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介质、真实性判定方法以及物品技术

技术编号:273559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识别介质,其包含第一层和与上述第一层重叠设置的第二层,上述第一层是能够反射右圆偏振光或左圆偏振光中的一者、使除此以外的圆偏振光透过的层,上述第二层是能够反射与上述第一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同旋向的圆偏振光的至少一部分、使与上述第一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反旋向的圆偏振光透过的层,式(2)所定义的Ssf2与式(1)所定义的S2的比(Ssf2/S2)大于0.7。)大于0.7。)大于0.7。)大于0.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识别介质、真实性判定方法以及物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识别介质、识别介质的真实性判定方法以及具有识别介质的物品。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判定物品是否是正规厂家提供的真品,通常会在物品上设置不易复制的识别介质。作为这样的识别介质,已知使用具有圆偏振光分离功能的材料的识别介质(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所述的识别介质具有光反射层和与光反射层重叠设置的消偏振吸收层,该光反射层能够反射右圆偏振光和左圆偏振光中的一者、使除此以外的圆偏振光透过,该消偏振吸收层具有规定的平均透过率。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656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具有圆偏振光分离功能的材料具有使右圆偏振光和左圆偏振光中的一者的圆偏振光透过、使另一者的圆偏振光的一部分或全部反射的功能。在通过右圆偏振片观察使用了这样的材料的识别介质的情况和通过左圆偏振片观察使用了这样的材料的识别介质的情况下,会显现不同的图像。因此,在设置了这样的识别介质的物品的真实性的判定中,需要使用具有右圆偏振片和左圆偏振片这2张圆偏振片的观察器(Viewer)。
[0009]由于在使用现有的识别介质的真实性的判定中需要上述那样的具有2张圆偏振片的观察器,因此成本高。此外,通常的用户不易获得观察器,因此难以实施真实性的判定,真实性判定的实施局限在正品厂家、一部分零售店、公共机构等。因此,要求一种即使不使用上述那样特别的观察器也能够判定真实性的识别介质。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使用特别的观察器也能够判定真实性的识别介质、识别介质的真实性的判定方法、以及具有识别介质的物品。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如下识别介质,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判定真实性,以至完成了本专利技术,该识别介质具有第一层和第二层,上述第一层能够反射圆偏振光中的一者而使除此以外的圆偏振光透过,上述第二层与第一层重叠配置,且能够反射与第一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同旋向的圆偏振光而使与第一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反旋向的圆偏振光透过,第一层的反射率和第二层的反射率满足规定的关系。
[0013]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
[0014][1]一种识别介质,包含第一层和与上述第一层重叠设置的第二层,
[0015]上述第一层是能够反射右圆偏振光或左圆偏振光中的一者、使除此以外的圆偏振光透过的层,
[0016]上述第二层是能够反射与上述第一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同旋向的圆偏振光的至少一部分、使与上述第一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反旋向的圆偏振光透过的层,
[0017]下述式(2)所定义的Ssf2与下述式(1)所定义的S2的比(Ssf2/S2)大于0.7。
[0018][数学式1][0019][0020](式中,λ表示波长(nm),Rf2(λ)表示第二层在波长λ处的反射率)
[0021][数学式2][0022][0023](式中,Rs(λ)表示第一层在波长λ处的反射率)。
[0024][2]根据[1]所述的识别介质,其中,上述第一层是具有胆甾型规律性的树脂的层,
[0025]上述第二层包含具有胆甾型规律性的树脂的薄片(flake),
[0026]上述识别介质为透明或半透明。
[0027][3]根据[1]或[2]所述的识别介质,其中,在上述第一层的与设置上述第二层的面相反侧的面包含与上述第一层重叠设置的第三层,
[0028]上述第三层是能够使与上述第一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反旋向的圆偏振光透过的层,是包含具有胆甾型规律性的树脂的薄片的层。
[0029][4]根据[3]所述的识别介质,其中,下述式(4)所定义的Ssf3与下述式(3)所定义的S3的比(Ssf3/S3)大于0.7。
[0030][数学式3][0031][0032](式中,Rf3(λ)表示第三层在波长λ处的反射率)。
[0033][数学式4][0034][0035][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介质,其中,上述第一层对入射的非偏振光的反射率在波长区域420nm~650nm的所有波长为35%以上且50%以下。
[0036][6]根据[3]-[5]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介质,其中,上述第二层的反射光的波长和上述第三层的反射光的波长分别为可见光区域内,
[0037]上述第二层的由反射光产生的色相与上述第三层的由反射光产生的色相的差ΔE*为10以上。
[0038][7]一种真实性判定方法,是[1]~[6]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介质的真实性判定方法,包含下述工序:
[0039]第一工序,从上述识别介质的第二层侧观察从上述第二层侧照射的光的反射光,从而判定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出第二层的信息,以及
[0040]第二工序,从上述识别介质的上述第二层侧的相反侧观察从上述第二层侧的相反侧照射的光的反射光,从而判定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出上述第二层的信息。
[0041][8]一种真实性判定方法,是[3]~[6]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介质的真实性判定方法,包含下述工序:
[0042]第三工序,从上述识别介质的第二层侧观察从上述第二层侧照射的光的反射光,从而判定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出第二层的信息和第三层的信息,以及
[0043]第四工序,从上述识别介质的第三层侧观察从上述第三层侧照射的光的反射光,从而判定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出上述第二层的信息和上述第三层的信息。
[0044][9]一种物品,具有[1]~[6]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介质。
[0045]专利技术效果
[004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即使不使用具有右圆偏振片和左圆偏振片的观察器也能够判定真实性的识别介质、识别介质的真实性的判定方法、以及具有识别介质的物品。
附图说明
[0047]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识别介质的分解立体图。
[0048]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识别介质的平面图。
[0049]图3为示意性地示出图2的X1-X1方向的剖面的剖面图。
[0050]图4为示意性地示出图2的Y1-Y1方向的剖面的剖面图。
[0051]图5为示意性地示出将第二层配置在上方的状态的物品的立体图。
[0052]图6为示意性地示出从识别介质的第二层侧照射光的情况下的光的通路的分解剖面图。
[0053]图7为示意性地示出将基材层(第一层侧)配置在上方的状态的物品的立体图。
[0054]图8为示意性地示出使图4的识别介质的上下翻转的状态的剖面图。
[0055]图9为示意性地示出从识别介质的第一层侧照射光的情况下的光的通路的分解剖面图。
[0056]图10为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识别介质的分解立体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识别介质,包含第一层和与所述第一层重叠设置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是能够反射右圆偏振光或左圆偏振光中的一者、使除此以外的圆偏振光透过的层,所述第二层是能够反射与所述第一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同旋向的圆偏振光的至少一部分、使与所述第一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反旋向的圆偏振光透过的层,下述式(2)所定义的Ssf2与下述式(1)所定义的S2的比(Ssf2/S2)大于0.7,式中,λ表示波长(nm),Rf2(λ)表示第二层在波长λ处的反射率,式中,Rs(λ)表示第一层在波长λ处的反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介质,其中,所述第一层是具有胆甾型规律性的树脂的层,所述第二层包含具有胆甾型规律性的树脂的薄片,所述识别介质为透明或半透明。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介质,其中,在所述第一层的与设置所述第二层的面相反侧的面包含与所述第一层重叠设置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是能够使与所述第一层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相反旋向的圆偏振光透过的层,是包含具有胆甾型规律性的树脂的薄片的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介质,其中,下述式(4)所定义的Ssf3与下述式(3)所定义的S3的比(Ssf3/S3)大于0.7,式中,Rf3(λ)表示第三层在波长λ处的反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介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野泰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