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鹤鸣专利>正文

合成照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129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主体拍摄对象(如人)只要经过一次照相就可配以任何多种配景拍摄对象(如各种风景),并且配景与主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大小都可调节变化的合成照相机,该合成照相机特征在于在物镜象方增加一个可移出光路的反光镜,以拍出目标象和它的掩模。(*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照相行业把其它已有的照相内容(如风景)加到另一被摄物(如人)中去的合成照相机。把两个、两种或两类被摄目标,如人和风景合摄在同一张相片上,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拍摄,例如人站在海边,把人、海直接摄入同一底片中,其次是绘景照相,即把要和人合拍在一起的景物绘制成画面,放在人后进行照相。这两种方法,前者必须具备各人所喜爱的那种自然或人造环境,后者用绘制法制画工作量很大,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最为先进的办法是先在各风景优美的地方把风景拍下来,然后在室内用幻灯放映出这些风景,再和人合摄在一起,以上三种合成照相法共同的缺点是①每配一种景就必须人和该风景在一起照一次相;②人和景相对位置不能变动;③人和景大小的比例变化不大;④由于人和景不在相机的共同焦面上(成象面),因此两者不能同时很清楚。本技术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主体拍摄对象(如人)只要经过一次照相就可配以任何多种配景拍摄对象(如各种风景),并且配景与主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大小都可调节变化的合成照相机。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由物镜、快门、外壳构成的合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在物镜象方增加一个可移出光路的反光镜,以拍出目标象和它的掩模。本技术的优点(以人景合成为例)①人经过一次照相就能配以任何多幅不同内容的风景背景;②人和风景都能很清晰,由于一般合成人和景不在同一平面内,所成的象就不能同时很清晰;③人和景的相对位置可随意变动;④人和景的相对大小可以变动;⑤人和景的相对亮度可以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摄象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合成印象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快门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中以长方块1,代表被摄象的人,空白处代表有强或较强反光的部位,阴影处代表弱反光或不反光部分,2,为人后的白色屏幕;3,为照明屏幕的光源,4,为摄影物镜;5,为反光镜,它可以转出或转入光路之中,当它在光路中时它把物镜4所成的人象成在底片6处,当它转出光路后,物镜所成的人象就成在底片7处,8是照相机快门,快门8是一个转动(或移动)的圆薄片(如薄钢片),它上面开有若干个通光孔,本实施例为四个通光孔A、B、C、D,隐藏在片后的点线圆孔L为物镜或物镜光栅,10为圆片制动器,它能阻止圆片转动,转体11带动快门片转动,在转体11上共有四个被制动梢12和12′、13和13′,工作时转体11连同快门片在电动机带动下转动,但在圆片制动器10的制动作用下,它们不得转动,开始工作时,首先使圆片制动器10瞬时失去制动作用而转动,转过90°后,被制动梢13到了圆片制动器10的位置,被制动梢13被另一制动器制动(图3中未画出),使转体11与快门片停止转动,在此过程中,快门片上的A孔掠过L,使经由物镜的光线在底片6上第一次曝光,这次曝光是经过反光镜5到达底片6上的,底片6曝光后,接着反光镜5转离光路,此时转体11又失去被制动作用而又转过了90°,而后又被制动住,此时,被制动梢12′到了圆片制动器10的位置被圆片制动器10制动住,在第二次转动时,快门片上的D孔掠过L,同时转体11上的触点14与闪光灯线路成通路而闪光,从而使底片7曝光。在拍摄过程中,由于人靠近物镜的一面(设为正面)无光,光是从人后的白色屏幕那边过来的,因此在底片6是走人体的一个黑影的象,若底片6所用的胶卷是正片,拍成的胶卷是一个黑暗不透光的人体黑影,在黑影四周则全部是透光的,(如果所用的胶卷是负片则还需翻拍一次使它成为正片),快门第一次曝光后,快门就暂时关闭,此时反光镜5转出光路,快门又进行第二次曝光,由于此时反光镜5已不在光路内,因此人体经物镜所成的象落在底片7处,在快门第二次开启时,闪光灯开始闪光把人体正面照明,因此在7处的象感光冲洗后就成为一般人象负片,此负片除人体部分外,周围全是黑暗不透光的,有了这两个底片就可由图2进行制作合成相片了。图2中6′就是图1中的掩模6,1′是风景负片,5是半透反光镜,3是照明光源,1′和6′重叠在一起,它经过半透反光镜5和投影物镜4′成象在9处,这个象是有个人体黑影的风景负片象,底片7是一个四周都不透光的人体负片,如果没有1′和6′的象存在,则合成象9处只有一个人体负片象,现在三者即1′和6′及7合在一起,并且底片7上的象正好与掩模6的象完全重合,这样在9处的象就成为一个人体负片加上一个风景负片,由于掩模的作用,风景在人体部位的象就不再出现因此洗出来的相片就为人景合成相片了。权利要求1.一种由物镜、快门、外壳构成的合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在物镜象方增加一个可移出光路的反光镜,以拍出目标象和它的掩模。专利摘要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主体拍摄对象(如人)只要经过一次照相就可配以任何多种配景拍摄对象(如各种风景),并且配景与主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大小都可调节变化的合成照相机,该合成照相机特征在于在物镜象方增加一个可移出光路的反光镜,以拍出目标象和它的掩模。文档编号G03B19/12GK2104457SQ9123039公开日1992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邓鹤鸣 申请人:邓鹤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物镜、快门、外壳构成的合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在物镜象方增加一个可移出光路的反光镜,以拍出目标象和它的掩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鹤鸣
申请(专利权)人:邓鹤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