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德玉专利>正文

一种泪道诊疗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749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泪道诊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泪道诊疗辅助装置。所述装置结构为:柔性通道的一部分侧壁形成向外扩张的膨大部;器件通道设置在柔性通道内部,器件通道的一部分侧壁同样形成向外扩张的膨大部,器件通道的膨大部位于柔性通道的膨大部中,器件通道一端延伸至柔性通道后端外部。牵引部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牵拉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设置在柔性通道侧壁上靠近前端的位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相对于柔性通道轴对称地分布在柔性通道侧壁上,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各对应一组牵拉线。该装置能够在鼻孔与泪小管之间建立起可供器械出入,且能够保护鼻泪管的柔性通道,从而成功引入多种治疗器件,提高检查治疗效果。提高检查治疗效果。提高检查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泪道诊疗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泪道诊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泪道诊疗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鼻泪管阻塞是眼科常见、多发疾病。由于泪道在解剖学方面存在上端狭窄、下端宽大的特点,轴向大致与人体的长轴一致,但鼻泪管下口位于下鼻道的近下鼻甲的附着处,下鼻甲前端后方16mm,鼻底上方约16mm,距离鼻前孔外缘约30mm,泪道的轴向的延长线与经鼻孔的水平线约呈90
°
角,且鼻泪管下口与鼻孔间有下鼻甲的阻隔,给经鼻泪管下口进入泪道的各种检查、治疗造成巨大障碍。因此,现有的针对泪道的检查都是从泪小点、泪小管进入(参考说明书附图1,图中1为眼球、2为泪小点、3为泪小管、4为鼻泪管)。由于泪小点、泪小管的管径较小,所使用器械的最大管径不能超过1.2mm,只能使用细的导光纤维束、激光、微型环钻,使得图像、治疗效果等会受影响,即器械的管径问题就成了制约技术发展的瓶颈,导致很多治疗技术无法应用,如同步注吸、还钻、纤维剪刀、异物钳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泪道诊疗辅助装置,该装置能够在鼻孔与泪小管之间建立起可供器械出入,且能够保护鼻泪管的柔性通道,从而成功引入多种治疗器件,提高检查治疗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泪道诊疗辅助装置,包括:柔性通道、膨大部、器件通道和牵引部。所述柔性通道的一部分侧壁形成向外扩张的膨大部;所述器件通道为柔性管,其设置在柔性通道内部,且器件通道的一部分侧壁同样形成向外扩张的膨大部,器件通道的膨大部位于柔性通道的膨大部中,器件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柔性通道的后端外部。所述牵引部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牵拉线,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设置在柔性通道侧壁上靠近前端的位置,所述第一通孔为两组,其相对于柔性通道轴对称地分布在柔性通道侧壁上。所述第二通孔为两组,且相对于柔性通道轴对称地分布在柔性通道侧壁上,第一通孔距离柔性通道前端距离小于第二通孔距离柔性通道前端距离。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各对应一组牵拉线,一组牵拉线穿过第一通孔的两个孔,另一牵拉线穿过第二通孔的两个孔,两组牵拉线的四个端部绑扎后形成节标志,且结节标志至牵拉线各自端部的一段形成一根牵拉线。
[0006]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线从结节标志至各自端部的一段通过编织形成一根牵拉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器件通道包括至少三根柔性通道,三者管径大小不一,且管径最小的一根柔性通道不具有膨大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器件通道延伸至柔性通道的后端外部的一端为喇叭状结构,即该
部分直径大于柔性通道的器件通道的直径,以便于治疗用器件从喇叭状结构中进入器件通道中。
[0009]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通道、器件通道的材质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氨酯等)或医用镍钛合金中的任意一种。这类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同时具有合适的硬度,既便于在鼻泪管中的穿插,又便于在鼻泪管中转弯和适当的变形,保护鼻泪管免受治疗器件剐蹭。
[001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通道的直径在3mm~5mm范围内,或者所述器件通道的直径在1.0mm~3.5mm范围内,可供异物钳、环钻、纤维剪刀、柔性内窥镜、激光器导光纤维等通过。需要说明的是,柔性通道和器件通道的直径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常规计算、设计,此处为距离说明。
[0011]进一步地,所述膨大部距离柔性通道的前端距离不大于30mm。该尺寸范围便于保障使膨大部放置在鼻甲与下鼻道处,因为泪道的轴向延长线与经鼻孔的水平线约呈90
°
角,治疗器件经过该处时需要转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通道的膨大部的最大直径在2.5~5mm范围内;或者,所述器件通道的膨大部的最大直径在2.2~2.6mm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膨大部的直径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常规计算、设计,此处为举例说明。
[0013]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线的材质为医用尼龙线。
[0014]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线在距离柔性通道的前端端部处1.5~2.5mm处具有绑扎形成的结节标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的泪道诊疗辅助装置能够经鼻孔从鼻泪管下口逆行进入鼻泪道,从而在鼻孔与泪小管之间建立起可供器械出入,且能够保护鼻泪管的柔性通道,以供高清内窥镜、大口径环钻、纤维剪刀、异物钳、大功率激光等仪器设备方便进出泪道,实施检查、治疗。同时,通过设置膨大部,便于减小器件经鼻孔进入泪道的折弯过程中坚硬的头部与器件通道的摩擦,使器件进出泪道更加方便、顺畅。
[0017](2)通过设置牵引线起到牵引本技术的泪道诊疗辅助装置经鼻孔从鼻泪管下口逆行进入鼻泪道的作用,使辅助装置更加方便、准确进入预定位置。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鼻泪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泪道诊疗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泪道诊疗辅助装置中牵引部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泪道诊疗辅助装置的截面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泪道诊疗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记分别代表:1-眼球、2-泪小点、3-泪小管、4-鼻泪管、5-柔性通道、6-膨大部、7-器件通道、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牵拉线、11-结节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7]为了方便叙述,本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需要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术语解释部分: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泪道诊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通道,其一部分侧壁形成向外扩张的膨大部;器件通道,其为设置在所述柔性通道内部的柔性管,且该器件通道的一部分侧壁形成向外扩张的膨大部,器件通道的膨大部位于柔性通道的膨大部中,器件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柔性通道的后端外部,且延伸至柔性通道的后端外部的一端为喇叭状结构;牵引部,其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牵拉线;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设置在柔性通道侧壁上靠近前端的位置;所述第一通孔为两组,相对于柔性通道轴对称地分布在柔性通道侧壁上;所述第二通孔为两组,相对于柔性通道轴对称地分布在柔性通道侧壁上,第一通孔距离柔性通道前端距离小于第二通孔距离柔性通道前端距离;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各对应一组所述牵拉线,一组牵拉线穿过第一通孔的两个孔,另一牵拉线穿过第二通孔的两个孔,两组牵拉线的四个端部绑扎后形成节标志,且结节标志至牵拉线各自端部的一段形成一根牵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道诊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通道包括至少三根柔性管,三者管径大小不同,且管径最小的一根柔性通道不具有膨大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道诊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通道的直径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玉张靖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