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51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8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微动开关、用于启/闭微动开关的驱动件以及转动布置于支架上用于促使驱动件处于支架上运动的联动件;驱动件包括复位弹簧、定向滑动设置于支架一端面上的驱动杆以及固定设置于支架上的限位杆,在驱动杆沿其滑动方向上开设有行程槽,限位杆以及复位弹簧均设置于行程槽内,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杆以及行程槽的槽壁抵触;在支架上开设有开口滑槽,驱动杆连接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包括与驱动杆连接的连接部和长度大于行程槽宽度的限位部,连接部滑动布置于开口滑槽内,限位部滑动于支架的另一端面上。本申请具有提高保护开关电器切换时稳定性的效果。具有提高保护开关电器切换时稳定性的效果。具有提高保护开关电器切换时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保护开关电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是低压电器中的新型产品,是我国九十年代最新研发的填补国内空白的第一代大类,作为新的大类产品,其产品类别代号为“CPS”(Control and Protective Switching Devices)。从其结构和功能上来说,控制与保护开关系列产品已不再是接触器、或断路器、或热继电器等单个产品,而是一套控制保护系统。
[0003]它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采用分立元器件(通常是断路器或熔断器+接触器+过载继电器)由于选择不合理而引起的控制和保护配合不合理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克服了由于采用不同考核标准的电器产品之间组合在一起时,保护特性与控制特性配合不协调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控制与保护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连续运行性能。
[0004]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155882U、公开日为2015年2月11号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辅助开关,包括外壳、接线端子、微动开关和滑动触头,所述接线端子包括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所述滑动触头包括静触头组和动触头组,所述外壳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接线端子、微动开关和滑动触头的凹槽,所述静触头组、接线端子和微动开关通过导线连接。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辅助开关是主开关的一部分,配置于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主机中作为二次控制回路的分闸、合闸、信号控制以及联锁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组合开关和转换开关使用,在操控系统中是一个辅助性的分断、接通、联锁功能实现的载体,通过使滑动触头、微动开关和接线端子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电路板的电连接方式,让辅助开关具有更好的过电流能力;上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器件中,辅助开关是附着于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外壳侧边,通过辅助开关与外盒之间的联锁机构对外壳内的电器元件进行分/合闸,对于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在切换时稳定性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高保护开关电器切换时稳定性的作用,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微动开关、用于启/闭微动开关上触头的驱动件以及转动布置于支架上用于促使驱动件处于支架上运动的联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复位弹簧、定向滑动设置于支架一端面上的驱动杆以及固定设置于支架上的限位杆,在所述驱动杆沿其滑动方向上开设有行程槽,所述限位杆以及复位弹簧均设置于行程槽内,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杆以
及行程槽的槽壁抵触;在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开口滑槽,所述驱动杆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包括与驱动杆连接的连接部和长度大于所述行程槽宽度的限位部,所述连接部滑动布置于所述开口滑槽内,所述限位部滑动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面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时,转动臂的一端布置于驱动杆的下方,微动开关的触头处于让位槽内;触动时,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中的永磁机构促使联动件的转动臂处于支架上转动,转动臂的一端作用于驱动件的驱动杆上;驱动杆通过限位滑块及限位杆的限位作用处于支架上定向向上滑动,复位弹簧压缩,两侧的微动开关的触头脱离让位槽并与驱动杆的侧壁抵触,微动开关触发;当恢复正常状态时,转动臂回位,驱动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微动开关的触头重新处于让位槽内,微动开关未触发;通过将驱动杆定向限位滑动于支架上,具有提高保护开关电器切换时稳定性的作用。
[0010]优选的,在所述驱动杆靠近微动开关的侧边开设有让位槽;正常情况下,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处于所述让位槽内;触动时,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头与所述驱动杆的侧壁抵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在正常情况下,微动开关上的触头位于让位槽内为未触动状态;当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发生意外时,促使驱动杆处于支架上运动,微动开关上的触头与让位槽之间发生相对位置变动,微动开关上的触头均与驱动杆的侧壁抵触,微动开关触动,提高驱动杆对微动开关的触动稳定性。
[0012]优选的,所述微动开关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两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驱动杆的运动,便于触发多个微动开关的启/闭状态,提高其适用性能。
[0014]优选的,所述微动开关为三个,其中两微动开关对称布置于所述驱动件两侧;另一微动开关布置于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处,该微动开关的触头布置于所述驱动杆的上方。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驱动杆的运动,便于触发多个微动开关的启/闭状态,提高其适用性能。
[0016]优选的,在所述驱动杆上至少布置有一个所述的限位滑块。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限位滑块可提高驱动杆处于支架上运动时的稳定性,进而保护开关电器切换时稳定性的作用。
[0018]优选的,在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微动开关安装于安装座,有利于提高微动开关与支架之间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提高保护开关电器切换时稳定性的作用。
[0020]优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拉伸弹簧以及转动布置于支架上的转动臂,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臂和支架连接,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布置于所述驱动杆的下方。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动时,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中的永磁机构促使联动件的转动臂处于支架上转动,转动臂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其一端作用于驱动件的驱动杆上,实现对驱动杆处于支架上滑动的目的。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驱动杆通过限位滑块、复位弹簧及限位杆的限位作用处于支架上定向滑动,实现对微动开关启/闭作用,具有提高保护开关电器切换时稳定性的作用;
[0024]2.微动开关上的触头通过与驱动杆上的让位槽之间发生相对位置变动,使得微动
开关上的触头与驱动杆的侧壁抵触或位于让位槽内,提高驱动杆对微动开关的触动稳定性;
[0025]3.通过将微动开关安装于安装座,有利于提高微动开关与支架之间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提高保护开关电器切换时稳定性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控制机构安装于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中支架、微动开关与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中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支架;21、开口滑槽;3、微动开关;4、驱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基座(1)上的支架(2),在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微动开关(3)、用于启/闭微动开关(3)的驱动件(4)以及转动布置于支架(2)上用于促使驱动件(4)处于支架(2)上运动的联动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包括复位弹簧(41)、定向滑动设置于支架(2)一端面上的驱动杆(42)以及固定设置于支架(2)上的限位杆(43),在所述驱动杆(42)沿其滑动方向上开设有行程槽(421),所述限位杆(43)以及复位弹簧(41)均设置于行程槽(421)内,且所述复位弹簧(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杆(43)以及行程槽(421)的槽壁抵触,所述联动件(5)作用于所述驱动杆(42)的一端;在所述支架(2)上开设有开口滑槽(21),所述驱动杆(42)连接有限位滑块(44),所述限位滑块(44)包括与驱动杆(42)连接的连接部(441)和长度大于所述行程槽(421)宽度的限位部(442),所述连接部(441)滑动布置于所述开口滑槽(21)内,所述限位部(442)滑动于所述支架(2)的另一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杆(42)靠近微动开关(3)的侧边开设有让位槽(422);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旭东周永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力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