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投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59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投影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第一色光红光、第三色光蓝光的光通道中的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255-X),而在第二色光绿光的光通道中的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X),或第二色光绿光的光通道中的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255-X),在第一色光红光、第三色光蓝光的光通道中的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X),从而取消1/2波片,避免了1/2波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变形,解决了由此造成屏幕上出现色斑,影响投影效果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投影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投影机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作出之前,已经有液晶投影机或仪,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照明光学系统中发光管a1发出的光经反射镜a2、平行化透镜a3转化成大致平行于光源光轴的平行光,再经第一透镜阵列a4、第二透镜阵列a5,聚焦在偏振光发生光学系统a6内,射出偏振方向一致的照明光,即S偏振光;该S偏振光进入色光分离光学系统A1,投射到分色镜B、C及反射镜F,分离成红、绿、蓝三色光;第一色光红色光透过分色镜B在反射镜F处反射到场透镜R0,通过场透镜R0到达1/2波片Br,进行相位差调节,将S偏振光转化为P偏振光,再经只能通过P偏振片的偏振片R1,到达液晶面板RY,输入到液晶面板RY的调制信号X将P偏振光调制为S偏振光,然后再通过第二偏振片R2,此偏振片只能通过S偏振光,到达合色棱镜J;第三色光蓝光经中继光学系统也是如此,蓝光经1/2波片Bb至合色棱镜J;第二色光绿色光则不需经1/2波片;最后,合色棱镜J将表现彩色图像的合成光沿成像显示系统的投影透镜T的方向射出,使得彩色图像显示在成像显示系统的屏幕SC上。上述现有技术的液晶投影仪中所使用的1/2波片起到将偏振光转化,以满足合色棱镜的合色特性。但是,1/2波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热变形的缺陷,常常导致1/2波片局部效果发生变化,在屏幕SC上产生色斑,影响投影效果,且1/2波片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为了消除色斑,中国专利CN 1281995A采用将1/2波片的一面与大气接触,以此来降低1/2波片的热度,尽量消除色斑。但这种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1/2波片的热变形及所产生的色斑,而且所谓的与大气接触来降温,其效果并不理想,屏幕SC上也还会有色斑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屏幕上无色斑的液晶投影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液晶投影机,包含有照明光学系统、色光分离光学系统、中继光学系统、投射光学系统、成像显示系统,照明光学系统射出的偏振方向一致的照明平行光束至色光分离光学系统或中继光学系统,输出第一色光红光、第二色光绿光、第三色光蓝光分别至投射光学系统,投射光学系统合成三色光输出至成像显示系统,第一色光红光、第二色光绿光、第三色光蓝光分别至投射光学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投射光学系统的第二色光绿光经场透镜、入射偏振片、液晶面板、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X),第一色光红光经场透镜,直接至入射偏振片,再至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弹(255-X)信号,再经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第三色光蓝光经场透镜,直接至入射偏振片,再至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255-X)信号,再经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或投射光学系统的第二色光绿光经场透镜、入射偏振片、液晶面板、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255-X),第一色光红光经场透镜,直接至入射偏振片,再至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弹(X)信号,再经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第三色光蓝光经场透镜,直接至入射偏振片,再至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X)信号,再经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在第一色光红光、第三色光蓝光的光通道中,通过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255-X),取消第一偏振片前的1/2波片,第二色光绿光的光通道中的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X),或第二色光绿光的光通道中的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255-X),第一色光红光、第三色光蓝光的光通道中的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X),将三色光分别至合色棱镜,然后显示在屏幕上,彻底解决了1/2波片热变形及由此在屏幕上所产生的色斑缺陷,以及1/2波片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的问题,取消1/2波片可降低液晶投影机的成本,也减少了零部件。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的液晶投影仪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本技术液晶面板调制信号接入的另一形式图。图4—本技术偏振片布置方式之一图。图5—本技术偏振片布置方式之二图。图6—本技术偏振片布置方式之三图。图7—本技术偏振片布置方式之四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其工作原理是照明光学系统中发光管a1射出的光被反射镜a2反射,该反射光经平行化透镜a3转化成大致平行于光源光轴的平行光,该平行光经第一透镜阵列a4、第二透镜阵列a5后聚焦在偏振光发生光学系统a6内,然后射出偏振方向一致的照明光,即S偏振光;该S偏振光进入色光分离光学系统A1,投射到分色镜B、C及反射镜F,分离成红、绿、蓝三色光;第一色光红色光透过分色镜B在反射镜F处反射到场透镜R0,通过场透镜R0到达只能通过S偏振光的第一偏振片R1,到达液晶面板RY,输入到液晶面板RY的调制信号为(255-X),该调制信号不改变S偏振光,然后再通过第二偏振片R2,此偏振片同样只能通过S偏振光,到达合色棱镜J;第三色光蓝色光从分离光学系统A1分离出来至中继光学系统A2中的反射镜D、E,经反射至场透镜形成平行光束,通过第一偏振片B1,此偏振片只能通过S偏振光,到达液晶面板BY时输入的调制信号为(255-X),该调制信号不改变S偏振光,再通过第二偏振片B2,此偏振片也只通过S偏振光,然后到达合色棱镜J;第二色光绿色光则不需将S偏振光改变,经场透镜至第一偏振片G1,此偏振片只通过S偏振光,到达液晶面板GY时输入的调制信号为(X),该调制信号将S偏振光改变为P偏振光,再通过第二偏振片G2,此偏振片只能通过P偏振光,然后至合色棱镜J;最后,合色棱镜J将表现彩色图像的合成光沿成像显示系统的投影透镜T的方向射出,使得彩色图像显示在成像显示系统的屏幕SC上。液晶面板、配置在光入射面一侧的偏振片和配置在光出射面一侧的偏振片构成液晶光阀。向液晶面板输入(255-X)调制信号是现有技术手段。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第一、第三色光的光路中,取消1/2波片,则如果仍然输入给液晶面板RY、BY的调制信号为(X),那么出射光的光亮度为f(255-X),此时图像就反转,到合色棱镜J就无法合色,也就无法显示,故为了得到不反转的图像,就要将输入给液晶面板RY、BY的调制信号反转,即输入的调制信号为(255-X),这样从第二偏振片R2、B2出来的光亮度为f(255-(255-X))=f(X)。如图3所示,与图2相比较,第二色光绿光的光通道中的液晶面板GY接入调制信号(255-X),则相应的在第一色光红光的光通道中的液晶面板RY接入调制信号(X),在第三色光蓝光的光通道中的液晶面板BY接入调制信号(X),其余相同,效果一样。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原理取消了1/2波片,则可以将第二偏振片粘贴在玻璃片R3-1、G3-1、B3-1上。如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原理取消了1/2波片后,将第二偏振片R2、G2、B2粘贴在合色棱镜J上。如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原理取消了1/2波片后,在液晶面板后设置二片偏振片,两片偏振片粘贴在玻璃片R3-2、G3-2、B3-2前、后面上。其作用是减轻只用一片偏振片可能带来偏振片过热的情形,限制限制的上升。如图7所示,与图6相同,只是另一偏振片粘贴在合色棱镜J上。权利要求1.液晶投影机,包含有照明光学系统、色光分离光学系统、中继光学系统、投射光学系统、成像显示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液晶投影机,包含有照明光学系统、色光分离光学系统、中继光学系统、投射光学系统、成像显示系统,照明光学系统射出的偏振方向一致的照明平行光束至色光分离光学系统或中继光学系统,输出第一色光红光、第二色光绿光、第三色光蓝光至投射光学系统,投射光学系统合成三色光输出至成像显示系统,第一色光红光、第二色光绿光、第三色光蓝光分别投射到投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投射光学系统的第二色光绿光经场透镜、入射偏振片、液晶面板、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X),第一色光红光经场透镜,直接至入射偏振片,再至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255-X)信号,再经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第三色光蓝光经场透镜,直接至入射偏振片,再至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255-X)信号,再经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或投射光学系统的第二色光绿光经场透镜、入射偏振片、液晶面板、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255-X),第一色光红光经场透镜,直接至入射偏振片,再至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弹(X)信号,再经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第三色光蓝光经场透镜,直接至入射偏振片,再至液晶面板,液晶面板接入调制信号(X)信号,再经出射偏振片至合色棱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运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信诚至典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