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光机的聚光透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45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投影机光机的聚光透镜结构,其是设置在投影机的光机主体内负责发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该聚光透镜是为一体成型的组件,在其至少一侧面的中央设有一圆弧形突出部,在该圆弧型突出部的外缘则设有多数道环状的聚光折射部,该多数道聚光折射部是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通过以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发散光源,予以聚集并均匀的投射出去。(*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投影机光机的聚光透镜结构,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通过在透镜中央所设置圆弧突出部的外缘,设置有若干道具有不同折射角度的聚光折射部,以此得到更均匀聚光效果的聚光透镜结构。
技术介绍
由在近年来高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在微电子相关技术制程的领域中更是日新月异,故电子相关产品已深入在每个家庭及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当然由在人类的需求越来越多,相对使得电子装置必须达到更多功能性的使用,且各电子产品更朝向短小轻薄结构以及多元化功效的目标迈进。众多电子商品中,投影机的发展以及应用,也越加广泛便利人类的生活。而随着投影机技术的进步,投影机产品因为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加上笔记型计算机性能不断提升与销售量日渐扩增和普及,进而也带动多媒体简报风行。使得原本只是以办公室自动化(OA)市场为主的投影机产品,未来除了在消费性电子市场发展的外,亦将切入个人计算机(PC)市场。而整个投影机产品的发展趋势,集中在功能提升、价格缩减与体积缩小三个方向。而为了达到前述缩小体积与价格缩减的目的,许多小型投影机都已经舍弃传统的灯泡改采用体积小、不易发热、使用寿命长的LED作为光源。不过虽然采用LED作为光源具有前述的优点,但是与现有投影机所使用的灯泡相较,使用LED作为光源在所能提供的亮度上仍嫌不足。虽然目前市面上不断有更新型的高亮度LED被不断研发推出,不过其所能产生的亮度与现有投影机所使用的灯泡相较仍然有某种程度上的距离,进而直接影响到该小型投影机的投影功效。请参阅图1,其是为目前DLP投影机中光机的剖面示意图,该光机进一步是由光机主体A、至少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B、以及至少一可对应发光二极管B的滤光片(filter mirror)C及控制单元(control unit)D所组成,其中,该光机主体A的一侧射有一光源出口E,而发光二极管B、滤光片C及控制单元D则是设置在光机主体A内,该发光二极管B与控制单元D之间设有电气连接,令该控制单元D可以控制该发光二极管B产生光源,同时利用该与发光二极管B对应的滤光片C的设置,将发光二极管B所产生的光源经过滤或是折射的步骤后,整合统一由光机主体A的光源出口E射出。另外在发光二极管B外设有一反射罩(reflector)F,由在发光二极管B所产生的光源,并非是一单纯的点光源,而是一具有一定面积(大约一平方厘米)的集成电路芯片所构成的发光面,所以,该发光二极管B所产生的光源具有一定面积的发光面的光散射特性,因此必须利用反射罩F收集部分发散的光源。前述反射罩F的结构其仅能针对发光二极管B的侧面及背面所发散的光源进行收集的工作,对在由发光二极管B前方正面所产生的发散光源则并无法提供任何的功效。导致其实际上所能提供的效果仍然有限。因此如何增加发光二极管本身的亮度,以及如何降低发光二极管在光源传导过程中的损失,俨然为业者所努力去克服研发且深思熟虑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投影机光机的聚光透镜结构,其是可以有效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发散光源予以有效聚集并以较为均匀的方式投射出去,通过以降低光源在传导过程中的光损,有效提升其整体亮度。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投影机光机的聚光透镜结构,其是设置在投影机的光机主体内负责发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该聚光透镜是为一体成型的组件,在其至少一侧面的中央设有一圆弧形突出部,在该圆弧型突出部的外缘则设有多数道环状的聚光折射部,该多数道聚光折射部是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通过以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发散光源,予以聚集并均匀的投射出去。根据上面技术也可以提供一种具有聚光透镜的投影机光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光机主体,该光机的一侧设有一光源出口;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其是设在光机主体内部;至少一聚光透镜结构,其是设置在投影机的光机主体内负责发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的前端,在该聚光透镜至少一侧面的中央设有一圆弧形突出部,在该圆弧型突出部的外缘则设有多数道环状的聚光折射部;至少一滤光片,其是设在光机主体内部且可对应发光二极管;以及一控制单元,其中,该控制单元与发光二极管之间设有电气连接,令该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该发光二极管产生光源。为了能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所提出的投影机光机的聚光透镜结构,以下将配合图标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光机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应用光机上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A-光机主体;B-发光二极管C-滤光片;D-控制单元;E-光源出口;F~反射罩;1-光机主体;11-光源出口;2-发光二极管;3-聚光透镜;31-圆弧形突出部;32-聚光折射部;4-滤光片;5-控制单元;6-反射罩。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是分别为本技术投影机光机的聚光透镜的立体外观图及剖面示意图。本技术投影机光机的聚光透镜结构,其是设置在投影机的光机主体1内负责发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2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该聚光透镜3是为一体成型的组件,在其至少一侧面的中央设有一圆弧形突出部31,在该圆弧型突出部31的外缘则设有多数道环状的聚光折射部32,该多数道聚光折射部32是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通过以将发光二极管2正面所产生的发散光源,予以有效聚集并均匀的投射出去。前段所述的聚光透镜结构,其上所设置的多数道环状聚光折射部32,其是呈内低外高的倾斜面(如图3所示),令其剖面外观呈一连续锯齿状的设计。请参阅图4,其是为本技术的聚光透镜结构应用在光机上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其中,本技术进一步是由光机主体1、三个可分别产生红、绿、蓝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2、以及三个可分别对应发光二极管2的滤光片(filter mirror)4、三个聚光透镜3及控制单元(control unit)5所组成,其中,该光机主体1的一侧设有一光源出口11,而发光二极管2、聚光透镜3、滤光片4及控制单元5则是设置在光机主体1内,该发光二极管2与控制单元5之间设有电气连接,令该控制单元5可以控制该发光二极管2产生光源,同时先利用各个设置在发光二极管2前端的聚光透镜3将光源有效均匀集中,再利用该各个与发光二极管2对应的滤光片4的设置,将不同发光二极管2所产生的光源经过滤、折射的步骤后,整合统一由光机主体1的光源出口11射出。本技术在前段所述的结构中,在发光二极管2的外缘进一步设有一反射罩6,该反射罩是可与聚光透镜组合固定成一组件。请参阅图5,其是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在该聚光透镜的二个侧面中央,设有圆弧形突出部,在该圆弧型突出部的外缘则设有多数道环状的聚光折射部。以上的说明乃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并不限在本技术所示的实施例,凡依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的改变;其产生的功效与特征与本技术的实施例类似,并且可由熟知该技艺人员所构想,例如光机主体结构的变化或是滤光片设置角度的改变等等,均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投影机光机的聚光透镜结构,其是设置在投影机的光机主体内负责发出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影机光机的聚光透镜结构,其是设置在投影机的光机主体内负责发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在该聚光透镜至少一侧面的中央设有一圆弧形突出部,在该圆弧型突出部的外缘则设有多数道环状的聚光折射部,该多数道聚光折射部是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昭宪
申请(专利权)人: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