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装置及电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699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装置及电动车,变速装置包括外壳、前排齿圈、后排齿圈、后排行星架、第二转轴、后排行星齿轮、前排行星架、第一转轴、前排行星齿轮、中心齿轮、单向离合器、动力输出轴和制动装置,切换只需通过制动装置切换是否对中心齿轮进行制动,能够便捷地进行换挡控制,而且切换过程也没有齿轮之间的重新啮合,切换顺畅。切换顺畅。切换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装置及电动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
,尤其涉及一种变速装置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是较为普遍使用的交通和运载工具,特别是在交通较为不发达地域,摩托车更是必不可少。现有技术中,为体现速度和承载,摩托车普遍采用燃油发动机为动力,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环保的高度要求,燃油摩托车逐渐暴露出较多的问题;比如能耗高、效率较低,排放影响环境等等,特别是燃油发动机具有较大的体积并且存在散热问题,会造成驾乘者烫伤等等。为使用方便并节约成本,出现了更为轻便的电动车,能够满足较为平整道路且速度不是很高的场合使用。
[0003]但是现有的电动车的变速技术还不够成熟,普遍存在变速箱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传动效率低、换挡控制复杂、换挡切换不顺畅等问题存在,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变速装置及电动车,能够便捷地进行换挡控制,切换顺畅。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速装置,包括:
[0006]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前排齿圈、后排齿圈和后排行星架,所述前排齿圈包括用于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连接座;
[0007]前排行星架,所述前排行星架位于所述前排齿圈和所述后排齿圈之间;
[0008]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连接所述前排行星架和所述后排齿圈;
[0009]前排行星齿轮,所述前排行星齿轮位于所述前排行星架和所述后排齿圈之间,所述前排行星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前排行星齿轮与所述前排齿圈啮合;
[0010]后排行星齿轮,所述后排行星齿轮位于所述后排齿圈和所述后排行星架之间,所述后排行星齿轮套设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后排行星架连接,所述后排行星齿轮与所述后排齿圈啮合;
[0011]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穿设于所述后排齿圈和所述后排行星架内部,所述前排行星齿轮和所述后排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
[0012]单向离合器,所述单相离合器套设在所述后排行星架外部以使所述后排行星架仅能单向转动;
[0013]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穿设于所述中心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前排行星架连接;
[0014]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用于对所述中心齿轮进行制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速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工作于工况一时,动力从电机输出轴经由连接座输出至前排齿圈,前排齿圈与前排行星齿轮啮合从而带动前排
行星齿轮转动,前排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中心齿轮转动,继而传动至后排行星齿轮和后排行星架,后排行星架处于可以相对于单向离合器转动的状态,此时动力经过后排行星齿轮、后排齿圈、前排行星架输出至动力输出轴;工作于工况二时,制动装置对中心齿轮进行制动,中心齿轮无法转动,动力从电机输出轴经由连接座输出至前排齿圈,前排齿圈与前排行星齿轮啮合从而带动前排行星齿轮转动,前排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且中心齿轮被制动,从而使得后排齿圈转动,动力从后排齿圈传输至前排行星架最后从动力输出轴输出;在工况一和工况二之间进行切换只需通过制动装置切换是否对中心齿轮进行制动,能够便捷地进行换挡控制,而且切换过程也没有齿轮之间的重新啮合,切换顺畅。
[0016]在上述变速装置中,所述制动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中心齿轮进行制动的制动片和用于驱动所述制动片工作的电磁线圈。通过通电给电磁线圈,使得电磁线圈驱动制动片工作,制动片对中心齿轮进行制动,切换控制简单便捷,容易实现。
[0017]在上述变速装置中,所述前排齿圈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第一圆环部,所述前排行星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圆环部的内部,所述第一圆环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前排行星齿轮啮合的齿。前排齿圈的连接座用于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获取动力,第一圆环部则通过内壁的齿与前排行星齿轮啮合,从而传动至前排行星齿轮。
[0018]在上述变速装置中,所述后排齿圈包括连接板和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第二圆环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后排行星齿轮位于所述第二圆环部的内部,所述第二圆环部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后排行星齿轮啮合的齿。后排齿圈的连接板通过第一转轴与前排行星架连接在一起,第二圆环部则通过内壁的齿与后排行星齿轮啮合,从而实现后排行星齿轮与后排齿圈之间的传动。
[0019]在上述变速装置中,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中心齿轮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后排行星架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中心齿轮穿设的第二通孔。中心齿轮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而与位于第一圆环部内部的前排行星齿轮和位于第二圆环部内部的后排行星齿轮啮合。
[0020]在上述变速装置中,所述前排行星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连接孔。连接孔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的齿,前排行星架通过连接孔将动力传输至动力输出轴。
[0021]在上述变速装置中,所述外壳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部和设置在所述壳体部的开口处的端盖部,所述端盖部设置有供所述动力输出轴穿设的第三通孔。
[0022]在上述变速装置中,所述第三通孔设置有供所述动力输出轴穿设的第一轴承,所述连接座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
[0023]在上述变速装置中,所述第三通孔还设置有油封,所述油封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
[00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变速装置。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工作于工况一时,动力从电机输出轴经由连接座输出至前排齿圈,前排齿圈与前排行星齿轮啮合从而带动前排行星齿轮转动,前排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中心齿轮转动,继而传动至后排行星齿轮和后排行星架,后排行星架处于可以相对于单向离合器转动的状态,此时动力经过后
排行星齿轮、后排齿圈、前排行星架输出至动力输出轴;工作于工况二时,制动装置对中心齿轮进行制动,中心齿轮无法转动,动力从电机输出轴经由连接座输出至前排齿圈,前排齿圈与前排行星齿轮啮合从而带动前排行星齿轮转动,前排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且中心齿轮被制动,从而使得后排齿圈转动,动力从后排齿圈传输至前排行星架最后从动力输出轴输出;在工况一和工况二之间进行切换只需通过制动装置切换是否对中心齿轮进行制动,能够便捷地进行换挡控制,而且切换过程也没有齿轮之间的重新啮合,切换顺畅。
[002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装置的剖视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前排齿圈、后排齿圈和后排行星架,所述前排齿圈包括用于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连接座;前排行星架,所述前排行星架位于所述前排齿圈和所述后排齿圈之间;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分别连接所述前排行星架位和所述所述后排齿圈;前排行星齿轮,所述前排行星齿轮位于所述前排行星架和所述后排齿圈之间,所述前排行星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前排行星齿轮与所述前排齿圈啮合;后排行星齿轮,所述后排行星齿轮位于所述后排齿圈和所述后排行星架之间,所述后排行星齿轮套设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后排行星架连接,所述后排行星齿轮与所述后排齿圈啮合;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穿设于所述后排齿圈和所述后排行星架内部,所述前排行星齿轮和所述后排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单向离合器,所述单相离合器套设在所述后排行星架外部以使所述后排行星架仅能单向转动;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穿设于所述中心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前排行星架连接;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用于对所述中心齿轮进行制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中心齿轮进行制动的制动片和用于驱动所述制动片工作的电磁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锐磁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