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57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喉罩,该喉罩包括通气罩(1)、主管道(2)、充气管(3)和充气阀(4),所述主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通气罩(1)连接,所述充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气罩(1)和所述充气阀(4)连接,其中,所述主管道(2)的另一端管内空间分割为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从所述第一腔室(5)和所述第二腔室(6)分别延伸出第一支管(7)和第二支管(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喉罩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漏气,保证足够的供氧压力,保障病人氧供,避免二氧化碳蓄积。免二氧化碳蓄积。免二氧化碳蓄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喉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喉罩。

技术介绍

[0002]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呼吸系统病变的一项重要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近年来支气管镜检查采用先在静脉麻醉下置入标准喉罩,然后通过喉罩插入支气管镜进行检查的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普及应用,但喉罩诞生的初衷之一是为了减轻气管插管导致的气道损伤,而目前普通喉罩的插管只有一个插口,在插入支气管镜时无法给患者继续供氧,并且,普通喉罩是单管单腔,在行支气管镜检查时通气导管会发生严重漏气,导致通气不足及二氧化碳蓄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通气不足及二氧化碳蓄积的喉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喉罩,该喉罩包括通气罩、主管道、充气管和充气阀,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通气罩连接,所述充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气罩和所述充气阀连接,其中,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管内空间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别延伸出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0005]本技术的喉罩的主管道为单管双腔,并且,连接端为双支管,其中一个支管插入支气管镜的同时,另外一个支管可以与呼吸机或其他供氧设备相连,从而保证患者在行支气管镜检查时还可以继续供氧,并且,单管双腔的结构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漏气,保证足够的供氧压力,保障病人氧供,避免二氧化碳蓄积。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喉罩。
[0007]附图标记说明
[0008]1ꢀꢀꢀꢀ
通气罩;
ꢀꢀꢀꢀꢀꢀꢀꢀꢀꢀꢀꢀꢀ2ꢀꢀꢀꢀꢀ
主管道;
[0009]3ꢀꢀꢀꢀ
充气管;
ꢀꢀꢀꢀꢀꢀꢀꢀꢀꢀꢀꢀꢀ4ꢀꢀꢀꢀꢀ
充气阀;
[0010]5ꢀꢀꢀꢀ
第一腔室;
ꢀꢀꢀꢀꢀꢀꢀꢀꢀꢀꢀ6ꢀꢀꢀꢀꢀ
第二腔室;
[0011]7ꢀꢀꢀꢀ
第一支管;
ꢀꢀꢀꢀꢀꢀꢀꢀꢀꢀꢀ8ꢀꢀꢀꢀꢀ
第二支管;
[0012]9ꢀꢀꢀꢀ
垂直栅栏;
ꢀꢀꢀꢀꢀꢀꢀꢀꢀꢀꢀ
10
ꢀꢀꢀꢀ
软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
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喉罩,如图1所示,该喉罩包括通气罩1、主管道2、充气管3和充气阀4,所述主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通气罩1连接,所述充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气罩1和所述充气阀4连接,其中,所述主管道2的另一端管内空间分割为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从所述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分别延伸出第一支管7和第二支管8。
[0015]本技术中,所述充气阀4通过所述充气管3向所述通气罩1内充气,支气管镜通过所述第一支管7插入经第一腔室5后进入主管道2的无腔室管道,所述第二支管8可以与呼吸机或者其他供氧装置连接,氧气由第二支管8经过第二腔室6后进入主管道2的无腔室管道。支气管镜和氧气分别经过不同的支管及腔室后再混入同一管道,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漏气,保证足够的供氧压力,保障病人氧供,避免二氧化碳蓄积。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管7与所述第一腔室5呈直线相通。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气管镜能够更方便地插入。
[0017]本技术中,对所述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的长度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即可,但是为了进一步保证供氧和避免漏气以及二氧化碳蓄积,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的长度为所述主管道2总长度的1/3-2/3。
[0018]本技术中,在所述主管道2进入所述通气罩1的入口上部优选设置有垂直栅栏9。垂直栅栏9的设置可以形成纵行裂隙,从而防止发生会厌阻塞主管道2。
[0019]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主管道2的近牙齿部位的材质为硬塑料,所述硬塑料的外围还设置有软胶层10。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硬塑料能够支撑支气管镜,不易形变;软胶层10能够防止搁到牙齿和损伤口腔。
[0020]本技术中,所述软胶是指相对与硬胶而言较软的胶,例如,所述软胶为聚乙烯和/或聚丙烯。
[0021]本技术中,所述硬塑料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选择,例如,所述硬塑料为酚醛塑料、聚氨酯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和呋喃塑料中的至少一种。
[0022]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喉罩包括通气罩、主管道、充气管和充气阀,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通气罩连接,所述充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气罩和所述充气阀连接,其中,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管内空间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延伸出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一腔室呈直线相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长度为所述主管道总长度的2/3,在所述主管道进入所述通气罩的入口上部设置有垂直栅栏,所述主管道的近牙齿部位的材质为聚氨酯塑料,所述聚氨酯塑料的外围还设置有聚乙烯层。
[0025]在临床应用中,将喉罩置入气管的合适位置,打开充气阀,通过充气管向通气罩的环形内充气,支气管镜通过第一支管插入,经第一腔室后进入主管道的无腔室管道,第二支管与呼吸机连接,氧气由第二支管经过第二腔室后进入主管道的无腔室管道。支气管镜和氧气分别经过不同的支管及腔室后再混入同一管道,最大程度的避免漏气,保证足够的供氧压力,保障病人氧供,避免二氧化碳蓄积。同时,主管道特定位置材料及结构的设置有效保护口腔以及防止牙齿咬合造成支气管镜损伤。
[0026]实施例2
[0027]喉罩包括通气罩、主管道、充气管和充气阀,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通气罩连接,所述充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气罩和所述充气阀连接,其中,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管内空间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延伸出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长度为所述主管道总长度的1/3在所述主管道进入所述通气罩的入口上部设置有垂直栅栏,所述主管道的近牙齿部位的材质为环氧塑料,所述环氧塑料的外围还设置有聚丙烯层。
[0028]在临床应用中,将喉罩置入气管的合适位置,打开充气阀,通过充气管向通气罩的环形内充气,支气管镜通过第一支管插入,经第一腔室后进入主管道的无腔室管道,第二支管与呼吸机连接,氧气由第二支管经过第二腔室后进入主管道的无腔室管道。支气管镜和氧气分别经过不同的支管及腔室后再混入同一管道,最大程度的避免漏气,保证足够的供氧压力,保障病人氧供,避免二氧化碳蓄积。同时,主管道特定位置材料及结构的设置有效保护口腔以及防止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喉罩,该喉罩包括通气罩(1)、主管道(2)、充气管(3)和充气阀(4),所述主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通气罩(1)连接,所述充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气罩(1)和所述充气阀(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2)的另一端管内空间分割为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从所述第一腔室(5)和所述第二腔室(6)分别延伸出第一支管(7)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丕良逢坤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