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和收集起重机与轨道产生铁屑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793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对洁净厂房内有起重机运行的区域,对粉尘颗粒度有控制要求的环境进行起重机自身产生铁屑粉尘的吸附和收集控制,确切讲是一种吸附和收集起重机与轨道产生铁屑的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小车、吊车梁、缓冲器、小车车轮、大车车轮、小车轨道、清扫吸附装置、收集装置及轨道梁;在左右吊车梁上分别有左右小车轨道,左右小车车轮与左右小车轨道轨道连接,小车跨架在左右小车车轮通过左右小车轨道移动行走;左右小车轨道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左角钢和右角钢。它提供了一种能经济适用好,技术结构合理的吸附和收集起重机与轨道产生铁屑的的装置。生铁屑的的装置。生铁屑的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和收集起重机与轨道产生铁屑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针对洁净厂房内有起重机运行的区域,对粉尘颗粒度有控制要求的环境进行起重机自身产生铁屑粉尘的吸附和收集控制,确切讲是一种吸附和收集起重机与轨道产生铁屑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用于车间吊运重物,在起重机运行过程中,大车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铁屑粉尘、小车车轮与轨道运行过程中产生铁屑粉尘。对车间环境洁净度有控制要求的洁净生产车间,须对车间内产生粉尘颗粒的生产过程及设备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起重机在车间高空运行时车轮与轨道在压力作用下产生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摩擦产生的铁屑粉尘在起重机运行时会飘散至车间空中,对内部洁净度影响非常大。
[0003]目前行业内对洁净车间内安装的起重机控制铁屑产生的措施是选用高强度工程塑料车轮,塑料车轮与钢轨道运行时摩擦不产生铁屑,但是这种解决方案适用范围有限,起重小车吨位最大可达20t;对20t以上的起重机则不可使用高强度工程塑料车轮,此种车轮强度达不到起重量的承载力要求。
[0004]起重机用于车间吊运重物,在起重机运行过程中,大车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铁屑粉尘、小车车轮与轨道运行过程中产生铁屑粉尘。对车间环境洁净度有控制要求的洁净生产车间,须对车间内产生粉尘颗粒的生产过程及设备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起重机在车间高空运行时车轮与轨道在压力作用下产生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摩擦产生的铁屑粉尘在起重机运行时会飘散至车间空中,对内部洁净度影响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能经济适用好,技术结构合理的吸附和收集起重机与轨道产生铁屑的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附和收集起重机与轨道产生铁屑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小车、吊车梁、缓冲器、小车车轮、大车车轮、小车轨道、清扫吸附装置、收集装置及轨道梁;在左右吊车梁上分别有左右小车轨道,左右小车车轮与左右小车轨道轨道连接,小车跨架在左右小车车轮通过左右小车轨道移动行走;左右小车轨道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左角钢和右角钢,使左角钢、左右小车轨道和右角钢形成两个槽形空间,即左角钢和左小车轨道左侧的左侧空间和右角钢和右小车轨道右侧的右侧空间;左角钢和右角钢底部水平平铺在吊车梁平面的紧靠轨道两侧;在大车的4个缓冲器的钢结构底部位置焊接L型钢板,L型钢板与轨道梁之间的水平段钢板安装永磁铁,永磁铁固定在L型钢板下底面,L型钢板的下底面永磁铁的前部和后部安装左扫轨刷和右扫轨刷。
[0007]所述的永磁铁的下底面与轨道顶面之间的间隙为6mm。
[0008]所述的永磁铁的左扫轨刷和右扫轨刷采用碳纤维材料。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经济适用的吸附和收集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的铁屑的装置。
装置主要针对洁净厂房内有起重机运行的区域,对粉尘颗粒度有控制要求的环境进行起重机自身产生铁屑粉尘的控制,车轮沿轨道可以前后两个方向运动,缓冲器位于车轮的前端,在4个缓冲器位置均设置扫轨刷就可以达到车轮无论左右行驶均可在车轮行驶的前部和后部都有扫轨刷清扫铁屑粉末,车轮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永磁铁,在起重机运行过程中无论起重机朝向个方向运动,都可实现边运行边清扫和吸附。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 为大车和小车结构示意图;
[0012]图2 为大车收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3]图3 为小车收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4]图4 为吸附和清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小车;2、吊车梁;3、缓冲器;4、小车车轮;5、大车车轮;6、小车轨道;7、清扫吸附装置;8、收集装置;9、轨道梁;10、永磁铁;11、左扫轨刷;12、L型钢板;13、右扫轨刷;14、左角钢;15、右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吸附和收集起重机与轨道产生铁屑的方法,包括:大车吸附单元、大车收集单元、小车吸附单元和小车收集单元;
[0017]大车吸附单元是:在大车的4个缓冲器3的钢结构底部位置焊接L型钢板12,L型钢板12与轨道之间的水平段钢板安装永磁铁10,使永磁铁10安装完成后的下底面与轨道顶面之间的间隙为6mm,永磁铁10的前部和后部安装左扫轨刷11和右扫轨刷13;左扫轨刷11和右扫轨刷13采用碳纤维材料;
[0018]大车收集单元是:在轨道梁9底部的两侧沿着轨道长度方向通长焊接5
×
50的L角钢,L角钢包括左角钢14和右角钢15;L角钢与轨道梁9采用间隔150mm点焊连接,焊接完成后对轨道梁9与左角钢14、右角钢15的连接缝采用环氧树脂填充密实;
[0019]小车吸附单元是:在小车的4个缓冲器位置的钢结构底部焊接L型钢板,L钢板与轨道之间的水平段钢板安装永磁铁,永磁铁安装完成后的下底面与轨道顶面之间的间隙为6mm,永磁铁的前部和后部安装碳纤维清扫刷;
[0020]小车收集单元是:在轨道底部的两侧沿着轨道长度方向通长焊接L5
×
50角钢,角钢与轨道梁间隔150mm点焊连接,焊接完成后对轨道梁与角钢的连接缝采用环氧树脂填充密实;
[0021]永磁铁10在大车和小车的轨道梁9轨面正上方,大车和小车运行时,永磁铁10前部和后部安装左扫轨刷11和右扫轨刷13采用碳纤维毛刷,碳纤维毛刷先对轨面上产生的铁屑粉末进行扫刷,再由永磁铁10吸附轨道梁9顶面上由于大车和小车车轮之间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产生的铁屑粉末,对于吸附遗漏的铁屑粉末会落至轨道两侧的收集槽内。
[002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吸附和收集起重机与轨道产生铁屑的装置:包括有:小车1、吊车梁2、缓冲器3、小车车轮4、大车车轮5、小车轨道6、清扫吸附装置7、收集装置8及轨道梁9;在左右吊车梁2上分别有左右小车轨道6,左右小车车轮4与左右小车轨道6轨
道连接,小车1跨架在左右小车车轮4通过左右小车轨道6移动行走。
[0023]如图2、图3所示,左右小车轨道6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左角钢14和右角钢15;使左角钢14、左右小车轨道6和右角钢15形成两个槽形空间,即左角钢14和左小车轨道6左侧的左侧空间和右角钢15和右小车轨道6右侧的右侧空间;左角钢14和右角钢15底部水平平铺在吊车梁2平面的紧靠轨道两侧。
[0024]如图4所示,在大车的4个缓冲器3的钢结构底部位置焊接L型钢板12,L型钢板12与轨道梁9之间的水平段钢板安装永磁铁10,永磁铁10固定在L型钢板12下底面,使永磁铁10安装完成后的下底面与轨道顶面之间的间隙为6mm,L型钢板12的下底面永磁铁10的前部和后部安装左扫轨刷11和右扫轨刷13;永磁铁10的左扫轨刷11和右扫轨刷13采用碳纤维材料。
[0025]本技术通过定期对永磁铁10进行清理,对吸附和收集铁屑粉末经济、适用,改造安装便捷。
[0026]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和收集起重机与轨道产生铁屑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小车(1)、吊车梁(2)、缓冲器(3)、小车车轮(4)、大车车轮(5)、小车轨道(6)、清扫吸附装置(7)、收集装置(8)及轨道梁(9);在左右吊车梁(2)上分别有左右小车轨道(6),左右小车车轮(4)与左右小车轨道(6)轨道连接,小车(1)跨架在左右小车车轮(4)通过左右小车轨道(6)移动行走;左右小车轨道(6)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左角钢(14)和右角钢(15),使左角钢(14)、左右小车轨道(6)和右角钢(15)形成两个槽形空间,即左角钢(14)和左小车轨道(6)左侧的左侧空间和右角钢(15)和右小车轨道(6)右侧的右侧空间;左角钢(14)和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胜斌于清明刘辉鄢鸿羽韦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工程西安启源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