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614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路轨和多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各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均匀排布在路轨中间并且路轨并行;在相邻各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过渡处均设有辅助过渡推车机构。所述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包括链轮和链条,链条安装在链轮上,所述链轮连接有电机驱动组件,在链条上设有可实现轨道式重型设备的自动导入及分离装置。本案采用辅助过渡推车机构和自动导入及分离装置,能够引导柱子自动进入锁钩座,也能够自动脱离锁钩座,并且保持了轨道式重型设备的运动状态,实现全自动切入和分离。分离。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一些重型的轨道交通设备,比如火车车厢,其长度在8-25米,重量多达30多吨。在喷涂油漆时,将轨道交通设备放置于路轨上,之后用电机推动轨道交通设备在路轨上移动,路轨的前方为倾斜向上的路轨,当推动轨道交通设备快要到位时,电机停止动力输出,利用轨道交通设备惯性往前走并往倾斜向上的路轨走,进行爬坡,利用轨道交通设备重心的抬升来抵消自身的惯性,这样轨道交通设备就没办法实现精准定位。所以很多自动化的工艺均没有办法很好地实现。
[0003]由于这些设备过于笨重,在驱动时,惯性太大,不能实现精准定位。本案就是在此种情况下作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路轨1和多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2,各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2均匀排布在路轨1中间并且路轨1并行;在相邻各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2过渡处均设有辅助过渡推车机构3;
[0007]所述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2包括链轮21和链条22,链条22安装在链轮21上,所述链轮21连接有电机驱动组件23,在链条22上设有可实现轨道式重型设备的自动导入及分离装置24。
[0008]更优的,自动导入及分离装置24包括连接固定在链条22上的锁钩座241,锁钩座241由与链条连接固定的底部2411和分别从底座两端延伸出来的首部2412和尾部2413,所述底部2411、首部2412和尾部2413一体成型且呈U形状,在尾部2413铰接有推头242,在底部2411上连接有弹性件243,弹性件243上端顶压住推头242的内底面使推头242保持形态,所述推头242端部与锁钩座241的首部2412之间形成有一间隔空间244,所述推头242呈V形状并在弹性件243的作用下,使推头242朝向首部2412的一端形成一斜坡向上的角度。
[0009]更优的,所述推头242包括有铰接在尾部2413的铰接部2421,铰接部2421两端延伸有导入部2422和锁紧部2423,铰接部2421通过一销轴铰接在锁钩座241的尾部2413;导入部2422为一平直面;锁紧部2423为一平直的倾斜坡面;导入部2422、铰接部2421和锁紧部2423形成为V形状。
[0010]更优的,所述弹性件243为压缩弹簧。
[0011]更优的,在所述锁钩座241底部设有凹形槽,在凹形槽两侧设置多个通孔2415,凹形槽卡入链条22的链条板中并通过销钉穿过通孔2415后固定连接。
[0012]更优的,所述辅助过渡推车机构3包括首尾两端的驱动链轮31和带动驱动链轮31动作的驱动电机组32,在两个驱动链轮31之间连接有驱动链条33,在驱动链条33上连接固定有可驱动轨道式重型设备运动的驱动块34,驱动块34包括有与驱动链条33固定连接的连接部341以及驱动轨道式重型设备保持运动形态的驱动部342。
[0013]更优的,所述驱动部342呈梯形状,驱动部342的左侧为垂直面A,顶部为平面B,右侧为下斜面C。
[0014]更优的,所述设在驱动链条33上的驱动块34的个数为一个。
[0015]更优的,所述设在链条22上的锁钩座241的个数为一个。
[0016]更优的,所述辅助过渡推车机构3还包括有可检测轨道式重型设备位置的检测光电探头。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案采用两平行设置的路轨,在路轨中间依次排列有多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在相邻各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过渡处均设有辅助过渡推车机构。这样轨道式重型设备放置于路轨上,依靠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来驱动轨道式重型设备匀速移动,由于路轨很长,故需要多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才能完成,由于各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之间需要过渡,在轨道式重型设备脱离上一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后,会失去动力,所以此时需要其它附加的动力来维持轨道式重型设备的运动,故此时辅助过渡推车机构来实现此种功能,为轨道式重型设备提供额外的动力,来维持其运动状态。
[0019]2、为了实现轨道式重型设备动力的切入来脱离,本案采用锁钩座,锁钩座连接固定在链条上,链条和链轮置于两侧路轨的中间,重型路轨设备置于路轨上,在重型路轨设备底部焊接有垂直向下的柱子10,链轮驱动链条移动,链条带动锁钩座一起移动,当锁钩座来到柱子10时,柱子10的底端刚好与导入部平齐,锁钩座继续前进,柱子10的底端来到锁紧部的表面,由于锁紧部的表面在弹性件顶住的作用下,锁紧部的表面为一倾斜向上的坡,柱子10的底端会顶压着锁紧部表面,使锁紧部绕着其铰接点转动,柱子10的底端会继续在锁紧部表面滑动,最终滑过锁紧部,柱子10的底端脱离锁紧部,锁紧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弹起回复原位,柱子10的下端就会落入推头端部与锁钩座首部之间形成的间隔空间内,并且柱子10与锁钩座的首部接触并由首部驱动柱子10,从而带动重型路轨设备在路轨上移动。当需要重型路轨设备停止时,链轮停止即可使得链条停止移动,锁钩座也停止移动,卡在间隔空间的柱子10也会停止移动,使得重型路轨设备停止移动,实现停止,实现精确定位,为实现自动喷漆打下基础。
[0020]3、当需要脱离带动重型路轨设备时,链条带着锁钩座来到链轮处,锁钩座沿着链轮作周向转运,则锁钩座上的锁紧部角度发生变化,并且间隔空间由处理链条的水平最高点慢慢下落,当锁紧部的角度到达设定角度时,这样柱子10就会脱离柱子10,实现自动分离。
[0021]4、此外,为了实现轨道式重型设备脱离上一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后,辅助过渡推车机构需要同时介入,此时需要检测光电探头来探测轨道式重型设备的位置,当检测到轨道式重型设备脱离上一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后,辅助过渡推车机构会同时启动,驱动链条同时带动驱动块移动,同时驱动块也会与轨道式重型设备的另一过渡柱子1011接触,实现动力的传送,也实现了为轨道式重型设备提供无间断提供的动力。
[0022]5、为了辅助过渡推车机构动力的脱离,特意将驱动部设计成呈梯形状,驱动部的左侧为垂直面A,顶部为平面B,右侧为下斜面C。链条带着驱动块来到驱动链轮处,驱动块沿着驱动链轮作周向转运,则驱动块在驱动链轮上的角度发生变化,过渡柱子1011会滑过顶部之后,最后滑过右侧的下斜面C,这样过渡柱子1011就会脱离,动力传送就此结束。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和辅助过渡推车机构的立体图。
[0024]图2为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3-4为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的侧视图和俯视图。
[0026]图5-6为辅助过渡推车机构的侧视图和俯视图。
[0027]图7为重型设备置于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的正视图。
[0028]图8为自动导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路轨(1)和多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2),各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2)均匀排布在路轨(1)中间并且路轨(1)并行;在相邻各个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2)过渡处均设有辅助过渡推车机构(3);所述链轮驱动传输机构单元(2)包括链轮(21)和链条(22),链条(22)安装在链轮(21)上,所述链轮(21)连接有电机驱动组件(23),在链条(22)上设有可实现轨道式重型设备的自动导入及分离装置(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导入及分离装置(24)包括连接固定在链条(22)上的锁钩座(241),锁钩座(241)由与链条连接固定的底部(2411)和分别从底座两端延伸出来的首部(2412)和尾部(2413),所述底部(2411)、首部(2412)和尾部(2413)一体成型且呈U形状,在尾部(2413)铰接有推头(242),在底部(2411)上连接有弹性件(243),弹性件(243)上端顶压住推头(242)的内底面使推头(242)保持形态,所述推头(242)端部与锁钩座(241)的首部(2412)之间形成有一间隔空间(244),所述推头(242)呈V形状并在弹性件(243)的作用下,使推头(242)朝向首部(2412)的一端形成一斜坡向上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式重型设备智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头(242)包括有铰接在尾部(2413)的铰接部(2421),铰接部(2421)两端延伸有导入部(2422)和锁紧部(2423),铰接部(2421)通过一销轴铰接在锁钩座(241)的尾部(2413);导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长志许仕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创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