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闽燕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养护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56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养护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后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定位块的后侧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活动槽。新型通过设置本体、定位块、定位杆、限位块、限位槽、活动槽、固定机构、固定杆、固定块、弹簧、拉杆、移动槽、滑槽、滑块、定位槽、定位孔、固定槽和活动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警示牌对定位杆的固定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螺丝固定,使用者安装时会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用者使用的问题。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养护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警示牌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养护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就是对道路的保养和维护,维护道路及道路上的构筑物和设施,尽可能保持道路使用性能,及时恢复破损部分,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畅通,节约运输费用和时间;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推迟重建时间。
[0003]在对道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警示牌对来往的行人和车辆进行警示,防止有人误入发生意外,而现有的警示牌对定位杆的固定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螺丝固定,使用者安装时会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方便使用者使用,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养护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具备安装便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警示牌对定位杆的固定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螺丝固定,使用者安装时会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道路养护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后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定位块的后侧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所述活动槽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的后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定位块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左侧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限位块的前侧延伸至定位槽的内腔,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槽,所述活动槽后侧的右侧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活动孔。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固定槽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的内腔,所述固定块远离固定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固定杆后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后侧穿过活动孔并延伸至活动孔外侧。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靠近限位槽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槽的内壁接触,所述滑块靠近滑槽内壁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接触。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靠近定位槽内壁的一侧与定位槽的内壁接触。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靠近活动槽内壁的一侧与活动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固定块靠近固定槽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的内壁接触。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弹簧远离固定块的一侧与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前侧与滑块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本体、定位块、定位杆、限位块、限位槽、活动槽、固定机构、固定杆、固定块、弹簧、拉杆、移动槽、滑槽、滑块、定位槽、定位孔、固定槽和活动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警示牌对定位杆的固定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螺丝固定,使用者安装时会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该道路养护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具备安装便捷的优点,值得推广。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限位块移动影响对定位杆的限位效果。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槽,可以对定位杆的位置进行限位,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可以加强固定杆移动时的稳定性。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槽,可以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限位。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杆,可以对固定块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使用者的安装,通过设置固定块和固定槽,可以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固定。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弹簧,可以使固定块复位。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1、本体;2、定位块;3、定位杆;4、限位块;5、限位槽;6、活动槽;7、固定机构;701、固定杆;702、固定块;703、弹簧;704、拉杆;8、移动槽;9、滑槽;10、滑块;11、定位槽;12、定位孔;13、固定槽;14、活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养护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包括本体1,本体1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定位块2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杆3,定位杆3的后侧设置有限位块4,定位杆3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块4配合使用的限位槽5,定位块2的后侧开设有与限位块4配合使用的活动槽6,活动槽6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块4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7,活动槽6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固定机构7配合使用的移动槽8,活动槽6内壁的后侧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机构7配合使用的滑块10,定位块2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4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1,定位槽11的左侧开设有与固定机构7配合使用的定位孔12,限位块4的前侧延伸至定位槽11的内腔,限位块4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机构7配合使用的固定槽13,活动槽6后侧的右侧开设有与固定机构7配合使用的活动孔14。
[0026]参考图4,固定机构7包括固定杆701,固定杆701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02,固定块702靠近固定槽13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13的内腔,固定块702远离固定槽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703,固定杆701后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704,拉杆704的后侧穿过活动孔14并延伸至活动孔14外侧。
[00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机构7,可以对限位块4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限位块4移动影响对定位杆3的限位效果。
[0028]参考图3,限位块4靠近限位槽5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槽5的内壁接触,滑块10靠近滑槽9内壁的一侧与滑槽9的内壁接触。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4和限位槽5,可以对定位杆3的位置进行限位,通过设置滑块10和滑槽9,可以加强固定杆701移动时的稳定性。
[0030]参考图3和图4,限位块4靠近定位槽11内壁的一侧与定位槽11的内壁接触。
[00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槽11,可以对限位块4的位置进行限位。
[0032]参考图3和图4,固定杆701靠近活动槽6内壁的一侧与活动槽6的内壁接触,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养护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所述定位块(2)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杆(3),所述定位杆(3)的后侧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定位杆(3)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块(4)配合使用的限位槽(5),所述定位块(2)的后侧开设有与限位块(4)配合使用的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块(4)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7),所述活动槽(6)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固定机构(7)配合使用的移动槽(8),所述活动槽(6)内壁的后侧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机构(7)配合使用的滑块(10),所述定位块(2)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4)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的左侧开设有与固定机构(7)配合使用的定位孔(12),所述限位块(4)的前侧延伸至定位槽(11)的内腔,所述限位块(4)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机构(7)配合使用的固定槽(13),所述活动槽(6)后侧的右侧开设有与固定机构(7)配合使用的活动孔(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固定杆(701),所述固定杆(701)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闽燕朱长根吴科
申请(专利权)人:陆闽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