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756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6
本申请公开一种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其包括:网帽、气囊;网帽包括网帽本体和侧带;网帽本体用于戴在使用者的头上,其包括上层网布和下层网布;上层网布上具有多个网眼;上层网布和下层网布在其边缘固定在一起;侧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上端固定在网帽本体的左侧,第二连接带的上端固定在网帽本体的右侧;第一连接带的下端和第二连接带的下端能够在使用者的下部下侧结合在一起;气囊容纳在网帽本体的上层网布和下层网布之间;气囊上侧形成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为正压接头,用于向气囊内注入气体;第一接头向上延长,穿过上层网布上的第一网眼而露出在外部。过上层网布上的第一网眼而露出在外部。过上层网布上的第一网眼而露出在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术后头部伤口可能存在皮下积液,原因很多,但是如果发生就需要加压包扎,而头顶部伤口最不好加压,另外加压不够也容易产生皮下积液,病人非常痛苦。常用加压方式为网帽,网帽戴在头上后,将伤口上的敷料压住。这种方式对固定敷料而言具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加压而言,效果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其能够对伤口实施有效压迫,减少胡避免积液的出现。
[0004]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其包括:网帽、气囊;
[0005]网帽包括网帽本体和侧带;网帽本体用于戴在使用者的头上,其包括上层网布和下层网布;上层网布上具有多个网眼;上层网布和下层网布在其边缘固定在一起;侧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上端固定在网帽本体的左侧,第二连接带的上端固定在网帽本体的右侧;第一连接带的下端和第二连接带的下端能够在使用者的下部下侧结合在一起;
[0006]气囊容纳在网帽本体的上层网布和下层网布之间;气囊上侧形成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为正压接头,用于向气囊内注入气体;第一接头向上延长,穿过上层网布上的第一网眼而露出在外部。
[0007]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第二接头;第二接头向上延伸,穿过上层网布的第二网眼而露出在外部;压力调节瓶能够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接头上;压力调节瓶内设置有弹簧和活塞;活塞能够滑动地设置在压力调节瓶中,弹簧支撑在活塞与压力调节瓶的底面之间。
[0008]优选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上分别开设有用于穿过使用者的耳朵的切口。
[0009]通过在网帽本体中设置气囊,可以通过气囊向伤口施加压力;由于吃饭和说话时,嘴巴要运动,因此在气囊上连接压力调节瓶,嘴巴张开时,气囊中的一部分气体流入压力调节瓶中,嘴巴闭上时,气体在弹簧和活塞的作用下被重新推进气囊中,保证气囊中有足够的气体产生希望的压力。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的网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的网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的网帽本体的双层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15]图6为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的气囊在网帽本体中的安装示意图;
[0016]图7为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的气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的气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的压力调节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20]本申请的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其包括:网帽10、气囊30。
[0021]网帽10包括网帽本体和侧带;网帽本体用于戴在使用者的头上,其包括上层网布10a和下层网布10b;上层网布10a上具有多个网眼;上层网布10a和下层网布10b在其边缘固定在一起;侧带包括第一连接带21和第二连接带22;第一连接带21的上端固定在网帽本体的左侧,第二连接带22的上端固定在网帽本体的右侧;第一连接带21的下端和第二连接带22的下端能够在使用者的下部下侧结合在一起。不使用时,第一连接带21的下端和第二连接带22的下端可以拆开。
[0022]气囊30容纳在网帽本体的上层网布10a和下层网布10b之间;气囊30上侧形成有第一接头31;第一接头31为正压接头,用于向气囊内注入气体;注射器的乳头插入其上时,第一接头31打开,可以通过注射器向气囊30内部注入空气,注射器被拔下后,第一接头31自动关闭,这一点类似于可来福接头或者自行车内胎的接头;第一接头31向上延长,穿过上层网布上的第一网眼而露出在外部。
[0023]第一连接带21和第二连接带22,其材质可以是自粘式绷带。也可以是其他弹力带,例如下端设置有粘钩或粘毛的皮筋。
[0024]气囊30包括第二接头32;第二接头32向上延伸,穿过上层网布10a的第二网眼而露出在外部;压力调节瓶40能够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接头32上;压力调节瓶40内设置有弹簧41和活塞42;活塞42能够滑动地设置在压力调节瓶40中,弹簧41支撑在活塞42与压力调节瓶40的底面之间。压力调节瓶40可以是透明的。而且,通过活塞在瓶中的位置,可以反映出气囊内的压力值,这样向气囊中注入空气时,就可以根据活塞的位置来确定是否停止注气。一般而言,将活塞位置处于瓶中的中部位置作为停止注气的位置;可以选择适当的弹簧使得活塞位于瓶体的中部位置时,对应的压力值为适当的压力值。
[0025]第一连接带21和第二连接带22上分别开设有用于穿过使用者的耳朵的切口22a。
[0026]使用时,首先为患者带上网帽本体,侧带暂时不来接在一起;根据患者伤口的位置,调整气囊在网帽本体中的位置,并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穿过相应的网眼而将其位置固定下来;连接侧带,在患者的下巴下将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连接在一起;在第二接头上安装压力调节瓶,此时活塞位于最靠近瓶口的位置;用抽吸了空气的注射器通过第一接头向气囊中注入气体,使得气体进入气囊和压力调节瓶中;使得压力调节瓶中的活塞位于压力调节瓶的中部位置。当患者张嘴时,下巴向下移动,会通过侧带和网帽本体压缩气囊,气囊中的一部分气体就会流入压力调节瓶中,活塞被进一步向瓶底推,弹簧被进一步压缩;当患者闭嘴后,下巴恢复原来的位置,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塞被向着瓶口的方向推动,瓶中的一部分气体被重新推入气囊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伤口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帽、气囊;网帽包括网帽本体和侧带;网帽本体用于戴在使用者的头上,其包括上层网布和下层网布;上层网布上具有多个网眼;上层网布和下层网布在其边缘固定在一起;侧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上端固定在网帽本体的左侧,第二连接带的上端固定在网帽本体的右侧;第一连接带的下端和第二连接带的下端能够在使用者的下部下侧结合在一起;气囊容纳在网帽本体的上层网布和下层网布之间;气囊上侧形成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为正压接头,用于向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娟丛姣丁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