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808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包括取样杯、密封盖、流向控制板、进流管和出流管,通过在取样杯顶端设置了流向控制板,流向控制板内部左右两侧竖直设置有通孔,通孔分别与进流管和出流管连接,且流向控制板内部的通孔内设置有密封板,左右两侧的通孔内部的密封板呈相反设置,且两个密封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使流向控制板左右两侧的通孔形成单向流通结构,且流通方向相反,在停止采水时,密封板分别对进流管的抽取和出流管的进水进行密封控制,防止取样杯内的水被反抽的现象。防止取样杯内的水被反抽的现象。防止取样杯内的水被反抽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采水取样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
[0003]现有的水质自动站通过潜水泵对水进行抽取采样,在采样时,通过潜水泵将水抽取至取样杯内,但在停止抽水时,取样杯内的水会被反抽,需要及时断开取样杯与管道的连接,避免停止采样时取样杯内部的水被反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该装置包括取样杯、流向控制板、进流管和出流管,所述取样杯顶端通过密封盖进行封盖,所述密封盖底端设置有流向控制板,所述流向控制板外侧与取样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流管和出流管,且进流管和出流管底端均与流向控制板相连接,所述流向控制板由板体、固定转轴、连接板、直杆、滑槽、连接转轴、活动板、光杆和限位环组成,所述板体内中部固定有固定转轴,所述连接板沿固定转轴进行转动,所述连接板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直杆,所述直杆外侧通过连接转轴与活动板转动连接,且连接转轴沿直杆外侧的滑槽进行滑动,所述活动板顶端边沿处焊接有光杆,所述光杆顶端贯穿限位环进行伸出,所述限位环嵌入至板体的通孔内,所述板体外侧与取样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板体内部左右两侧均竖直设置有通孔,所述进流管和出流管底端贯穿密封盖,且分别与板体内部左右两侧的通孔相连接,所述板体顶端设置有密封盖。
[0006]优选的,所述进流管由直管、密封圈和迫紧螺管组成,所述直管顶端嵌入有密封圈,所述迫紧螺管套接在密封圈外侧,且密封圈内部底端与直管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直管底端与板体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进流管和出流管结构一致,且均呈竖直安装。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底端锁固有密封板,且密封板由上至下呈锥形状渐缩。
[0009]优选的,所述板体内部左右两侧的通孔内部的活动板、光杆和限位环上下相反方向设置,且连接板从左至右向下呈倾斜状。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转轴表面呈光滑状,且滑槽内壁与连接转轴贴合。
[0011]优选的,所述光杆表面呈光滑状,且限位环内壁与光杆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呈圆管状,且密封圈由下至上呈锥形状渐缩。
[0013]优选的,所述光杆和限位环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4]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和密封板均采用丁腈橡胶材质。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6]本技术所述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通过在取样杯顶端设置了流向控制板,流向控制板内部左右两侧竖直设置有通孔,通孔分别与进流管和出流管连接,且流向控制板内部的通孔内设置有密封板,左右两侧的通孔内部的密封板呈相反设置,且两个密封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使流向控制板左右两侧的通孔形成单向流通结构,且流通方向相反,在停止采水时,密封板分别对进流管的抽取和出流管的进水进行密封控制,防止取样杯内的水被反抽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密封盖内部结构剖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流向控制板内部结构剖面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活动板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取样杯-1、密封盖-2、流向控制板-3、进流管-4、出流管-5、板体-31、固定转轴-32、连接板-33、直杆-34、滑槽-35、连接转轴-36、活动板-37、光杆-38、限位环-39、直管-41、密封圈-42、迫紧螺管-43、密封板-37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包括取样杯1、流向控制板3、进流管4和出流管5,取样杯1顶端通过密封盖2进行封盖,密封盖2底端设置有流向控制板3,流向控制板3外侧与取样杯1进行螺纹连接,密封盖2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流管4和出流管5,且进流管4和出流管5底端均与流向控制板3相连接,流向控制板3由板体31、固定转轴32、连接板33、直杆34、滑槽35、连接转轴36、活动板37、光杆38和限位环39组成,板体31内中部固定有固定转轴32,连接板33沿固定转轴32进行转动,对连接板33进行支撑,且使连接板33可进行转动,连接板33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直杆34,直杆34外侧通过连接转轴36与活动板37转动连接,且连接转轴36沿直杆34外侧的滑槽35进行滑动,活动板37顶端边沿处焊接有光杆38,光杆38顶端贯穿限位环39进行伸出,限位环39嵌入至板体31的通孔内,板体31外侧与取样杯1进行螺纹连接,板体31内部左右两侧均竖直设置有通孔,进流管4和出流管5底端贯穿密封盖2,且分别与板体31内部左右两侧的通孔相连接,板体31顶端设置有密封盖2。
[0025]进一步的,所述进流管4由直管41、密封圈42和迫紧螺管43组成,所述直管41顶端
嵌入有密封圈42,所述迫紧螺管43套接在密封圈42外侧,且密封圈42内部底端与直管41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直管41底端与板体31相连接。
[0026]进一步的,所述进流管4和出流管5结构一致,且均呈竖直安装,分别通过进流管4和出流管5与进流管道和出流管道进行连接。
[002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37底端锁固有密封板371,且密封板371由上至下呈锥形状渐缩,便于通过密封板371对板体31内部左右两侧的通孔进行密封。
[0028]进一步的,所述板体31内部左右两侧的通孔内部的活动板37、光杆38和限位环39上下相反方向设置,且连接板33从左至右向下呈倾斜状,通过活动板37对板体31内部左右两侧的通孔进行不同方向进行密封,便于对进流管4和出流管5的反抽进行限制。
[002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转轴36表面呈光滑状,且滑槽35内壁与连接转轴36贴合,对连接转轴36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
[0030]进一步的,所述光杆38表面呈光滑状,且限位环39内壁与光杆38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包括取样杯(1),所述取样杯(1)顶端通过密封盖(2)进行封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向控制板(3)、进流管(4)和出流管(5),所述密封盖(2)底端设置有流向控制板(3),所述流向控制板(3)外侧与取样杯(1)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2)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流管(4)和出流管(5),且进流管(4)和出流管(5)底端均与流向控制板(3)相连接,所述流向控制板(3)由板体(31)、固定转轴(32)、连接板(33)、直杆(34)、滑槽(35)、连接转轴(36)、活动板(37)、光杆(38)和限位环(39)组成,所述板体(31)内中部固定有固定转轴(32),所述连接板(33)沿固定转轴(32)进行转动,所述连接板(33)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直杆(34),所述直杆(34)外侧通过连接转轴(36)与活动板(37)转动连接,且连接转轴(36)沿直杆(34)外侧的滑槽(35)进行滑动,所述活动板(37)顶端边沿处焊接有光杆(38),所述光杆(38)顶端贯穿限位环(39)进行伸出,所述限位环(39)嵌入至板体(31)的通孔内,所述板体(31)外侧与取样杯(1)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板体(31)内部左右两侧均竖直设置有通孔,所述进流管(4)和出流管(5)底端贯穿密封盖(2),且分别与板体(31)内部左右两侧的通孔相连接,所述板体(31)顶端设置有密封盖(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质自动站潜水泵采水模式下仪器取样杯防反抽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镪巩元帅尹彦勋李旭冉郝鑫蔡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