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09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笔,包括笔壳、储液芯和笔头,所述笔壳包括径向截面均呈椭圆形的笔身和笔帽,所述储液芯的径向截面呈椭圆形并与笔身容腔大小适配,所述笔身容腔设置有插口,所述笔身容腔的插口处可拆卸插设有用于笔头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笔头包括书写块、吸水棒和固装在安装座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包括有用于吸水棒插设的通孔,所述吸水棒的一端端面与所述书写块接触配合,所述吸水棒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芯接触配合,所述书写块固定在安装块的一端,所述安装块的另一端固定插装在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笔头吸收颜料,不易出现断“墨”,延长书写寿命的荧光笔。延长书写寿命的荧光笔。延长书写寿命的荧光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荧光笔


[0001]本技术属于文具用品
,尤其是一种荧光笔。

技术介绍

[0002]荧光笔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书写工具,作为一种记号笔更加便于人们高效、省时的查阅以前做过的笔记或进行重点内容的标记。
[0003]目前,荧光笔包括笔筒、储液芯和笔头,笔头通过与储液芯接触连接后将颜料吸收后进行书写。由于,为了方便握持会将笔筒做的较细长,这就导致设置在笔筒容腔内的储液芯也要适应细长,这种细长的笔筒其储液能力较差,一端时间使用后,细长的储液芯靠近笔头一端的颜料使用完毕后,远离笔头的一端颜料不容易被笔头吸收,因此导致荧光笔容易出现断“墨”的现象,影响使用。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荧光笔对文字进行标记,通常采用纤维材质制作笔头,具有较好地书写性,不易出现断“墨”,不易折断,但是,由于纤维笔头在纸张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较大,加快了颜料的使用速度,且颜料容易透过纸张,此外,在标记时容易产生较大摩擦声,影响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笔头吸收颜料,不易出现断“墨”,延长书写寿命的荧光笔。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荧光笔,包括笔壳、储液芯和笔头,所述笔壳包括径向截面均呈椭圆形的笔身和笔帽,所述储液芯的径向截面呈椭圆形并与笔身容腔大小适配,所述笔身容腔设置有插口,所述笔身容腔的插口处可拆卸插设有用于笔头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笔头包括书写块、吸水棒和固装在安装座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包括有用于吸水棒插设的通孔,所述吸水棒的一端端面与所述书写块接触配合,所述吸水棒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芯接触配合,所述书写块固定在安装块的一端,所述安装块的另一端固定插装在安装座上。
[0006]采用上述方案,椭圆形的笔身相比圆筒状的笔身,能够具有更充分的内部空间供储液芯容纳,将储液芯设置成椭圆形并与笔身容腔大小适配,能够使得储液芯的由细长的圆筒状转化成扁平的椭圆状,因此,能够在保证颜料储备相同的情况下,将储液芯适应性的变短,缩短储液芯远端与吸水棒的距离,使得颜料更容易被笔头吸收,避免出现断“墨”现象,提高书写性。笔身上的安装座可拆卸插设在笔身容腔的插口处,方便对容腔内的储液芯进行更换或添加颜料,提高荧光笔的可持续使用。吸水棒设置在安装块的通孔内,能够防止吸水棒与外部空气接触,避免长时间不使用吸水棒干枯失效的情况,提高荧光笔使用寿命。此外,椭圆形的笔身在桌面上相比圆筒状笔身不易滚落,能够减少笔身由桌面掉落到地面的情况发生。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座包括向笔身容腔内延伸的插接部,沿所述插接部的侧壁设置有与笔身容腔内壁形成过盈配合的防脱凸筋,所述安装座设置限位
凸块,所述笔身容腔的插口边缘抵接在限位凸块的一端端面上。
[000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插接部插设在笔身容腔内,并且通过在插接部的侧壁设置防脱凸筋与笔身容腔内壁形成过盈配合,一方面能够防止安装座从笔身容腔内脱出,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安装座的晃动,提高书写感受,便于对内容进行标记。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笔帽的帽口边缘抵接在限位凸块的另一端端面上,所述限位凸块设置有便于拇指握持防滑的凹槽,所述笔帽对应凹槽的位置设置有便于拇指握持防滑的防滑面。
[001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限位凸块上设置防滑的凹槽和在笔帽上设置防滑面,方便将笔帽相对笔身进行分离,使得使用时更加方面。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滑面上设置有若干凹点。
[0012]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加工方面。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块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书写块卡设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设置有底壁,所述底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支撑板,所述底壁的下侧端设置有对书写块进行定位的限位板。
[0014]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板能够防止用力过度将书写块折断,起到一定的保护支撑作用,底壁与限位板能够提高书写块安装的稳定性。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块呈透明设置。
[0016]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笔头更加美观。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书写块采用高分子烧结材料制成,所述吸水棒采用纤维材料制成。
[0018]采用上述方案,采用高分子烧结材料制成的书写块书写时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因此摩擦声较小,提高使用感受,纤维材料制成的吸水棒其吸水性更好,不易出现断“墨”的情况。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21]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2]附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荧光笔,包括笔壳1、储液芯2和笔头3,所述笔壳1包括径向截面均呈椭圆形的笔身11和笔帽12,所述储液芯2的径向截面呈椭圆形并与笔身容腔13大小适配,所述笔身容腔13设置有插口131,所述笔身容腔13的插口131处可拆卸插设有用于笔头3安装的安装座14,所述笔头3包括书写块31、吸水棒32和固装在安装座14上的安装块33,所述安装块33呈透明设置,透明状安装块33使得笔头3更加美观。所述安装块33上包括有用于吸水棒32插设的通孔331,所述吸水棒32的一端端面与所述书写块31接触配合,所述吸水棒32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芯2接触配合,所述书写块31固定在安装块33的一端,所述安装块33的另一端固定插装在安装座14上。
[002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结构中的书写块31采用高分子烧结材料制成,所述吸水棒32采用纤维材料制成。分别利用了高分子烧结材料制成的书写块31书写时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较小的特性,以及纤维材料制成的吸水棒32其吸水性更好的特性,保证了笔头3在进行标记涂写时摩擦声小,不易出现断“墨”的情况,相比现有技术纤维材料制成的书写块31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4包括向笔身容腔13内延伸的插接部141,沿所述插接部141的侧壁设置有与笔身容腔13内壁形成过盈配合的防脱凸筋142,所述安装座14设置限位凸块143,所述笔身容腔13的插口131边缘抵接在限位凸块143的一端端面上。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笔帽12的帽口边缘抵接在限位凸块143的另一端端面上,所述限位凸块143设置有便于拇指握持防滑的凹槽1431,所述笔帽12对应凹槽1431的位置设置有便于拇指握持防滑的防滑面121,所述防滑面121上设置有若干凹点1211。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33的一端设置有卡槽332,所述书写块31卡设固定在所述卡槽332内,所述卡槽332设置有底壁3321,所述底壁3321的两侧分别设置支撑板3322,所述底壁3321的下侧端设置有对书写块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笔,包括笔壳、储液芯和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壳包括径向截面均呈椭圆形的笔身和笔帽,所述储液芯的径向截面呈椭圆形并与笔身容腔大小适配,所述笔身容腔设置有插口,所述笔身容腔的插口处可拆卸插设有用于笔头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笔头包括书写块、吸水棒和固装在安装座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包括有用于吸水棒插设的通孔,所述吸水棒的一端端面与所述书写块接触配合,所述吸水棒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芯接触配合,所述书写块固定在安装块的一端,所述安装块的另一端固定插装在安装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向笔身容腔内延伸的插接部,沿所述插接部的侧壁设置有与笔身容腔内壁形成过盈配合的防脱凸筋,所述安装座设置限位凸块,所述笔身容腔的插口边缘抵接在限位凸块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显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新时代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