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623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涉及容灾备份系统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内部的抗压强度角度的问题。所述设备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为矩形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与设备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一侧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在设备箱的顶端四角处,所述设备箱与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顶隔板,所述顶隔板与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顶隔板上设置有缓冲纹,所述缓冲纹设置为波浪状,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顶护板,所述顶护板设置为矩形环板状,所述顶护板与设备箱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纹的上端设置有装置顶板。装置顶板。装置顶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容灾备份系统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而对于一个企业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容灾备份,而容灾备份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容灾是为了在遭遇灾害时能保证信息系统能正常运行,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备份是为了应对灾难来临时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
[0003]而现有的容灾备份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较易在灾害发生时,因其自身抗压强度较低的原因而直接受到破坏,从而难以将剩余数据进行传输,进而影响到使用者对数据的使用;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置内部的抗压强度角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为矩形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与设备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一侧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在设备箱的顶端四角处,所述设备箱与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顶隔板,所述顶隔板与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顶隔板上设置有缓冲纹,所述缓冲纹设置为波浪状。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顶护板,所述顶护板设置为矩形环板状,所述顶护板与设备箱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纹的上端设置有装置顶板,所述装置顶板设置为矩形板,所述装置顶板与顶护板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设备箱的内部设置有RS485总控制模块,所述RS485总控制模块后端的一侧设置有UV7数据存储模块,所述UV7数据存储模块的一侧设置有E840-DTU无线传输模块,所述UV7数据存储模块的前端设置有GCAN数据采集模块,所述GCAN数据采集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组。
[0008]优选的,所述设备箱下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设置在设备箱的底端矩形四角处,所述支撑杆与设备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设置为弹性结构,所述支撑垫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设备箱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设置有多个,所述散热槽的深度与设备箱的厚度设置为一致。
[0009]优选的,所述设备箱后端的一侧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设置为矩形板,所述背板设置有两个,所述背板与设备箱固定连接,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贯穿背板,所述连接螺栓上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设置有四个。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条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为圆孔状,所述连接孔的深度设置为安装条厚度的一半,所述连接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为圆孔状,所述安装孔的深度与安装条的厚度设置为一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技术通过缓冲纹、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设置,使用者在对该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缓冲纹的特殊结构,来对整个备份设备顶部所受到的冲击进行缓解,同时再通过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设置,来对整个顶隔板进行支撑,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整个备份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3]2、该技术通过连接螺栓与安装条的设置,使用者在使用该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连接螺栓来调节安装条的角度,来便利整个备份装置在不同的工况下进行固定连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使用者的使用压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的仰视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设备箱的内部结构图。
[0017]图中:1、设备箱;2、支撑杆;3、支撑垫;4、散热槽;5、UV7数据存储模块;6、E840-DTU无线传输模块;7、RS485总控制模块;8、蓄电池组;9、GCAN数据采集模块;10、背板;11、安装条;12、连接孔;13、连接螺栓;14、安装孔;15、顶护板;16、第一支撑柱;17、第二支撑柱;18、顶隔板;19、缓冲纹;20、装置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包括设备箱1,设备箱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7,第二支撑柱17设置为矩形柱,第二支撑柱17与设备箱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17一侧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6,第一支撑柱16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支撑柱16设置在设备箱1的顶端四角处,设备箱1与第一支撑柱16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17的上端设置有顶隔板18,顶隔板18与第一支撑柱16固定连接,顶隔板18上设置有缓冲纹19,缓冲纹19设置为波浪状,可以通过各结构的设置,来实现对整个备份装置抗压强度的提高。
[0020]进一步,第一支撑柱16的一侧设置有顶护板15,顶护板15设置为矩形环板状,顶护板15与设备箱1固定连接,缓冲纹19的上端设置有装置顶板20,装置顶板20设置为矩形板,装置顶板20与顶护板15固定连接。
[0021]进一步,设备箱1的内部设置有RS485总控制模块7,RS485总控制模块7后端的一侧设置有UV7数据存储模块5,UV7数据存储模块5的一侧设置有E840-DTU无线传输模块6,UV7数据存储模块5的前端设置有GCAN数据采集模块9,GCAN数据采集模块9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组8。
[0022]进一步,设备箱1下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2,支撑杆2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杆2设置在设备箱1的底端矩形四角处,支撑杆2与设备箱1固定连接,支撑杆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垫3,支撑垫3设置为弹性结构,支撑垫3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设备箱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槽4,散热槽4设置有多个,散热槽4的深度与设备箱1的厚度设置为一致。
[0023]进一步,设备箱1后端的一侧设置有背板10,背板10设置为矩形板,背板10设置有两个,背板10与设备箱1固定连接,背板10上设置有连接螺栓13,连接螺栓13贯穿背板10,连接螺栓13上设置有安装条11,安装条11设置有四个。
[0024]进一步,安装条11上设置有连接孔12,连接孔12设置为圆孔状,连接孔12的深度设置为安装条11厚度的一半,连接孔1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设置为圆孔状,安装孔14的深度与安装条11的厚度设置为一致。
[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对整个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进行检查,使用者确认检查无误后,即可以开始进行使用,使用者可以通过安装的工况来转动连接螺栓13,并使得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包括设备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7),所述第二支撑柱(17)设置为矩形柱,所述第二支撑柱(17)与设备箱(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7)一侧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6),所述第一支撑柱(16)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柱(16)设置在设备箱(1)的顶端四角处,所述设备箱(1)与第一支撑柱(1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7)的上端设置有顶隔板(18),所述顶隔板(18)与第一支撑柱(16)固定连接,所述顶隔板(18)上设置有缓冲纹(19),所述缓冲纹(19)设置为波浪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6)的一侧设置有顶护板(15),所述顶护板(15)设置为矩形环板状,所述顶护板(15)与设备箱(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纹(19)的上端设置有装置顶板(20),所述装置顶板(20)设置为矩形板,所述装置顶板(20)与顶护板(1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1)的内部设置有RS485总控制模块(7),所述RS485总控制模块(7)后端的一侧设置有UV7数据存储模块(5),所述UV7数据存储模块(5)的一侧设置有E840-DTU无线传输模块(6),所述UV7数据存储模块(5)的前端设置有GCAN数据采集模块(9),所述GC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楚云计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