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球组件及使用该接球组件的集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47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球组件,其能够进一步减少球落入集球器产生的声响。其包括设置于台球桌洞口处的挡球垫和接球碗,所述接球碗包括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所述内侧壳体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为软胶层,所述内侧壳体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设有间隙。另外,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接球组件的集球器。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接球组件的集球器。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接球组件的集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球组件及使用该接球组件的集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台球设备
,具体为一种接球组件及使用该接球组件的集球器。

技术介绍

[0002]台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深受人们喜爱。台球桌设有六个袋口,对于普通的台球桌,其是在每个袋口下方分别安装集球装置,当一轮击球结束后,需要人为的去每个袋口下方将球取出,再在球桌面上将球摆入三角框内,才能进行下一轮击球。由于此种集球方式非常不便,费时费力,且会降低台球玩家的运动体验,近几年逐渐出现了能够自动收集台球的集球器,集球器能够将从每个袋口落下的台球自动统一收集到桌尾的三角框内,从而无需再人为取球,使用非常方便。
[0003]现有的集球器,无论是内置式还是外置式,一般都是在台球桌的球洞处安装网兜,但是网兜的使用寿命不长很容易出现破损;现在也有采用带有软胶垫的接球组件来代替传统的网兜,例如公开号为CN208193610U的一件专利公开了一种接球组件结构,其包括挡球垫和接球碗,接球碗固接在洞口处的两个台球桌扶手的底面上,挡球垫通过支架固定在接球碗上,同时挡球垫采用软胶垫,接球碗落球点处开设缺口并嵌有软胶层,这样球入洞时,会先撞在挡球垫上再落入接球碗中,虽然落入接球碗的过程中球与软胶层接触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震消音的作用,但是还是会有一定的响声产生,影响使用者体验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台球集球器,在球落下时会有一定的响声产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球组件,其能够进一步减少球落入集球器产生的声响。
[0005]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接球组件,其包括设置于台球桌洞口处的挡球垫和接球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球碗包括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所述内侧壳体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为软胶层,所述内侧壳体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设有间隙。
[000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07]所述外侧壳体包括第一骨架和软胶层,所述第一骨架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骨架最上端,所述第一缺口处设有软胶层;
[0008]所述外侧壳体顶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转动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腰型孔;
[0009]所述外侧壳体呈碗状,其底部设有第一落球孔,所述外侧壳体相对于开设有第一缺口的一侧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处设有软胶层;所述内侧壳体呈碗状,其底部设有第二落球孔;所述内侧壳体的软胶层上开设有缝隙;
[0010]所述内侧壳体包括第二骨架和软胶层,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用于与台球桌连接或者与所述外侧壳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软胶层的环状结构和位于所述环状结构上的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缺口的位置相对应;
[0011]所述挡球垫通过支架与所述接球碗连接或者外侧壳体的软胶层通过所述第一缺口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挡球垫或者内侧壳体的软胶层通过所述第三缺口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挡球垫。
[0012]一种集球器,其包括集球轨道和集球箱,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上述的接球组件;所述集球轨道包括:
[0013]接球轨道,所述接球轨道包括接球段、弯曲段和连接段,所述接球段一端对应于所述接球组件设置,所述连接段朝向台球桌内部延伸;
[0014]连接轨道,所述连接轨道一端与所述接球轨道连接,所述连接轨道另一端位于台球桌内;
[0015]汇集轨道,所述汇集轨道倾斜设置,所述汇集轨道与所述连接轨道连接,所述汇集轨道末端与所述集球箱的位置相对应。
[001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7]所述接球段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包括挡片部、插接部和连接轴部,所述插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挡片部的宽度,所述插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轴部的宽度;所述接球段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挡片的水平容纳腔,所述挡片的连接轴部与位于所述水平容纳腔端部的所述接球段转动连接;位于所述水平容纳腔端部的所述接球段还向下延伸形成竖直容纳腔,所述竖直容纳腔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轴部的宽度,所述竖直容纳腔上端两侧设有挡部,所述挡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插接部的宽度并且小于所述连接轴部的宽度并且小于所述挡片部的宽度;
[0018]所述连接轨道端部为带有螺纹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一端设有卡接片,另一端通过台球桌侧面的孔伸出台球桌,所述卡接片的尺寸大于台球桌侧面的孔,伸出台球桌的第一连接端与位于连接盖一端的第二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盖的另一端还设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尺寸大于台球桌侧面的孔;所述接球轨道的连接段伸入所述连接盖内,所述压紧块上覆盖有两个半环形连接块,两个所述半环形连接块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半环形连接块延伸形成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接球轨道的连接段接触,使其与所述连接盖压紧连接;
[0019]所述汇集轨道对应于所述集球箱的位置设有落球孔,台球从所述落球孔落入所述集球箱中,所述集球箱倾斜设置并且其内设有三角形集球区,所述三角形集球区根据位置由高到低依次分为一区、二区
……
N区,N≥3,所述一区可以容纳一个台球并且台球呈直线布置、所述二区可以容纳两个台球并且台球呈直线布置
……
所述N区可以容纳N个台球并且台球呈直线布置,所述落球孔竖直投影到所述集球区的位置位于二区中部后方。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台球从台球桌洞口落下时,首先通过与内侧壳体的软胶层接触,一方面可以保护台球避免损坏,另一方面软胶可以对台球进行缓冲减少台球落下的撞击声,而采用内侧壳体和外侧壳体双层设计,同时落球点处设有间隙、空腔,能够进一步减震从而减少台球落下发出的撞击声,从而给使用者更好的感受。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接球组件结构图;
[0022]图2为外侧壳体结构图;
[0023]图3为外侧壳体的第一骨架结构图;
[0024]图4为内侧壳体结构图;
[0025]图5为内侧壳体的第二骨架结构图;
[0026]图6为集球器结构图;
[0027]图7为接球轨道结构图;
[0028]图8为挡片结构图;
[0029]图9为接球段末端结构图;
[0030]图10为连接轨道结构图;
[0031]图11为连接盖结构图;
[0032]图12为接球轨道与连接轨道连接结构图;
[0033]图13为三角形集球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接球组件100,其包括设置于台球桌洞口处的挡球垫101和接球碗102,接球碗102包括外侧壳体103和内侧壳体104,内侧壳体104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为软胶层105,内侧壳体104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与外侧壳体103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可以使内外侧壳体侧部采用不同的弧度来形成,也可以通过控制两个壳体的高度来形成。
[0035]具体的,结合图2、图3,外侧壳体103包括第一骨架1031(可以采用硬质塑料)和软胶层105,第一骨架1031开设有第一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球组件,其包括设置于台球桌洞口处的挡球垫和接球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球碗包括外侧壳体和内侧壳体,所述内侧壳体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为软胶层,所述内侧壳体对应于落球点的位置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设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壳体包括第一骨架和软胶层,所述第一骨架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骨架最上端,所述第一缺口处设有软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壳体顶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转动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腰型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壳体呈碗状,其底部设有第一落球孔,所述外侧壳体还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缺口处设有软胶层;所述内侧壳体呈碗状,其底部设有第二落球孔;所述内侧壳体的软胶层上开设有缝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壳体包括第二骨架和软胶层,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用于与台球桌连接或者与所述外侧壳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软胶层的环状结构和位于所述环状结构上的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缺口的位置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球垫通过支架与所述接球碗连接或者外侧壳体的软胶层通过所述第一缺口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挡球垫或者内侧壳体的软胶层通过所述第三缺口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挡球垫。7.一种集球器,其包括集球轨道和集球箱,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接球组件;所述集球轨道包括:接球轨道,所述接球轨道包括接球段、弯曲段和连接段,所述接球段一端对应于所述接球组件设置,所述连接段朝向台球桌内部延伸;连接轨道,所述连接轨道一端与所述接球轨道连接,所述连接轨道另一端位于台球桌内;汇集轨道,所述汇集轨道倾斜设置,所述汇集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龙牌台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