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82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包括与耳甲腔相配合的外壳,外壳开设有壳腔,壳腔内设置有变形层,变形层贴合安装于外壳的内部,变形层由可变形的软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耳机壳,使用时既可以不插入耳道,舒适性高,减少异物感和闷塞感,也能佩戴牢固,稳定性好,同时还可保证良好、理想的音质。理想的音质。理想的音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


[0001]本技术涉及听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耳机主要分为入耳式耳机、耳罩式耳机、骨传导耳机等形式,入耳式耳机的抗干扰效果好,但不能长时间佩戴,因为容易对耳廓和外耳道长期接触造成伤害,同时更接近鼓膜,对鼓膜的刺激更直接,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较大;耳罩式耳机对耳朵的损害小于入耳式耳机,但长期与头部皮肤接触,容易出汗滋生细菌,且体积和重量大,携带也不便利;而骨传导耳机利用较大的耳机振膜产生声辐射,机体不直接接触耳朵,佩戴舒适性提高,但由于采用声辐射的声音传导方式损耗大,使得音质和清晰度降低,影响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不插入耳道也能佩戴牢固,减少异物感和闷塞感,也可让使用者获得理想的音质的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包括与耳甲腔相配合的外壳,外壳开设有壳腔,壳腔内设置有变形层,变形层贴合安装于外壳的内部,变形层用于支撑外壳,变形层能够随着外壳的形变而发生形变。
[0005]由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耳机壳,具体使用时,依据所选配的需要,把各种零部件安装至耳机壳中,然后把耳机壳轻放入人耳耳甲腔的位置,通过手指对耳机壳进行揉捏使之与使用者的耳甲腔形态吻合,同时保证出声口对准耳屏后的外耳道口的位置,整个耳机无需插入耳道内,此时声音可很好地传入至人耳。
[0006]本技术的耳机壳在调整后可十分贴合人耳耳甲腔形态,可以佩戴牢固。其不需插入耳道同时具有通气功能,可有效减少佩戴耳机时所产生的异物感和闷塞感,有利于长时间的佩戴耳机。而且,该耳机壳放置于耳甲腔,不会造成明显的声能损耗,可以很好地保持输出声音信号的音质,给使用者更好的聆听体验。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的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调节槽。由此,具体使用时,调节槽位于外壳贴合人耳皮肤的一面,一方面使外壳更容易用手指压出不同的形状,另一方面在佩戴后,调节槽起到通气的作用,提高舒适性。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槽包括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第一调节槽沿外壳的外周径向开设,第二调节槽沿外壳的高度方向开设,第二调节槽与第一调节槽相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槽为圆弧形。由此,圆弧形的调节槽便于拉伸和复位,便于外壳在压扁时容易拉伸。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的一端部开设有出声口,出声口与耳道口相配合。由此,出声口便于扬声器等声音输出元件发出的声音进入人耳。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为弹性外壳。由此,本技术的外壳为可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硅胶等材料制成,硅胶材料制成的外壳柔软且容易贴合耳道内壁。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变形层为金属丝网。由此,金属丝网能够起到支撑外壳的作用,也可以配合外壳的形变而发生形变,使耳塞主体的整体形状与使用者耳道形状相吻合。通过外力的作用,变形层被压扁或压缩等造型,且可继续保持变形后的形状,最终支撑和固定外壳的软弹性材料,使外壳保持所需要的形态。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耳机壳,具体使用时,依据所选配的需要,把各种零部件安装至耳机壳中,然后把耳机壳轻放入人耳耳甲腔的位置,通过手指对耳机壳进行揉捏使之与使用者的耳甲腔形态吻合,同时保证出声口对准耳屏后的外耳道口的位置,整个耳机无需插入耳道内,此时声音可很好地传入至人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使用状态下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所示的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所示的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2所示的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5所示的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的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6所示的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的变化状态示意图之一;
[0022]图8为图6所示的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的变化状态示意图之二。
[0023]图1~8中的附图标记:1-人耳;11-耳道口;12-耳甲腔;21-耳机壳;211-外壳;212-变形层;231-蓝牙接收模块;2111-壳腔;2112-调节槽;2113-出声口;2112a-第一调节槽;2112b-第二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8所示,该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21包括与耳甲腔12相配合的外壳211。外壳211开设有壳腔2111,壳腔2111内设置有变形层212。变形层212贴合安装于外壳211的内部,变形层212用于支撑外壳211,变形层212能够随着外壳211的形变而发生形变。变形层212由可变形的软性材料制成。
[0026]外壳211的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调节槽2112。由此,具体使用时,调节槽2112位于外壳211贴合人耳1皮肤的一面,一方面使外壳211更容易用手指压出不同的形状,另一方面在佩戴后,调节槽2112起到通气的作用,提高舒适性。
[0027]调节槽2112包括第一调节槽2112a和第二调节槽2112b,第一调节槽2112a沿外壳211的外周径向开设,第二调节槽2112b沿外壳211的高度方向开设,第二调节槽2112b与第一调节槽2112a相连通。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调节槽2112a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如第一调节槽2112a的长度为外壳211外周周长的一半。第二调节槽2112b与第一调节槽2112a垂直,可以为T形或十字形等多种方式。由此,调节槽2112设置为两个,便于外壳211在两个方向上的拉伸调节。
[0028]调节槽2112为圆弧形。由此,圆弧形的调节槽2112便于拉伸和复位,便于外壳211在压扁时容易拉伸。
[0029]外壳211的一端部开设有出声口2113,出声口2113与耳道口11相配合。由此,出声口2113便于扬声器等声音输出元件发出的声音进入人耳1。
[0030]外壳211为弹性外壳211。由此,本专利技术的外壳211为可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硅胶等硬性或软性材料制成,硅胶材料制成的外壳211柔软且容易贴合耳道内壁。
[0031]本专利技术的变形层212由可变形的硬性或者软性材料制成,用于支撑和固定外壳211,使外壳211保持所需要的形态。变形层212可以为金属丝网。由此,金属丝网能够起到支撑外壳211的作用,也可以配合外壳211的形变而发生形变,使耳机壳21的整体形状与使用者耳道形状相吻合。通过外力的作用,变形层212被压扁或压缩等造型,且可继续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耳甲腔(12)相配合的外壳(211),所述外壳(211)开设有壳腔(2111),所述壳腔(2111)内设置有变形层(212),所述变形层(212)贴合安装于外壳(211)的内部,所述变形层(212)用于支撑外壳(211),所述变形层(212)能够随着外壳(211)的形变而发生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1)的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调节槽(2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2112)包括第一调节槽(2112a)和第二调节槽(2112b),所述第一调节槽(2112a)沿外壳(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卫平姜鸿彦蓝军蓝天翔虞幼军蔡成福洪拥军熊彬彬熊观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博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