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车间固体投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固体投料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车间固体投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现有的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向反应釜的内部进行固体投料。
[0003]目前已有的固体投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固体物料投放剂量无法把控,投料不均匀,有时投放过快,导致物料在反应釜的内部堆积,影响了固体物料的充分混配,混配效率低,降低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车间固体投料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车间固体投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固体投料不均匀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生产车间固体投料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Ⅰ,两个所述固定板Ⅰ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底部从左至右均匀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底端与反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车间固体投料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Ⅰ(2),两个所述固定板Ⅰ(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流箱(3),所述分流箱(3)的底部从左至右均匀连通有分流管(4),所述分流管(4)的底端与反应釜(1)的顶部之间连通有风管(5),所述风管(5)的后端连通有风箱(7),所述风箱(7)的背面连通有风送装置(6),所述风送装置(6)包括固定座(61),所述固定座(61)的正面与反应釜(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6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Ⅱ(62),一个所述固定板Ⅱ(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63),所述电机箱(6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64),所述第二电机(64)的输出轴设置有丝杆(66),所述丝杆(66)的一端依次贯穿电机箱(63)和一个所述固定板Ⅱ(62)且延伸至一个所述固定板Ⅱ(62)的另一侧,所述丝杆(66)位于一个所述固定板Ⅱ(62)另一侧的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板Ⅱ(62)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66)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Ⅱ(62)的相对一侧之间螺纹连接有螺纹板(65),所述螺纹板(65)的底部与固定座(61)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板(65)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67),所述鼓风机(67)的出气端连通有出风斗(68),所述出风斗(68)的正面贯穿风箱(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立春,潘伯祥,陈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兴合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