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99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18
纯蒸汽发生器由分离器、蒸发器、原料水进水管、增压水泵、控制阀、取样管、冷凝器、冷凝器与分离器连接管、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顶部排放管、浓缩水排放管、蒸发器下中空隔板、蒸发器上中空隔板、布水管、分离器与蒸发器上部连接管、进工业蒸汽管、冷凝水排放管、纯蒸汽排放管、分离器中空隔板、下、上钟罩、管式加热炉及加热元件构成;蒸发器下中空隔板下侧布有进水孔,上中空隔板上侧布有出气孔,分离器中空隔板上下两侧布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产生过热纯蒸汽,并经加热元件进一步加热,克服了传统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经长距离输送过程会部分凝结成水的现象,能对长距离处的设备进行灭菌消毒;工业蒸汽用量较少,更加节能降耗。更加节能降耗。更加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蒸汽发生器


[0001]本技术纯蒸汽发生器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连续产生纯蒸汽的仪器,属于仪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纯蒸汽发生器,主要是采用降膜蒸发器或升膜蒸发器与其他附件组装在一起,形成的纯蒸汽发生器。降膜蒸发器与升膜蒸发器主要的结构包括蒸发器本体、汽水分离器两部分,其布水方式是通过降膜布水和升膜布水进行热交换产生蒸汽。但是,降膜蒸发器与升膜蒸发器还存在换热效率低的缺陷,这也导致现有技术中的纯蒸汽发生器存在工业蒸汽用量较大,清洁能源利用较少的缺点。
[0003]另外,目前国内的纯蒸汽发生器只能产生饱和纯蒸汽,对于距离大于100m的远距离设备进行蒸汽灭菌消毒时,由于蒸汽达到使用点时已有部分凝结成水,已不属于纯蒸汽,属于气液混合性流体,因此灭菌效果较差,特别对于更远距离的设备,但达到300m以上时,基本上达不到灭菌消毒的效果。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纯蒸汽发生器,确保蒸汽即使达到较远的使用点处,仍处于饱和状态,仍属于纯蒸汽,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纯蒸汽发生器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
[0006]纯蒸汽发生器由分离器、蒸发器、原料水进水管、增压水泵、控制阀、取样管、冷凝器、冷凝器与分离器连接管、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顶部排放管、浓缩水排放管、蒸发器下中空隔板、蒸发器上中空隔板、布水管、分离器与蒸发器上部连接管、进工业蒸汽管、冷凝水排放管、纯蒸汽排放管、分离器中空隔板、下钟罩、上钟罩、管式加热炉及加热元件构成;增压水泵安装在原料水进水管的管路中,原料水进水管一端和冷凝器连成整体结构,原料水进水管管路上、增压水泵和冷凝器之间设置有控制阀;冷凝器和分离器之间为冷凝器与分离器连接管;分离器底部通过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与蒸发器底部相连形成整体结构,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上连接有浓缩水排放管,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及浓缩水排放管的管路中均设置有控制阀;蒸发器内部安装有蒸发器下中空隔板和蒸发器上中空隔板,蒸发器下中空隔板下侧分布有进水孔,蒸发器上中空隔板上侧分布有出气孔,蒸发器下中空隔板上侧和蒸发器上中空隔板下侧之间安装有布水管;蒸发器顶部通过分离器与蒸发器上部连接管和分离器相连,分离器与蒸发器上部连接管管路中安装有控制阀;蒸发器筒体上半部安装有进工业蒸汽管,下半部安装有冷凝水排放管,进工业蒸汽管和冷凝水排放管上分别安装有控制阀;分离器内部安装有分离器中空隔板,分离器中空隔板上下两侧分布有通孔,分离器中空隔板与分离器底部之间安装有下钟罩,分离器中空隔板与分离器顶部之间安装有上钟罩,下钟罩与分离器筒壁之间形成环隙,上钟罩与分离器筒壁之间形成环隙;分离器顶部安装有顶部排放管,顶部排放管管路中安装有控制阀,纯蒸汽排放管和顶
部排放管相连形成整体结构,纯纯蒸汽排放管管路中安装有取样管,取样管管路中安装有控制阀,并穿过冷凝器;纯蒸汽排放管穿过管式加热炉,管式加热炉内部安装有加热元件。
[0007]本技术纯蒸汽发生器设计合理,造型独特,可以产生过热纯蒸汽,并经加热元件的进一步加热,克服了传统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在长距离的输送过程中部分凝结而产生蒸汽和水混合的现象,能对长距离处的设备进行灭菌消毒;同时,工业蒸汽用量较少,清洁能源用量较多,更加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000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纯蒸汽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0010]1-分离器,2-蒸发器,3-原料水进水管,4-增压水泵,5-控制阀,6-取样管,7-冷凝器,8-冷凝器与分离器连接管,9-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10-顶部排放管,11-浓缩水排放管,12-蒸发器下中空隔板,13-蒸发器上中空隔板,14-布水管,15-分离器与蒸发器上部连接管,16-进工业蒸汽管,17-冷凝水排放管,18-纯蒸汽排放管,19-分离器中空隔板,20-下钟罩,21-上钟罩,22-管式加热炉,23-加热元件,24-进水孔,25-出气孔,2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纯蒸汽发生器由分离器1、蒸发器2、原料水进水管3、增压水泵4、控制阀5、取样管6、冷凝器7、冷凝器与分离器连接管8、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9、顶部排放管10、浓缩水排放管11、蒸发器下中空隔板12、蒸发器上中空隔板13、布水管14、分离器与蒸发器上部连接管15、进工业蒸汽管16、冷凝水排放管17、纯蒸汽排放管18、分离器中空隔板19、下钟罩20、上钟罩21、管式加热炉22及加热元件23构成;增压水泵4安装在原料水进水管3的管路中,原料水进水管3一端和冷凝器7连成整体结构,原料水进水管3管路上、增压水泵4和冷凝器7之间设置有控制阀5;冷凝器7和分离器1之间为冷凝器与分离器连接管8;分离器1底部通过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9与蒸发器2底部相连形成整体结构,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9上连接有浓缩水排放管11,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9及浓缩水排放管11的管路中均设置有控制阀5;蒸发器2内部安装有蒸发器下中空隔板12和蒸发器上中空隔板13,蒸发器下中空隔板12下侧分布有进水孔24,蒸发器上中空隔板13上侧分布有出气孔25,蒸发器下中空隔板12上侧和蒸发器上中空隔板13下侧之间安装有布水管14;蒸发器2顶部通过分离器与蒸发器上部连接管15和分离器1相连,分离器与蒸发器上部连接管15管路中安装有控制阀5;蒸发器2筒体上半部安装有进工业蒸汽管16,下半部安装有冷凝水排放管17,进工业蒸汽管16和冷凝水排放管17上分别安装有控制阀5;分离器1内部安装有分离器中空隔板19,分离器中空隔板19上下两侧分布有通孔26,分离器中空隔板19与分离器底部之间安装有下钟罩20,分离器中空隔板19与分离器顶部之间安装有上钟罩21,下钟罩20与分离器1筒壁之间形成环隙,上钟罩21与分离器1筒壁之间形成环隙;分离器1顶部安装有顶部排放管10,顶部排放管10管路中安装有控制阀5,纯蒸汽排放管18和顶部排放管10相连形成整体结构,纯纯蒸汽排放管18管路中安装有取样管6,取样管6管路中安装有控制阀5,并穿过冷凝器7;纯蒸汽排放管18穿过管式加热炉22,管式加热炉22内部安装有加热元件2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纯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由分离器、蒸发器、原料水进水管、增压水泵、控制阀、取样管、冷凝器、冷凝器与分离器连接管、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顶部排放管、浓缩水排放管、蒸发器下中空隔板、蒸发器上中空隔板、布水管、分离器与蒸发器上部连接管、进工业蒸汽管、冷凝水排放管、纯蒸汽排放管、分离器中空隔板、下钟罩、上钟罩、管式加热炉及加热元件构成;增压水泵安装在原料水进水管的管路中,原料水进水管一端和冷凝器连成整体结构,原料水进水管管路上、增压水泵和冷凝器之间设置有控制阀;冷凝器和分离器之间为冷凝器与分离器连接管;分离器底部通过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与蒸发器底部相连形成整体结构,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上连接有浓缩水排放管,分离器与蒸发器下连接管及浓缩水排放管的管路中均设置有控制阀;蒸发器内部安装有蒸发器下中空隔板和蒸发器上中空隔板,蒸发器下中空隔板下侧分布有进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必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华强制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