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冬瓜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697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冬瓜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处理方法,采用重复温汤法进行浸种,即把种子放入容器中,加入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冬瓜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冬瓜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冬瓜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冬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研究表明,冬瓜维生素中以抗坏血酸、硫胺素、核黄素及尼克酸含量较高;矿质元素有钾、钠、钙、铁、锌、铜、磷、硒等8种,其中含钾量显著高于含钠量,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对需进食低钠盐食物的肾脏病、高血压、浮肿病患者大有益处,可用于各类新型食品的加工。
[0003]农作物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预示着出苗快而整齐、苗壮,若发芽率高、发芽势弱,预示着出苗不齐、弱苗多。 冬瓜种子具有明显的休眠性,整个休眠期长达80天左右,加上其种皮厚、外被角质层,同时组织较松,不易下沉吸水,常常造成生产上种子萌发困难,自然状态下播种,出苗不齐,弱苗多,田间缺苗断垄。故,在播种前,需要人为打破冬瓜种子的休眠。
[0004]现有技术中,促进冬瓜种子的萌发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如传统的干燥处理、低温浸泡处理、光照处理、高压静电处理、微波辐射处理、低强度电流处理等等。有研究表明冬瓜干种子在50-70℃中,处理4h,可以有效促进冬瓜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然而,浸种后的冬瓜种子在置床发芽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霉菌,而且仍需4-5天才可萌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提高冬瓜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处理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冬瓜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重复温汤法进行浸种,即把种子放入容器中,加入55-60℃的温水浸没种子,并搅拌,保持在这一温度范围内30min,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浸种2-3h,再将种子用55-60℃的温水浸泡30min、并搅拌,最后又在室温条件下浸种,待60%-65%的种子沉降后,将沉降的种子洗净、沥出。
[0007]进一步,上述提高冬瓜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处理方法,具体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的:(1)晒种:在晴天的时候,将纱网铺于水泥地面上,然后将冬瓜种子均匀撒在纱网上,以铺成薄薄的一层,晒上两个白天;(2)二次温汤浸种:将经过晒种的冬瓜种子放入浸种容器内,再往浸种容器中加入55-60℃的温水浸没种子,并不断进行搅拌,维持上述这种条件30min,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浸种2-3h,再次用55-60℃的温水浸种30min、并搅拌,最后在室温条件下浸种,待60%-65%的种子沉降后,将种子洗净、沥出;

(3)催芽:将经过浸种后的种子放入铺有潮湿纱布的托盘上,铺的厚度不超过2cm,再在种子的上面用潮湿的纱布盖好,先于32℃下放置12-24h,再于30℃下放置12-24h,最后于28℃下保持到出芽,期间每隔12h清洗一下种子,并一直保持纱布潮湿。
[0008]进一步,上述浸种、催芽步骤是在浸种催芽设备中进行的,所述浸种催芽设备包括保温箱、浸种容器、催芽台、导轨,所述保温箱的六面箱壁均采用保温材质制作而成且在保温箱的一侧开有保温材质制作的进出门;其中浸种容器是由温水浸种盆、常温水浸种盆构成;在保温箱内底部沿保温箱长度方向上依次修建有水池、催芽台,在水池顶部一侧固定有顶部开有若干条形传热孔的加热台,在加热台顶部放置有温水浸种盆,所述温水浸种盆为导热材质制作而成且在温水浸种盆的下方、加热台内固定有加热源;在温水浸种盆的中心底部开有第一出水孔,第一出水孔处固定有密封塞,在第一出水孔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道,第一排水管道底部直达水池内;在水池的顶部且位于加热台的一侧固定有常温水浸种盆,常温水浸种盆的底部中心开有第二出水孔,第二出水孔处也固定有密封塞,第二出水孔直接与水池相连通且在第二出水孔底部固定有过滤网;上述温水浸种盆、常温水浸种盆及催芽台构成台阶式结构;在保温箱内靠近顶部位置且对应于温水浸种盆、常温水浸种盆及催芽台的上方固定有两条导轨,在每条导轨上滑动配合有两个升降杆,四个升降杆底部固定在同一个漏框的顶部两侧,漏框底部及周边开有孔径小于冬瓜种子的若干网孔;催芽台内部空心且一侧开口,在催芽台中心开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灶台,在灶台上放置盛装有水的加热锅,在加热锅上放置底部开有若干孔且铺有潮湿纱布的托盘。
[0009]进一步,在保温箱内顶部且位于两条导轨之间固定有滑轨,在滑轨上滑动配合有滑块,在滑块的底部固定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底部固定有搅拌轴,在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桨叶。
[0010]进一步,在保温箱内底部且分别对应温水浸种盆与常温水浸种盆之间、常温水浸种盆与催芽台之间固定有软质的保温帘,且保温帘的设置以不阻挡漏框、搅拌桨叶这两者往返于温水浸种盆、常温水浸种盆及催芽台这三者之间为准。
[0011]进一步,在水池与温水浸种盆之间还连接有管道、加热泵。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重复温汤法浸种,不仅能够有效对种子表面的病原菌、病毒等进行钝化,有效预防病毒病、疫病,而且种子通过间断式的较长时间高温刺激后,在保证种子发芽势的情况下,更能快速发芽,一般1.5-3天即可萌发,且出芽率达92%以上,有效解决了冬瓜种子出芽慢、不整齐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浸种、催芽步骤集中在浸种催芽设备中进行,减少了人为转移种子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浸种与催芽的温度的均匀性,保证了浸种与催芽的温度与湿度条件的一致性,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干预;(3)通过浸种催芽设备的设置,实现了浸种催芽的自动化,为产业化种植冬瓜提供了设备保障。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浸种催芽设备(没有画出催芽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未放置漏框、托盘时的导轨、温水浸种盆、常温水浸种盆及催芽台等结
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漏框、托盘后的导轨、温水浸种盆、常温水浸种盆及催芽台等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漏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保温箱,2、催芽台, 3、导轨,4、温水浸种盆,5、常温水浸种盆,6、水池,7、加热台,8、密封塞,9、第一排水管道,10、过滤网,11、升降杆,12、漏框,13、加热锅,14、托盘,15、滑轨,16、滑块,17、升降气缸, 18、搅拌轴,19、加热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5]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冬瓜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重复温汤法进行浸种,即把种子放入容器中,加入55-60℃的温水浸没种子,并搅拌,保持在这一温度范围内30min,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浸种2-3h,再将种子用55-60℃的温水浸泡30min、并搅拌,最后又在室温条件下浸种,待60%-65%的种子沉降后,将沉降的种子洗净、沥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冬瓜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的:(1)晒种:在晴天的时候,将纱网铺于水泥地面上,然后将冬瓜种子均匀撒在纱网上,以铺成薄薄的一层,晒上两个白天;(2)二次温汤浸种:将经过晒种的冬瓜种子放入浸种容器内,再往浸种容器中加入55-60℃的温水浸没种子,并不断进行搅拌,维持上述这种条件30min,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浸种2-3h,再次用55-60℃的温水浸种30min、并搅拌,最后在室温条件下浸种,待60%-65%的种子沉降后,将种子洗净、沥出; (3)催芽:将经过浸种后的种子放入铺有潮湿纱布的托盘上,铺的厚度不超过2cm,再在种子的上面用潮湿的纱布盖好,先于32℃下放置12-24h,再于30℃下放置12-24h,最后于28℃下保持到出芽,期间每隔12h清洗一下种子,并一直保持纱布潮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冬瓜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浸种、催芽步骤是在浸种催芽设备中进行的,所述浸种催芽设备包括保温箱、浸种容器、催芽台、导轨,所述保温箱的六面箱壁均采用保温材质制作而成且在保温箱的一侧开有保温材质制作的进出门;其中浸种容器是由温水浸种盆、常温水浸种盆构成;在保温箱内底部沿保温箱长度方向上依次修建有水池、催芽台,在水池顶部一侧固定有顶部开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娟周精华盛亭茵宋长青谢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华冠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