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镜头的周转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18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镜头的周转板,包括板体(1)和镜头放置部(2),所述镜头放置部(2)位于所述板体(1)中部,还包括第一导向棱(3)和限位块(5),所述第一导向棱(3)和所述限位块(5)分别位于所述板体(1)的两侧表面上且均从外侧环绕所述镜头放置部(2)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导向棱(3)与所述限位块(5)的位置交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周转板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棱和限位块,如此,在两块周转板通过上下叠摞的方式盖合时,可以确保对齐,从而不会损伤镜头。并且这种结构设计也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对齐辅助治具的使用,从而节省了人力并提高了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镜头的周转板


[0001]本技术涉及镜头流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板体和镜头放置部的周转板。

技术介绍

[0002]周转板是光学镜头放置流转的重要治具,贯穿于整个镜头流转处理的衔接段。如今随着光学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满足整个镜头光学系统的需求,镜头结构越来越多变,外观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周转板在周转镜筒较长的镜头时,例如潜望镜式镜头,需要上下两块周转板均具备镜头放置槽,然后将两块周转板盖合完成定位。由此可见,若两块周转板没有对齐,则会出现压倒镜头或划伤压坏镜头表面等问题,因此无法保证镜头高质量的流转。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通过辅助治具来先将周转板对齐,然后将两块板盖合。这样不仅占用大量人力资源,而且严重地影响了镜头流转的效率。
[0003]专利CN203071752U公开了一种带有周转盘的量产结构,该周转盘中间区域为物料放置区,而四周区域用于安装和导向。其导向结构为四根圆柱状的导柱,与盖板上的导向孔配合完成导向。不难看出,导柱的功能类似于定位销,其与圆孔的配合虽然可以初步完成盖合时的导向功能,但这种配合方式的导向面积过小,使得两块周转板在盖合时依然有很大可能性发生偏转,从而触碰到镜头。可见,简单的定位销导向的方式依然不能保证两块周转板在盖合之前是完全对齐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盖合时能够确保两块板对齐的周转板。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镜头的周转板,包括板体和镜头放置部,所述镜头放置部位于所述板体中部,还包括第一导向棱和限位块,所述第一导向棱和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板体的两侧表面上且均从外侧环绕所述镜头放置部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导向棱与所述限位块的位置交错。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棱的间距,二者之差在1mm以内。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设置四条呈矩形排列的所述第一导向棱,且相邻所述第一导向棱的间隙位于其所围矩形各条边的中部。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第二导向棱,所述第二导向棱位于所述板体设置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表面上;
[0009]所述第二导向棱从外侧环绕所述镜头放置部设置,且位于所述限位块外侧。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导向棱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导向棱的内壁匹配,且均为与所述板体呈93
°-
95
°
的斜面。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镜头放置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板体两侧表面上的第一放置台和第二放置台;
[0012]所述第一放置台上设有阵列排布的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台上设有与所述第
一放置槽一一对应的第二放置槽;
[0013]所述第一放置槽和所述第二放置槽为锥形槽,且槽底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板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棱和第一放置台之间设有加厚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板体上还设有与每对放置槽所在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板体厚度方向贯穿,且孔径为2mm。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板体的外缘设有相对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周转板。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装配槽为半圆形、三角形或矩形。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在板体的两侧表面上分别间隔设置第一导向棱和限位块,限位块的位置对应于第一导向棱的间隙,即交错布置。如此在两块周转板通过上下叠摞的方式盖合时,任何方向上的偏转均可使得导向棱和限位块相互阻挡,不能完成盖合,即可降低由于两周转板未对齐的强行盖合导致镜头出现端面伤的几率。因此,只要两块周转板能够盖合,即可确保二者已对齐,从而无需再利用人工操作辅助治具的方式进行对齐,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限位块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相邻第一导向棱的间距,二者之差在1mm以内。这一距离不会导致盖合时由于限位块与第一导向棱的间隙过大造成的导向不准确。由于镜头放置部的形状一般为矩形,因此设置四条呈矩形排列的第一导向棱,而相邻的第一导向棱的间隙处恰好位于其所围矩形的四条边中部,可保证在两块板盖合时每条边都能对齐。由此,根据本技术,导向棱和限位块的配合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定位销和圆孔而言,其导向面积更大,能够确保在两块板盖合时处于对齐的状态,并且操作方便。而棱体相对于柱体来说,其强度更高,可靠性高,可以反复使用。并且,目前的周转板一般采用整体注塑成型,那么采用棱体结构时,一致性相对高,加工较为简单。此外,棱体相对于柱体的放置平整度更好,也满足目前的机台配合需求。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在限位块的外侧设置一条第二导向棱,该导向棱为一条整棱,将限位块和镜头放置部均包围在其中。而第二导向棱的内壁和第一导向棱的外壁分别为向外和向内倾斜的斜面,从而实现互相匹配,从而使得在两块板盖合时,两个导向棱的斜面配合实现自动对心的功能,进一步地辅助第一导向棱完成导向功能。而斜面与板体的夹角在93
°-
95
°
之间,这一角度范围可以避免夹角过小导致斜面起不到应有的辅助导向的作用;同时也能避免夹角过大而导致导向棱过薄使其强度较低。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板体上位于第一导向棱和第一放置台之间的区域设置加厚部,即在该区域对板体进行加厚处理,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导向棱的强度。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镜头放置部中,第一、第二两放置槽分别同轴的设置在板体两侧的第一、第二两放置台上。两放置槽均为锥形槽,由此可避免接触镜筒的两端而使其磨损。两放置槽的槽底还设置有避让槽,从而可以给镜头两端突出的镜片预留出空间,防止盖合时将其损坏。在板体上与每对放置槽同轴的位置对应设置一个通孔。该通孔可以排出点胶后的烘烤过程中,胶水释放的气体。而通孔的孔径为2mm,这一尺寸对于目前的潜望镜式镜头的而言,可以保证合适的气体流通量。而上述放置槽的结构设计还使得周转板的通用性较好,可以适用于多种镜头。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在板体的外缘上相对的设置两个装配槽,装配槽沿板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整个周转板,如此使得整体厚度均匀,进而使尺寸稳定。装配槽的形状适应于外部机台上的定位销,例如半圆形、三角形或矩形。这样使得周转板可以在外部机台上完成定位。
附图说明
[0023]图1和图2分别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周转板的两种视角的轴测图;
[0024]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周转板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4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周转板的局部剖视图;
[0026]图5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两块周转板的组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镜头的周转板,包括板体(1)和镜头放置部(2),所述镜头放置部(2)位于所述板体(1)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棱(3)和限位块(5),所述第一导向棱(3)和所述限位块(5)分别位于所述板体(1)的两侧表面上且均从外侧环绕所述镜头放置部(2)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导向棱(3)与所述限位块(5)的位置交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棱(3)的间距,二者之差在1mm以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板,其特征在于,设置四条呈矩形排列的所述第一导向棱(3),且相邻所述第一导向棱(3)的间隙位于其所围矩形各条边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棱(4),所述第二导向棱(4)位于所述板体(1)设置所述限位块(5)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导向棱(4)从外侧环绕所述镜头放置部(2)设置,且位于所述限位块(5)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棱(3)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导向棱(4)的内壁匹配,且均为与所述板体(1)呈9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哲斌邹锋黄南平陈银波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