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5615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5
一种火灾探测装置1A包括一侦测器盖体70A,用以防止环境光线进入一侦测空间60A;一内盖30A,容纳侦测空间60A及侦测器盖体盖体70A;一外盖20A,容纳内盖30A;第一开口30aA设置于内盖30A的侧部中与一安装表面侧相反的一侧部;一第二开口,设置于侦测器盖体盖体70A的侧部中与一安装表面相反的一侧部;以及一平板状防虫筛网50A,设置于侦测器盖体盖体70A,且配置成完全覆盖第二开口。配置成完全覆盖第二开口。配置成完全覆盖第二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火灾探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火灾探测装置。
[0002]本案基于先前申请的2018年6月25日提交的2018-119710号日本专利、2018年7月19日提交的2018-136052号日本专利、2018年7月24提交的2018-138200号日本专利、2018年10月24日提交的2018-200276号日本专利、2018年12月21日提交的2018-240136号日本专利及2019年1月11日提交的2019-003212号日本专利,并主张前述日本专利案之优先权,上述全部内容可引用并入本文以作为参考。

技术介绍

[0003]传统上,火灾探测器已知是一种用于在一监视区域中探测火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6)。
[0004]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的火灾探测器,是一种烟雾侦测器用于针对一监视区域以探测火灾,并提出一种可用于防止昆虫侵入位在烟雾侦测器内部的一侦测空间的技术。在此技术中,烟雾侦测器的配置包括一侦测空间;一流动管路,覆盖侦测空间的外围及背面;一柱状防虫筛网,覆盖包含于流动管路的探测单元外围;一中空内盖,覆盖侦测空间及其表面及容纳流动管路与防虫筛网;及一中空外盖,容纳内盖的。
[0005]另外,专利文献2的火灾探测器,是一种烟雾侦测器用于针对一监视区域以探测火灾,并提出一种可让烟雾流入烟雾侦测器内部侦测空间的技术。在此技术中,烟雾侦测器的配置包括覆盖侦测空间的一下表面的一基板;使用多种材质制成的一流动管路,用以覆盖侦测空间的外缘,彼此间隔并竖立在基板上;一烟雾探测单元本体,覆盖侦测空间的上表面;一盖体构件,可设置成覆盖流动管路及烟雾探测单元本体,并具有可让烟雾流入的多个进烟口。烟雾从外侧流入并在流动管路(特别是流动管路材质部位)与盖体构件内部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烟雾流入空间。根据此烟雾侦测器原理,可让盖体构件外侧的烟雾从多个当中任一的进烟口流进流入空间中,可透过流动管路的间隙流入侦测空间中。
[0006]另外,专利文献3的火灾探测器,就探测监视区域中火灾探测器与电源线或讯号线彼此连结的技术而言,即提出一种端接技术可连结安装表面上的电源线(或讯号线)。于此,连接端子部设置在安装表面(特别是顶表面)上的一平坦侧部上,探测器连接在探测器壳体内的一探测器底部,通电接上电路板。
[0007]另外,在专利文献4的火灾探测器中,针对监视区域中用于探测火灾的烟雾侦测器,提出一种可将烟雾引入烟雾侦测器,用于探测烟雾散射光的技术。在此技术中,例如,烟雾侦测器的配置包括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一烟雾侦测空间、及一烟雾探测单元,其设置在壳体内部用于容纳烟雾侦测空间,不让环境光线进入。另外,烟雾探测单元透过将流动管路安装到内部的烟雾探测单元上,将流动管路安装在壳体内部并且具有多个流动管路构件,此流动管路构件彼此隔开围绕侦测空间的一部分,用于覆盖侦测空间的另一部分。
[0008]另外,在专利文献5的火灾探测器中,针对监视区域中可用于探测火灾的烟雾侦测器,提出一种可屏蔽环境光线并同时将烟雾引入烟雾侦测器的技术。在此技术中,烟雾侦测
器的配置包括:一侦测空间、覆盖侦测空间外围的一流动管路、容纳流动管路的一中空内盖、可让烟雾流入的一狭缝、容纳内盖的一中空外盖,其具有开口可将内盖狭缝外露。另外,分别形成内盖及外盖。
[0009]另外,在专利文献6的火灾探测器中,针对监视区域中可用于探测火灾的烟雾侦测器,提出一种屏蔽环境光线同时可将烟雾引入烟雾侦测器的技术。在此技术中,揭露一种烟雾侦测器,包括一烟雾侦测空间及容纳烟雾侦测空间的一烟雾探测单元。另外,烟雾探测单元包括:一烟雾探测单元本体,覆盖烟雾侦测空间的一侧表面,其位于一安装表面;及一烟雾探测单元盖体,覆盖烟雾侦测空间的一侧表面,其为安装表面之反侧及烟雾侦测空间的一侧表面。
[0010]引证清单
[0011]专利文献
[0012]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文献WO2016/009460
[0013]专利文献2:JP-A-2004-220225
[0014]专利文献3:JP-A-2017-228190
[0015]专利文献4:JP-A-2006-267128
[0016]专利文献5:JP-A-2012-048766
[0017]专利文献6:JP-A-8-171685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技术问题
[0019]然而,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6的火灾探测器中,出现以下所示的第一至第六个问题。
[0020]首先,关于第一个问题,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的火灾探测器中,由于柱状防虫筛网的配置,其内盖的内侧覆盖探测单元的外围,因此需进行复杂的操作,例如,将防虫筛网接到流动管路中,以便接上防虫筛网时将矩形防虫筛网变形为圆柱状后,再将柱状防虫筛网内缘覆盖在流动管路的外缘。因此,从操作效率来看,需改善空间设计。
[0021]另外,关于第二个问题,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2的火灾探测器中,由于侦测空间被多种流动管路材质覆盖,例如,当透过多种流动管路材质避免烟雾流入侦测空间时,流进流入空间的烟雾经过进烟口流到盖体构件外侧但不流入侦测空间中。因此,可能对烟雾探测产生不利影响。从提高烟雾侦测器的探测精度而言,仍有改进空间。
[0022]另外,关于第三个问题,如果在安装表面上发生水气凝结时,附着在安装表面上的水滴会滴到安装表面上的探测器基座。但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3的火灾探测器中,由于探测器基座的安装表面具有平坦侧部,滴落的水滴容易积聚在安装表上的探测器侧部。积聚的水滴可能造成连结端子短路。从探测器其火灾探测装置的可用性而言,仍有改进空间。
[0023]另外,关于第四个问题,近年来,对提高烟雾探测单元的组装操作效率的需求日增。然而,在专利文献4的火灾探测器中,如上所述,即使烟雾探测单元配置有接上烟雾探测单元本体的流动管路,当烟雾探测单元本体的一配接部尺寸较小时,可能难以将流动管路配接到烟雾探测单元本体上。因此,可能难以提高烟雾探测单元的组装操作效率。从火灾探测装置的可制造性而言,仍有改进空间。
[0024]另外,关于第五个问题,近年来对提高烟雾探测单元的组装操作效率需求日增。但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5的火灾探测器中,由于内盖及外盖是彼此分开,因此组装烟雾侦测器时需让内盖及外盖对准预设位置(所谓的对准操作)。由于操作费时费力,可能难以提高烟雾侦测器的组装操作效率。另外,进行对准时,当内盖(或外盖)及另一元件彼此接触时,另一个元件可能损坏。因此,从探测器的火灾探测装置可用性而言,仍有改进空间。
[0025]另外,关于第六问题,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6的火灾探测器中,由于烟雾探测单元由烟雾探测单元本体及烟雾探测单元盖彼此接合所构成,当环境光线通过烟雾探测单元本体及烟雾探测单元盖体之间的边界进入烟雾侦测空间时,可能难以维持烟雾侦测器的探测精度。因此,从保持烟雾侦测器装置的火灾探测精度而言,仍有改进空间。
[0026]鉴于上述问题即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火灾探测装置,用于在一监视区域中探测一火灾,其中,在该火灾探测装置的一内部设置用于探测该火灾的一单元或一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该火灾探测装置附接至一安装物的一安装表面上,该火灾探测装置包括:一侦测空间,在该侦测空间中探测一探测目标物;一入射光屏蔽单元,设置成覆盖该侦测空间的一外周围,以防止环境光线进入该侦测空间中;一内容置单元,容纳该侦测空间及该入射光屏蔽单元;一外容置单元,容纳该内容置单元,该外容置单元可使包含该探测目标物的一气体流入及流出该外容置单元;一第一开口,设置在该内容置单元的侧部中与一安装表面侧相反的一侧部,使流入该外容置单元的该气体再流入该内容置单元;一第二开口,设置在该入射光屏蔽单元的侧部中与一安装表面侧相反的一侧部,使流入该内容置单元的该气体再流入该侦测空间;以及一平板状的防虫筛网,设置在该内容置单元或该入射光屏蔽单元,其配置成完全覆盖该第一开口或该第二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该第一开口配置成使防虫筛网穿过该第一开口完全外露于该内容置单元的一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该防虫筛网配置成完全覆盖位于该入射光屏蔽单元中的该第二开口,以及该防虫筛网、该第一开口及该入射光屏蔽单元配置成使该防虫筛网穿过该第一开口附接至该入射光屏蔽单元及自该入射光屏蔽单元拆卸。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该防虫筛网网完全覆盖位于该内容置单元的该第一开口,以及该防虫筛网及该内容置单元的配置,使该防虫筛网附接至该内容置及自该内容置单元拆卸。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该外容置单元的一部分构成一防脱落单元,以防止该防虫筛网自该内容置单元或该入射光屏蔽单元脱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该火灾探测装置附接至一安装物的一安装表面,该火灾探测装置还包括:一侦测空间,在该侦测空间中探测一探测目标物;一入射光屏蔽单元,设置成覆盖该侦测空间的一外周围,以防止环境光线进入该侦测空间中,但可使包含该探测目标物的一气体流入及流出;一内容置单元,容纳该侦测空间及该入射光屏蔽单元;一外容置单元,容纳该内容置单元,该外容置单元可使包含该探测目标物的该气体流入及流出该外容置单元;一开口,设置在该内容置单元的侧部中与一安装表面侧相反的一侧部,使流入该外容置单元的该气体再流入该内容置单元;以及一平板状的防虫筛网,设置在该内容置单元,并配置成完全覆盖该开口,其中,该防虫筛网及该内容置单元的配置,使该防虫筛网附接至内容置单元及自该内容置单元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该内容置单元具有一夹持单元,其位于与该内容置单元的该安装表面侧相反的该侧部,用以可拆卸地夹住该防虫筛网。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该防虫筛网及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或该开口形成一圆形形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包括:一侦测空间,在该侦测空间中探测一探测目标物;一内容置单元,容纳该侦测空间,该内容置单元可使包含该探测目标物的该气体流入及流出内容置单元;一外容置单元,容纳该内容置单元,该外容置单元可使该气体流入及流出该外容置单元;多个肋片,设置在该内容置单元及该外容置单元之间的一间隙,其中,所述多个肋片的配置使多个流入空间用于导引该气体流入该外容置单元,再流入该内容置单元内的该气体的一流入部分,其利用所述多个肋片分隔该间隙而形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肋片从该内容置单元的中心侧向外径向配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片中的部分肋片为交错排列,所述多个肋片中的其他部分肋片被设置成不会与交错排列的该些肋片之间的另一该肋片碰触。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肋片配置成使该气体流入由交错排列的该些肋片所分隔而成的流入空间,不会直接外流到其他的流入空间。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肋片设置成使至少部分肋片不会与其他肋片碰触。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肋片与该内容置单元或该外容置单元为一体成型。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火灾探测装置附接至一安装物的一安装表面,该火灾探测装置还包括:一壳体,用以容纳一电子元件,其中一安装表面侧侧部的至少一部分,其对应于该壳体的侧部中在一安装表面侧的一侧部,形成一非水平形状。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包括:一连接端子部部,位于该安装表面侧侧部的侧表面中的一安装表面侧的一侧表面,用以电性连接该电子元件与一外部配线,其中在该安装表面侧侧部的一部分中的该连接端子部部的周围形成一非水平形状。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还包括:一防流入单元,设置于该安装表面侧侧部的侧表面中的该安装表面的一侧的该侧表面,用以防止该安装表面的一侧表面上的水滴流入该连接端子部。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还包括:一基板,设置在该壳体的内部,该电子元件安装在该基板,其中该安装表面侧侧部非对应于该基板的一部分形成一非水平形状。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还包括:
一铭牌封环,黏贴至该安装表面侧侧部的侧表面中的该安装表面的该侧的该侧表面,其中在该安装表面侧侧部的一部分中的该铭牌封环的周围形成一非水平形状。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任一项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在该安装表面侧侧部中,部分对应于该非水平形状的形成,使得当靠近该安装表面侧侧部的一外侧时,该部分对应于该非水平形状是远离该安装表面。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该部分对应于该非水平形状的一部分的一倾斜角,其不同于该部分对应于该非水平形状的另一部分的一倾斜角。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该部分对应该非水平形状的该部分为一倾斜部分,其与部分对应于该非水平形状的该另一部分的一倾斜部分为连续的配置。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火灾探测装置,其中该部分对应该非水平形状的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英树藤原康治佐伯功
申请(专利权)人:报知希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