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775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装置,包括放线机构、检测机构和捕捞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绕线盘一和缠绕在绕线盘一上的线缆一。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与线缆一的末端相连的保护罩、设置在保护罩上方的吸附件和设置在保护罩下方的测量头。所述捕捞机构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绕线盘二、缠绕在绕线盘二上的线缆二和设置在线缆二末端的与吸附件相配合的捕捞头。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对测量头进行保护,使测量头不易损坏,且当仪器落入钻孔中也方便捕捞上来。且当仪器落入钻孔中也方便捕捞上来。且当仪器落入钻孔中也方便捕捞上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岩土勘探
,具体涉及一种岩土勘探钻孔水位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场地地下水的埋深对工程设计及施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勘察阶段是否能够准确量测地下水位置成为岩土勘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0003]现在测量地下水的仪器特别多,但是传统的测量仪器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在测量过程中,从勘测孔上方或者孔侧壁掉落对的石块或土渣可能损坏机构,测量仪器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其二,若牵引绳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断裂掉,测量仪器落在钻孔中,难以找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对测量头进行保护,使测量头不易损坏,且当仪器落入钻孔中也方便捕捞上来。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装置,包括放线机构、检测机构和捕捞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绕线盘一和缠绕在绕线盘一上的线缆一;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与线缆一的末端相连的保护罩、设置在保护罩上方的吸附件和设置在保护罩下方的测量头;所述捕捞机构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绕线盘二、缠绕在绕线盘二上的线缆二和设置在线缆二末端的与吸附件相配合的捕捞头。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放线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支撑臂和安装在支撑臂上端的滑轮;所述滑轮位于钻孔正上方;所述线缆一经滑轮伸入至钻孔内与保护罩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壳体一与壳体二以及连接在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上端开口带有空腔的外壳、嵌入安装在外壳空腔内的弹簧以及下端伸入至外壳空腔内的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底部与弹簧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减震柱的顶部与壳体一的底部相连,外壳的底部与壳体二的顶部相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吸附件包括吸附件主体、开设在吸附件主体顶部的凹槽以及开设在吸附件主体侧壁上的挂孔;所述凹槽与捕捞头对应设置;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磁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捕捞头包括捕捞头主体和与捕捞头主体相连的挂钩。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柱包括纵向柱体和设置在纵向柱体底部的横向柱体;所述横向柱体的尺寸大于外壳上端开口的尺寸。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一为金属材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测量头的顶部设有螺纹柱;所述壳体二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螺纹柱的螺纹连接件。
[001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对测量头进行保护,使测量头不易损坏,且当仪器落入钻孔中也方便捕捞上来。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20]其中:
[0021]1、放线机构,11、绕线盘一,12、线缆一,13、支撑臂,14、滑轮,2、检测机构,21、保护罩,211、螺纹连接件,212、壳体一,213、壳体二,214、弹性件,2141、减震柱,2142、外壳,2143、弹簧,215、吸附件,2151、凹槽,2152、挂孔,22、测量头,3、捕捞机构,31、绕线盘二,32、捕捞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所示的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装置,包括放线机构1、检测机构2和捕捞机构3。
[0024]所述放线机构1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绕线盘一11和缠绕在绕线盘一11上的线缆一12。所述放线机构1还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支撑臂13和安装在支撑臂13上端的滑轮14。所述滑轮14位于钻孔正上方。所述线缆一12经滑轮14伸入至钻孔内与检测机构2相连。所述滑轮14起到导向作用,使线缆一12能够沿一定方向进入到钻孔中,避免在上下拉动线缆一12的过程中,与线缆一12末端相连的检测机构与钻孔侧壁发生碰撞。所述放线机构,用于使检测机构可以沿钻孔上下移动。
[0025]所述检测机构2包括与线缆一12的末端相连的保护罩21、设置在保护罩21上方的吸附件215和设置在保护罩21下方的测量头22。所述测量头2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设备。在测量头22上方设置保护罩21,用于保护测量头22。所述吸附件215,用于和捕捞机构3配合使用,在检测机构2掉落到钻孔中时,对检测机构2进行打捞。
[0026]所述捕捞机构3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绕线盘二31、缠绕在绕线盘二31上的线缆二和设置在线缆二末端的与吸附件215相配合的捕捞头32。所述捕捞头32包括捕捞头主体和与捕捞头主体相连的挂钩。所述捕捞头主体为可以被磁铁吸附住的金属材质。所述绕线盘二31与线缆二,用于带动捕捞头32沿钻孔上下移动。所述挂钩可拆卸安装在捕捞头主体上。
[0027]如图2所示,所述保护罩21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壳体一212与壳体二213以及连接在壳体一212与壳体二213之间的弹性件214。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件214包括上端开口带有空腔的外壳2142、嵌入安装在外壳2142空腔内的弹簧2143以及下端伸入至外壳2142空腔内的减震柱2141;所述减震柱2141的底部与弹簧2143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减震柱2141的顶部与壳体一212的底部相连,外壳2142的底部与壳体二213的顶部相连。所述减震柱2141包括纵向柱体和设置在纵向柱体底部的横向柱体;所述横向柱体的尺寸大于外壳2142上端开口的尺寸,这样可以避免减震柱从外壳中脱离出来。所述壳体一212为磁性金属材质。当石块或土渣向下滑落时,会先落到壳体一上,不会直接砸到测量头,这对测量头有了第一重保护作用。而且当石块或土渣掉落到壳体一上时,壳体一受到的冲击力会传递给减震柱,减
震柱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会压缩弹簧,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冲击力继续向下传递,对测量头起到第二重保护作用。当冲击力消失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减震柱会回到原位。所述弹性件还可以为连接在壳体一底部与壳体二顶部之间的弹簧或弹性海绵,弹簧或弹性海绵同样可以起到减震、减缓冲击力的作用。
[0028]如图4所示,所述吸附件215包括吸附件主体、开设在吸附件主体顶部的凹槽2151以及开设在吸附件主体侧壁上的挂孔2152。所述凹槽2151与捕捞头32对应设置。所述凹槽2151的底部设有磁体,该磁体为天然磁铁或电磁铁。这样当捕捞头主体落入到凹槽中时,凹槽底部的磁体会吸附住捕捞头主体,使捕捞头主体与吸附件牢稳连接,便于将检测机构安全地打捞出钻孔。当磁体对捕捞头主体的吸附不牢时,可以将挂钩安装在捕捞头主体上,使挂钩勾住挂孔2152,将检测机构向上拉出钻孔。
[0029]如图5所示,所述测量头22顶部设有螺纹柱221;所述壳体二213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螺纹柱2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机构、检测机构和捕捞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绕线盘一和缠绕在绕线盘一上的线缆一;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与线缆一的末端相连的保护罩、设置在保护罩上方的吸附件和设置在保护罩下方的测量头;所述捕捞机构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绕线盘二、缠绕在绕线盘二上的线缆二和设置在线缆二末端的与吸附件相配合的捕捞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支撑臂和安装在支撑臂上端的滑轮;所述滑轮位于钻孔正上方;所述线缆一经滑轮伸入至钻孔内与保护罩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勘察钻孔水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壳体一与壳体二以及连接在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上端开口带有空腔的外壳、嵌入安装在外壳空腔内的弹簧以及下端伸入至外壳空腔内的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辉汪志涛李伟杨锋孙礼健李金华许庆伟张明瑞周立国朱小丹杨涛贾超张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