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脖戴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99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18
一种脖戴风扇,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内的风机与温控单元,所述支架用于将该脖戴风扇穿戴至用户的脖颈上,所述支架内围成有风道用于向外输送风机所产生的气流,所述温控单元包括制冷片以及与制冷片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制冷片包括相对的制冷面与散热面,所述制冷面或者散热面朝向所述风道设置,与流过风道的气流进行热交换以形成冷风或暖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脖戴风扇通过其温控单元调节风机的出风温度,在高温环境下可以作为冷风扇使用,在低温环境下可以作为暖风扇使用,适用范围广、用户体验好。用户体验好。用户体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脖戴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风扇
,特别是涉及脖戴风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舒适性与便利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便携式风扇,如手持风扇、脖戴风扇等,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凉风。相对于手持风扇需要用户手握风扇,脖戴风扇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更是受到大众的欢迎,特别是在运动、户外活动等场合,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然而,现有脖戴风扇所驱动的是常温空气,因此在环境温度较高(如夏季)或较低(如冬季)的情况下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脖戴风扇。
[0004]一种脖戴风扇,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内的风机与温控单元,所述支架用于将该脖戴风扇穿戴至用户的脖颈上,所述支架内围成有风道用于向外输送风机所产生的气流,所述温控单元包括用于制冷和/或制热的制冷片、以及与制冷片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制冷片贴近所述风道设置,与流过风道的气流进行热交换以形成冷风或暖风。
[000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脖戴风扇通过其温控单元调节风机的出风温度,在高温环境下可以作为冷风扇使用,在低温环境下可以作为暖风扇使用,风扇的适用范围广、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脖戴风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07]图2为图1所示脖戴风扇的其中一壳体的爆炸图。
[0008]图3为图1所示脖戴风扇的其中另一壳体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0010]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穿戴于人体脖颈处的脖戴风扇,所述脖戴风扇包括支架10、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10内的风机16与温控单元18。
[0011]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0包括柔性连接段12、以及分别连接在柔性连接段12两端的两个壳体14。所述两个壳体14的结构相同且相互对称,每一壳体14内设置一所述风机16。较佳地,所述风机16位于所述壳体14远离柔性连接段12的一末端。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段12与两个壳体14分别成型然后连接在一起构成所述支架10。应当理解地,在一些实施
例中,所述两个壳体14可以直接连接形成支架进而省略柔性连接段12,或者所述两个壳体14通过一不可弯折的硬质连接段连接形成支架,又或者所述支架的柔性连接段12与两个壳体14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不可拆结构。
[0012]所述每一壳体14为空心结构,内部设有分隔件20和隔板22。所述分隔件20和隔板22分别沿壳体14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分隔件20将壳体14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24和第二腔体26,所述第一腔体24和第二腔体26在图示的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腔体24位于壳体14的外侧,即壳体14背向人体脖颈的一侧;所述第二腔体24位于壳体14的内侧,即壳体14朝向人体脖颈的一侧。所述隔板22设置于第二腔体26内,将第二腔体26进一步分隔成互不连通的风道28和第二子腔体30。所述风道28和第二子腔体30在图示的上下方向并列设置,其中风道28位于第二子腔体30的上方。所述第一腔体24、风道28以及第二子腔体30相互之间均不连通,所述风机16设置于风道28内并位于所述风道28远离柔性连接段12的一末端,其运转产生的气流只能沿所述风道28流动直至排出壳体14。
[0013]所述壳体14上对应风机16的位置设有进风口32、对应风道28的外置设有出风口34。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16为离心扇,所述进风口32形成于壳体14的内侧和/或外侧,所述出风口34形成于壳体14的上侧。所述风机16运转时由进风口32吸入外部空气,吸入的空气经风机16加速加压后沿风道28流动,最终由出风口34向外吹出。由于分隔件20和隔板22对壳体14内部空间的双重分隔作用,可有效缩小风道28的横截面面积,风机16产生的气流进入风道28后更为集中,从出风口34吹出的风速更大,从而纳凉更凉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壳体14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20将壳体14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相互隔开的第一腔体24和第二腔体26,该第二腔体26形成风道。风机16产生的气流直接进入第二腔体26(即风道)后从出风口34吹出。
[0015]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4包括相互扣合在一起的内壳36和外壳38,下文所述壳体14的外侧壁即为外壳38、壳体14的内侧壁即为内壳36。更具体地,所述分隔件20连接至外壳38的内侧,两者可以通过卡扣或螺丝锁定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分隔件20沿壳体14的长度方向(即图示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即图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使得所述分隔件20与外壳38之间形成第一腔体24、分隔件20与内壳36之间形成第二腔体26,第一腔体24与第二腔体26左右并排布置。所述隔板22沿壳体14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即图示的左右方向)延伸,隔板22的左右两侧缘分别连接内壳36和分隔件20,将第二腔体26分隔成上下布置的风道28和第二子腔体30。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22的左侧缘一体连接至内壳36上、右侧缘与分隔件20紧密抵接。
[001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20和隔板22均为适配于壳体14延伸形状的弧形板状,且分隔件20和隔板22靠近风机16的一端均设计为光滑斜面40,使得风机16产生的气流能更为顺畅的流入到风道28内,有效减小气流撞击隔板22和分隔件20产生的噪音。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28位于第二子腔体30之上,对应地所述出风口34设置于壳体14的上侧,位于风机16与柔性连接段12之间的区域,正对风道28所在的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34由多个均匀间隔设置并贯穿壳体14的通孔构成,具体地所述多个通孔形成于壳体14的内侧壁的上缘并沿壳体14长度方向顺序排布,也即沿内壳36的长度方向排布。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34也可以设置在内壳36对应风道28区域的其他位置,如内侧偏上的位
置等。另外,所述风道28也可以是位于第二子腔体30之下,相应地所述出风口34的位置可以是内壳36的下缘或内侧偏下的位置。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36和外壳38在其对应风机16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所述进风口3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32也可以只设置在壳体14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即只在内壳36或外壳38上设置单一的进风口3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16装配于外壳38上,所述外壳38的进风口32为环状的栅格结构并设有保护盖42。所述保护盖42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以卡扣连接等方式连接至外壳38的进风口32的栅格结构上,遮挡外壳38的进风口32的中央并与进风口32的外缘之间形成间隙,使得外部空气可从间隙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脖戴风扇,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内的风机,所述支架用于将该脖戴风扇穿戴至用户的脖颈上,所述支架内围成有风道用于向外输送风机所产生的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脖戴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内的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包括用于制冷和/或制热的制冷片、以及与制冷片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制冷片贴近所述风道设置,与流过风道的气流进行热交换以形成冷风或暖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脖戴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或电路板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制冷片的控制电路,所述电路板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制冷片的运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壳体以及连接于两壳体之间的连接段,每一所述壳体内均设有所述风机与制冷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一壳体以及连接壳体的两侧的连接段,所述制冷片与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形成所述风道,所述电路板与制冷片设置于第一腔体内。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脖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隔件和隔板,所述分隔件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链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