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及压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6709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及压裂方法,该管柱包括水力锚、封隔器、喷砂器、直咀子和连接油管,所述的连接油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直咀子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喷砂器连接,所述的封隔器与喷砂器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的封隔器上端与水力锚连接,所述的水力锚通过第三连接管与压裂井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重复压裂过程中集小排量前置补能与大排量体积压裂为一体,同时实现压裂前地层能量有效补充、扩大储层的改造体积和复杂程度、提高单井产量,减缓措施后递减的目的,也可实现一趟钻连续作业,同时降低了光套管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可能存在安全环保事故风险。可能存在安全环保事故风险。可能存在安全环保事故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及压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开发井下作业用具和压裂
,尤其涉及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及压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鄂尔多斯盆地现有超低渗透油藏受物性差和微裂缝发育影响,井网主向油井水淹速度较快,而侧向油井驱替系统建立缓慢,表现为压力保持水平较低,单井产能递减较快的特征。近些年来,通过注水井和采油井双向治理取得了一些认识:一是通过强化注水、精细注水、注水井堵水调剖等措施,调整油藏平面和剖面水驱,使侧向油井储层能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部分井驱替系统建立仍然比较缓慢;二是油井“体积压裂”工艺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侧向油井增产效果与储层改造体积和地层能量保持水平关系较为密切。对于压力保持水平较高(大于等于85%)的油井,“体积压裂”可以形成复杂裂缝网络,达到增加裂缝带宽,缩小水驱半径的目的,措施增产效果较好;但对于压力保持水平较低(小于85%)的油井,初次裂缝周围形成的低压条带与高压条带储层两向应力差较大,难以形成复杂裂缝,且裂缝主要在低压区内延伸,裂缝带宽较小,增产幅度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力锚(1)、封隔器(2)、喷砂器(3)、直咀子(4)和连接油管,所述的连接油管包括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和第三连接管(7),所述直咀子(4)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5)与喷砂器(3)连接,所述的封隔器(2)与喷砂器(3)通过第二连接管(6)连接,所述的封隔器(2)上端与水力锚(1)连接,所述的水力锚(1)通过第三连接管(7)与压裂井口连接,所述水力锚(1)、封隔器(2)和喷砂器(3)的内通孔直径均大于直咀子(4)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7)直径为31/2in以上,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的直径相同,且小于等于第三连接管(7)的直径,所述的第一连接管(5)的长度为1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咀子(4)的直径为10-4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隔器(2)为K344封隔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砂器(3)为滑套式喷砂器(3),滑套式喷砂器(3)的咀子直径为30-43mm。6.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的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组装压裂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军薛小佳李建山李向平任勇康博段鹏辉李转红顾燕凌宋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