象,影响浮动环节的浮动效果。
[0005]因此对于能够满足减缓元件磨损速率,提高浮动效果的浮动支承机构成为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缓元件磨损速率,提高浮动效果的浮动支承机构。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浮动支承机构,包括支承体、支承柱,所述支承体包括两个通孔、设置在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凸台,所述支承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承柱的底部与所述通孔的底部还留有浮动空间,所述浮动支承机构还包括支撑销和双联凹型块组件,所述支撑销与所述凸台的中心相抵设,所述支撑销与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的中心相配合组成杠杆结构,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承柱线接触相连接,从而力能够在两个所述支承柱、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和所述支撑销之间传递。
[0009]具体的,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包括两个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顶面、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面,两个所述斜面形成V型,两个所述支承柱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具有圆弧形顶面的第一凹槽,两个所述斜面与所述圆弧形顶面线接触相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凹型块固定连接,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为U型结构,所述支撑销与所述横杆的中心相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支承柱的圆周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为L型结构且其槽口位于下方,所述凹型块与所述第一凹槽勾挂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竖直方向的第一圆弧面,所述凹型块朝向所述第一圆弧面的侧面内凹形成与其形状对应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凹型块的第二圆弧面相对设置。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杆中心底面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支撑销的上端插设在
所述第二凹槽内。
[0014]具体的,所述浮动支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台中心的第三凹槽,所述支撑销的底部插设在所述第三凹槽内。
[0015]具体的,所述支撑销为圆锥柱体型,上窄下宽,所述支撑销的顶部与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相抵设。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浮动支承机构,能够将工件给予支承柱的力,通过第一凹槽的圆弧形顶面与凹型块的斜面的配合将工件水平方向的力转化为线接触,进一步通过凹型块和横杆的作用将力在垂直方向进行传递至支撑销,能够减缓元件磨损速率,提升浮动支承机构的浮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0]附图3为附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
[0021]附图4为凹形块的K方向视图。
[0022]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说明:
[0023]1、支承体;11、凸台;12、浮动空间;2、支承柱;21、第一凹槽;211、槽口;212、第一圆弧面;213、圆弧形顶面;3、支撑销;4、双联凹型块组件; 41、横杆;411、第二凹槽;42、凹形块;421、第二圆弧面;423、顶面;424、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浮动支承机构也称作自位支承,当工件以毛坯面、阶梯平面和环形平面做定位基准时,常常选用浮动支承机构作定位元件。常用的有两点式和三点式浮动支承机构。不管是两点式还是三点式浮动支承机构,都只作为一个定位支承点看待。
[0025]浮动支承机构装置中起浮动作用的元件间多数为点接触,容易出现磨损现象,影响浮动环节的浮动效果。因此需要研究将增加接触面积,减少磨损现象的出现,提高浮动环节的浮动效果的浮动支承机构。
[0026]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附图1所示,一种浮动支承机构,包括支承体1、支承柱2、支撑销3和双联凹型块组件。使用时,工件放置在支承柱2的顶部。
[0028]如附图1所示,支承体1包括两个通孔、凸台11、浮动空间。凸台11设置在两个通孔之间。支承柱2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通孔内,浮动空间12为支承柱2的底部与通孔的底
部之间的空间。
[0029]支撑销3与凸台11的中心相抵设,支撑销3与双联凹型块组件的中心相配合组成杠杆结构,双联凹型块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承柱2线接触相连接,从而力能够在两个支承柱2、双联凹型块组件和支撑销3之间传递。
[0030]如附图2-4所示,双联凹型块组件包括横杆41、两个凹型块42,两个凹型块42分别与横杆41的两端部固定连接,双联凹型块组件为U型结构。凹型块 42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顶面423、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面424,两个斜面424形成 V型。此处横杆41和凹型块42的具体连接形式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横杆 41和凹型块42能够牢固连接即可。
[0031]为了让凹型块42与支承柱2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不会因受力不均而与支承柱2分离,两个支承柱2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沿着支承柱2的圆周设置,第一凹槽21为L型结构且其槽口211位于下方,凹型块42与第一凹槽21勾挂连接。凹型块42与第一凹槽21之间勾挂连接的设置,使得凹型块42卡在第一凹槽21内,凹型块42不会因受力不均而掉出第一凹槽 21,因此凹型块42与第一凹槽21的配合更加稳定。
[0032]第一凹槽21包括圆弧形顶面213和竖直设置的第一圆弧面212。凹型块42 朝向第一圆弧面212的侧面内凹形成与其形状对应的第二圆弧面421。第一圆弧面212与凹型块42的第二圆弧面421相对设置。凹型块42的两个斜面424与圆弧形顶面213线接触相配合。
[0033]为了让支撑销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支承机构,包括支承体、支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包括两个通孔、设置在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凸台,所述支承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承柱的底部与所述通孔的底部还留有浮动空间,所述浮动支承机构还包括支撑销和双联凹型块组件,所述支撑销与所述凸台的中心相抵设,所述支撑销与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的中心相配合组成杠杆结构,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承柱线接触相连接,从而力能够在两个所述支承柱、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和所述支撑销之间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包括两个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顶面、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面,两个所述斜面形成V型,两个所述支承柱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具有圆弧形顶面的第一凹槽,两个所述斜面与所述圆弧形顶面线接触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浮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凹型块组件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凹型块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彩芬董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