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76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摘、摊青、杀青、摊晾、理条、整形、摊晾、初烘、摊晾、复烘、提香及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杀青、整形、初烘后均增加摊晾工序,使每一道加工工序后茶叶温度迅速降低,避免因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产生水闷味。摊晾时将茶叶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促进叶内部水分输送到叶表面,使芽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有利于茶叶外形平整及内含物质均匀转化,以手捏茶叶柔软为适度。以手捏茶叶柔软为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绿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以其天然、营养、保健的特点备受世人青睐,成为世人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绿茶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化色泽和茶汤较多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由此得名。
[0003]炒青绿茶(眉茶)品种很多,如“屯绿”、“舒绿”、“杭绿”、“婺绿”、“湘绿”等。按炒青传统工艺制成的绿茶,如屯绿,由于地域因素,该茶叶香气高、滋味浓醇、略有回甜,因此,深得人们喜爱;但“屯绿”存在茶叶内含物浸出率低,不能满足现在快节奏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1)采摘:采摘幼嫩芽叶,标准为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0007]2)摊青:将采摘的鲜叶摊放于簸箕上,摊叶厚度为1~1.5cm,将簸箕置于摊晾架;
[0008]3)杀青:对摊青后的茶叶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150~200℃,时间3~4分钟;
[0009]4)摊晾:杀青叶冷至18~20℃后,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3~5h;促进叶内部水分输送到叶表面,使芽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有利于茶叶外形平整及内含物质均匀转化,以手捏茶叶柔软为适度;
[0010]5)理条:将摊晾后的杀青叶在振动理条机中进行理条,温度控制在220~240℃,理条3~5分钟,理条叶出锅后,应立即散开,使含水量均匀一致;
[0011]6)整形:理条叶上机2~3分钟加轻压1分钟,温度控制在150~180℃左右,时间10~15分钟,含水量控制在18~22%;
[0012]7)摊晾:将茶叶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3~5h;
[0013]8)初烘:加入烘干机,在70~80℃进行烘干,至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低于50%,冷却,静置2h;
[0014]9)摊晾:将茶叶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3~5h;
[0015]10)复烘:加入烘干机,设定温度75~80℃进行烘干,至茶叶含水量25%左右,冷却,静置2h;
[0016]11)提香:在烘干机上烘干结束后,将温度提高到80~110℃,保持10~30秒,将茶叶下机,获得成品;
[0017]12)包装:筛分,趁热包装。
[0018]进一步的,步骤2)中摊青3~4小时,中途翻动1~2次,待鲜叶失去部分水分,鲜叶表面失去光泽,至水分含量≤85%。
[0019]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采摘的鲜叶先剪切成2-3cm长的段状,然后摊放于簸箕上。
[0020]进一步的,步骤3)杀青温度180℃,时间4分钟。
[0021]进一步的,步骤3)采用6CST06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机转速设为45转/min。
[0022]进一步的,步骤4)、7)、9)的摊晾时间均为4h。
[0023]进一步的,步骤5)理条温度控制在230℃,理条4分钟。
[0024]进一步的,步骤6)温度控制在165℃左右,时间10分钟。
[0025]进一步的,步骤8)初烘中,烘干机温度控制在70℃;步骤10)复烘中,烘干机温度控制在80℃。
[0026]进一步的,步骤11)烘干机温度95℃,保持20秒,将茶叶下机,获得成品。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杀青、整形、初烘后均增加摊晾工序,使每一道加工工序后茶叶温度迅速降低,避免因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产生水闷味。(2)摊晾时将茶叶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促进叶内部水分输送到叶表面,使芽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有利于茶叶外形平整及内含物质均匀转化,以手捏茶叶柔软为适度。(3)理条有助于茶叶含水量均匀一致。(4)复烘步骤可提高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能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对照组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试验1:有机绿茶制备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3]1)采摘:采摘幼嫩芽叶,标准为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0034]2)摊青:将采摘的鲜叶先剪切成2-3cm长的段状,然后摊放于簸箕上,摊叶厚度为1~1.5cm,将簸箕置于摊晾架,摊青3~4小时,中途翻动1~2次,待鲜叶失去部分水分,鲜叶表面失去光泽,至水分含量≤85%;
[0035]3)杀青:对摊青后的茶叶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180℃,时间4分钟,采用6CST06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机转速设为45转/min;
[0036]4)摊晾:杀青叶冷至18~20℃后,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4h;促进叶内部水分输送到叶表面,使芽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有利于茶叶外形平整及内含物质均匀转化,以手捏茶叶柔软为适度;
[0037]5)理条:将摊晾后的杀青叶在振动理条机中进行理条,温度控制在230℃,理条4分
钟,理条叶出锅后,应立即散开,使含水量均匀一致;
[0038]6)整形:理条叶上机2~3分钟加轻压1分钟,温度控制在165℃左右,时间10分钟,含水量控制在18~22%;
[0039]7)摊晾:将茶叶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4h;
[0040]8)初烘:加入烘干机,在70℃进行烘干,至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低于50%,冷却,静置2h;
[0041]9)摊晾:将茶叶置于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4h;
[0042]10)复烘:加入烘干机,设定温度80℃进行烘干,至茶叶含水量25%左右,冷却,静置2h;
[0043]11)提香:在烘干机上烘干结束后,将温度提高到95℃,保持20秒,将茶叶下机,获得成品;
[0044]12)包装:筛分,趁热包装。
[0045]对照组1:
[0046]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47]1)采摘:采摘幼嫩芽叶,标准为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幼嫩芽叶,标准为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2)摊青:将采摘的鲜叶摊放于簸箕上,摊叶厚度为1~1.5cm,将簸箕置于摊晾架;3)杀青:对摊青后的茶叶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150~200℃,时间3~4分钟;4)摊晾:杀青叶冷至18~20℃后,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3~5h;5)理条:将摊晾后的杀青叶在振动理条机中进行理条,温度控制在220~240℃,理条3~5分钟,理条叶出锅后,应立即散开,使含水量均匀一致;6)整形:理条叶上机2~3分钟加轻压1分钟,温度控制在150~180℃左右,时间10~15分钟,含水量控制在18~22%;7)摊晾:将茶叶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3~5h;8)初烘:加入烘干机,在70~80℃进行烘干,至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低于50%,冷却,静置2h;9)摊晾:将茶叶装进竹制或木制贮茶器,盖上塑料袋进行摊晾回潮,摊晾过程中不翻动,时间3~5h;10)复烘:加入烘干机,设定温度75~80℃进行烘干,至茶叶含水量25%左右,冷却,静置2h;11)提香:在烘干机上烘干结束后,将温度提高到80~110℃,保持10~30秒,将茶叶下机,获得成品;12)包装:筛分,趁热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国强方国范王强松方建武黄益胜方素霞杨军郭顺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