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615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装置包括若干个可基于跨链自有协议相互通信的跨链节点;每个跨链节点均包括CPU及对应的智能网卡;每个CPU通过其智能网卡分别连接至对应的链,作为该链中的一个链内节点基于链内私有协议与其他链内节点广播通信;当源链中的源节点发起跨链操作消息的链内广播后,源链中的跨链节点基于跨链自有协议将对应的操作数据信息传输至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基于目标链的链内私有协议将操作数据信息进行链内广播,以便目标链中的目标节点完成对应的操作处理。本申请可简便、安全地实现跨链操作,并具有适用性广、灵活配置性强的优点。性强的优点。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区块链
,特别涉及一种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的“互操性”,是指不同的区块链网络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共享信息,不受限制。对于区块链特别是链及私链,跨链技术就是实现价值网络的关键,它可以突破链这种分散单独的孤岛模式,是区块链向外拓展和连接的桥梁。
[0003]目前已有的跨链技术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侧链方案和哈希锁定。哈希锁定技术主要利用原子交换实现跨链,通过对交换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并锁定,可以保证交换信息的真实性,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做到交换,而不能做到信息或资产的跨链转移,使用场景受到很大限制。侧链实现的技术基础是双向锚定,通过在侧链和主链中锁定资产,并提供有效验证方式,从而在其主链或侧链上生成或释放等价值的资产。这种跨链实现方式简单,侧链相对于哈希锁定技术能提供更多的实现场景;但侧链的实现通常需要利用智能合约,随着交易量的增多,智能合约内部的数据存储存在膨胀问题,可能会造成交易处理速度慢,甚至出现交易堵塞的情况。
[0004]鉴于此,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已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关注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便有效地提高适用性和灵活配置性,方便有效地实现跨链操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包括若干个可基于跨链自有协议而相互通信的跨链节点;
[0007]每个所述跨链节点均包括CPU及对应的智能网卡;各所述智能网卡相互独立;每个所述CPU通过其智能网卡分别连接至一条对应的链,作为该链中的一个链内节点,基于链内私有协议与其他链内节点广播通信;
[0008]当源链中的源节点发起跨链操作消息的链内广播后,所述源链中的跨链节点基于所述跨链自有协议将对应的操作数据信息传输至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所述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基于目标链的链内私有协议将所述操作数据信息进行链内广播,以便所述目标链中的目标节点完成对应的操作处理。
[0009]可选地,每个所述跨链节点的智能网卡中均配置有所在链的共识算法,以便在接收到所述跨链操作消息或者所述操作数据信息的链内广播后,与其他链内节点分别进行共识确认,以便达成链内操作共识。
[0010]可选地,当源链中的源节点发起操作消息的链内广播后,所述源链中的跨链节点具体用于:
[0011]基于所述源链的链内私有协议,解析所述跨链操作消息,判断所述操作消息是否为跨链操作消息;若是,则根据解析获取的操作数据信息和目标节点所在的目标链,基于所述跨链自有协议将所述操作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
[0012]可选地,所述目标链中的目标节点具体用于:
[0013]在接收到本链中的跨链节点广播的所述操作数据信息后,判断所述操作数据信息中的目标节点地址与自身节点地址是否匹配;若是,则完成对应的操作处理。
[0014]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区块链跨链操作的系统,包括若干个分别属于不同区域的、如上所述的一体机装置;每个所述一体机装置所连接的链个数不超过最大支持数量;不同的一体机装置通过共接的链而互连,以便实现区域间的跨链操作。
[0015]可选地,每相邻区域中的两个一体机装置通过共接的链依次串联。
[0016]可选地,每相邻区域中的两个一体机装置间,跨链操作消息的传递方向可配置为单向性或者双向性。
[0017]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区块链跨链操作的方法,应用于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中的跨链节点;所述一体机装置包括若干个可基于跨链自有协议而相互通信的所述跨链节点;每个所述跨链节点均包括CPU及对应的智能网卡;各所述智能网卡相互独立;每个所述CPU通过其智能网卡分别连接至一条对应的链,作为该链中的一个链内节点,基于链内私有协议与其他链内节点广播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0018]接收本链内的其他节点所发起的跨链操作消息的链内广播;
[0019]基于所述跨链自有协议将对应的操作数据信息传输至位于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以便所述位于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基于所述目标链的链内私有协议将所述操作数据信息进行链内广播,以使所述目标链中的目标节点完成对应的操作处理。
[0020]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21]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0022]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区块链跨链操作的方法的步骤。
[0023]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区块链跨链操作的方法的步骤。
[0024]本申请所提供的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包括若干个可基于跨链自有协议而相互通信的跨链节点;每个所述跨链节点均包括CPU及对应的智能网卡;各所述智能网卡相互独立;每个所述CPU通过其智能网卡分别连接至一条对应的链,作为该链中的一个链内节点,基于链内私有协议与其他链内节点广播通信;当源链中的源节点发起跨链操作消息的链内广播后,所述源链中的跨链节点基于所述跨链自有协议将对应的操作数据信息传输至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所述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基于目标链的链内私有协议将所述操作数据信息进行链内广播,以便所述目标链中的目标节点完成对应的操作处理。
[0025]本申请所提供的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基于配置了智能网卡的各个跨链节点,以及节点内配置的跨链自有协议和链内私有协议,可简便有效且安全地实现跨链操作,节约链上资源并降低跨链操作的延时。并且,本申请还具有适用性广、灵活配置性强的特点,能够实现
不同区块链和不同连接链数量的灵活适配。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当然,下面有关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描述的仅仅是本申请中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所获得的其他附图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体机装置的一种多链连接方式示意图;
[002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一体机装置进行跨链互操作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区块链跨链操作的方法流程图;
[003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体机系统的一种多链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体机系统的另一种多链连接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可基于跨链自有协议而相互通信的跨链节点;每个所述跨链节点均包括CPU及对应的智能网卡;各所述智能网卡相互独立;每个所述CPU通过其智能网卡分别连接至一条对应的链,作为该链中的一个链内节点,基于链内私有协议与其他链内节点广播通信;当源链中的源节点发起跨链操作消息的链内广播后,所述源链中的跨链节点基于所述跨链自有协议将对应的操作数据信息传输至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所述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基于目标链的链内私有协议将所述操作数据信息进行链内广播,以便所述目标链中的目标节点完成对应的操作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跨链节点的智能网卡中均配置有所在链的共识算法,以便在接收到所述跨链操作消息或者所述操作数据信息的链内广播后,与其他链内节点分别进行共识确认,以便达成链内操作共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源链中的源节点发起操作消息的链内广播后,所述源链中的跨链节点具体用于:基于所述源链的链内私有协议,解析所述跨链操作消息,判断所述操作消息是否为跨链操作消息;若是,则根据解析获取的操作数据信息和目标节点所在的目标链,基于所述跨链自有协议将所述操作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链中的跨链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区块链跨链操作的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链中的目标节点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本链中的跨链节点广播的所述操作数据信息后,判断所述操作数据信息中的目标节点地址与自身节点地址是否匹配;若是,则完成对应的操作处理。5.一种区块链跨链操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智新谢志勇张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