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素哲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552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体,所述尾气处理箱体由内层箱体、外层箱体以及固定在两层箱体之间的降噪层组成,所述尾气处理箱体一侧设有至少两根排气支管,在尾气处理箱体另一侧设有至少两根洁净出气管,在尾气处理箱体内设有喷淋降解装置和多级颗粒过滤装置,当尾气经所述排气支管进入尾气处理箱体内时,先经所述多级颗粒过滤装置再经所述喷淋降解装置净化后,最后由所述洁净出气管排出至大气中。该装置可以对车辆和动力系统的两个发动机排出的尾气进行多层处理,逐级降解尾气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从而实现零排放,该装置的箱体采用双层结构并添加降噪材料,可以大幅降低两个发动机尾气排放的噪音。可以大幅降低两个发动机尾气排放的噪音。可以大幅降低两个发动机尾气排放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雾霾、空气质量问题持续存在,给城市居民身心带来危害,通常会使用空气降尘车辆向空气中喷洒水雾对空气进行净化,由于降尘车辆在作业时的功耗较大,因此目前使用的空气降尘车辆通常会附加一个发动机,使得该车辆具有两套动力系统,而排放的尾气量也随之增加,会增加有害气体向空气中的排放,因此对降尘车辆的尾气进行处理。现阶段我国降尘车辆的尾气处理设备普及率低,而采用的尾气处理设备大多采用吸附网或过滤网,吸附网或过滤网寿命低、更换勤、使用成本高,专利号为CN201811398671.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染治理用汽车尾气处理设备及汽车尾气处理方法,该设备通过阶梯布置的三组处理机构对汽车尾气进行多级处理,解决现有设备安装和拆卸困难、滤网使用寿命低、更换勤、使用成本高等问题,当时对尾气的处理不彻底,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并没有分解;专利号为CN205277557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和汽车,将尾气直接排放到处理液中与处理液进行化学反应,对尾气进行处理,但是尾气流速较大时尾气尚未与处理液接触就排放出去了,净化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该装置可以对车辆和动力系统的两个发动机排出的尾气进行多层处理,逐级降解尾气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从而实现零排放,该装置的箱体采用双层结构并添加降噪材料,可以大幅降低两个发动机尾气排放的噪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体,所述尾气处理箱体由内层箱体、外层箱体以及固定在两层箱体之间的降噪层组成,所述尾气处理箱体一侧设有至少两根排气支管,在尾气处理箱体另一侧设有至少两根洁净出气管,在尾气处理箱体内设有喷淋降解装置和多级颗粒过滤装置,当尾气经所述排气支管进入尾气处理箱体内时,先经所述多级颗粒过滤装置再经所述喷淋降解装置净化后,最后由所述洁净出气管排出至大气中。
[0005]优选的,所述内层箱体由设有降噪小孔的金属板围合而成。
[0006]优选的,所述排气支管与所述洁净出气管在水平与竖直方向上均错开布置在所述尾气处理箱体两对立侧。
[0007]优选的,所述多级颗粒过滤装置由第一颗粒过滤网、第二颗粒过滤网和第三颗粒过滤网构成,所述第一颗粒过滤网、第二颗粒过滤网和所述第三颗粒过滤网沿着所述尾气处理箱体长度方向前后间隔布置。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颗粒过滤网、第二颗粒过滤网和所述第三颗粒过滤网均有活性炭蜂窝状滤网结构,且第一颗粒过滤网、第二颗粒过滤网和第三颗粒过滤网的蜂窝孔径依
次减小。
[0009]优选的,所述喷淋降解装置由循环泵、喷淋机构、水箱和尾气处理液回收机构组成,所述循环泵将水箱内的尾气处理液经管路输送至喷淋机构进行喷淋。
[0010]优选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多排喷淋头,多排所述喷淋头沿着所述尾气处理箱体长度方向前后间隔布置。
[0011]优选的,所述尾气处理液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槽、导流管、单向阀和集液盒,在所述回收槽表面还设有过滤网。
[0012]本专利技术中,尾气处理箱体采用双层结构且还设有降噪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尾气排放时产生的噪音。使用的颗粒过滤装置为多层结构,一方面可以逐级过滤尾气中的颗粒物,实现对颗粒物充分的过滤,另一方面将尾气扩散,更均匀的流入到喷淋机构所在空间内,与喷淋的尾气处理液更充分接触。喷淋机构喷出的尾气处理液与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可得到无毒无害的洁净气体排出,降低工作时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降噪层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体1,在尾气处理箱体1上至少设有一个可开合的门,该门可以打开供使用者安装或者拆卸其内部装置,尾气处理箱体1由内层箱体10、外层箱体11以及固定在两层箱体之间的降噪层12组成,在内层箱体10由设有降噪小孔的金属板围合而成,降噪小孔可以初步吸纳一些噪声,降噪层12由降噪材料制成,且降噪层12上设有微孔结构,该结构可以将噪音进行反射、折射和吸收,实现进一步降噪的目的。尾气处理箱体1一侧安有至少两根排气支管2,排气支管2的数量可以根据车辆中排气管路的多少相对应设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排气支管2前端固定安装三通连接件,来适应不同车辆的排气管路数量,在尾气处理箱体1另一侧设有至少两根洁净出气管3,洁净出气管3的直径大于排气支管2的直径,较多数量、较大直径的洁净出气管3可以降低尾气在尾气处理箱体1的流速,使得尾气在尾气处理箱体1可以充分反应降解,排气支管2与洁净出气管3在水平与竖直方向上均错开布置在尾气处理箱体1两对立侧,使得排气支管2的进气方向不与洁净出气管3的出气方向相同,避免气体经排气支管2排入至尾气处理箱体内时速度过快而影响尾气的降解。在尾气处理箱体1内设有多级颗粒过滤装置4,多级颗粒过滤装置4由第一颗粒过滤网40、第二颗粒过滤网41和第三颗粒过滤网42构成,第一颗粒过滤网40、第二颗粒过滤网41和第三颗粒过滤网42沿着尾气处理箱体1的长度方向前后间隔布置,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再次加强过滤效果,还可以将颗粒过滤网设置为四级、五级甚至更多,第一颗粒过滤网40、第二颗粒过滤网41和第三颗粒过滤网42均为活性炭蜂窝状滤网结构,且第一颗粒过滤网40、第二颗粒过滤网41和第三颗粒过滤网42的蜂窝孔径依次减小,当尾气经过多级颗粒过滤装置4时,会将尾气中的颗粒物逐级吸附,经过
多级吸附可以更加充分的过滤掉尾气中的颗粒物,而且多级结构还可以将尾气的运动方向扩散,使得尾气更加均匀地排进下一个降解装置内。在尾气处理箱体1内还设有喷淋降解装置5,喷淋降解装置5由循环泵50、喷淋机构51、水箱52和尾气处理液回收机构53组成,其中喷淋机构51包括多排喷淋头,多排喷淋头沿着尾气处理箱体1的长度方向前后间隔布置,当经过多级颗粒过滤装置4吸附作用后的尾气进入到喷淋降解装置5时,喷淋机构51在循环泵50的作用下喷淋尾气处理液,该尾气处理液可以与尾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进行化学反应,使其分解为无毒无害的气体,实现对尾气的化学降解,喷淋后的尾气处理液经过尾气处理液回收机构53流回集液盒524内,尾气处理液回收机构53包括回收槽530、导流管531、单向阀532和集液盒524,在回收槽530表面还设有过滤网533,喷淋反应后的尾气处理液会积攒在尾气处理箱体1底侧通过过滤网533进入到回收槽530中,过滤网533可以过滤掉尾气处理液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物杂质,防止对喷淋头的堵塞,进入到回收槽530中的反应后的尾气处理液经过单向阀532和导流管531流入到集液盒524内,该反应后的尾气处理液可以经过人工处理后再次使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箱体由内层箱体、外层箱体以及固定在两层箱体之间的降噪层组成,所述尾气处理箱体一侧设有至少两根排气支管,在尾气处理箱体另一侧设有至少两根洁净出气管,在尾气处理箱体内设有喷淋降解装置和多级颗粒过滤装置,当尾气经所述排气支管进入尾气处理箱体内时,先经所述多级颗粒过滤装置再经所述喷淋降解装置净化后,最后由所述洁净出气管排出至大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箱体由设有降噪小孔的金属板围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支管与所述洁净出气管在水平与竖直方向上均错开布置在所述尾气处理箱体两对立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尾气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颗粒过滤装置由第一颗粒过滤网、第二颗粒过滤网和第三颗粒过滤网构成,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素哲
申请(专利权)人:秦素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