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门希国专利>正文

一种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47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25mL乙酸乙酯和13.6g(80mmol)丙二酸单乙酯钾,搅拌冷却到0~5℃,然后依次加入9.12g(96mmol)无水氯化镁和27.8mL(0.2mol)三乙胺,0.5h内升温到35℃并在此温度下搅拌6h:步骤二、冷至0℃,于0~5℃滴加6mL(57mmol)异丁酰氯,约1h滴毕,再于室温下反应12h:步骤三、冷却到0℃,小心地加入70mL13%的盐酸,此过程中保持温度不高于20℃:步骤四、分出有机相,水层用甲苯(40m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异丁酰乙酸乙酯是合成药物阿托伐他汀的中间体,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合成异丁酰乙酸乙酯的传统方法是乙酰乙酸乙酯和异丁酰氯在强碱作用下生 成α-异丁酰乙酰乙酸乙酯,再进一步脱羧而得到,但是目前该法在异丁酰乙 酸乙酯在生产制造时生产率不高,纯度也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解决了目前异 丁酰乙酸乙酯在生产制造时生产率不高,纯度也不高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乙酸乙酯、 丙二酸单乙酯钾、无水氯化镁、三乙胺、异丁酰氯、盐酸、甲苯、碳酸氢钠和 饱和食盐水。
[0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0007]步骤一、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25mL乙酸乙酯和13.6g(80mmol)丙二酸单乙 酯钾,搅拌冷却到0~5℃,然后依次加入9.12g(96mol)无水氯化镁和 27.8mL(0.2mol)三乙胺,0.5h内升温到35℃并在此温度下搅拌6h:
[0008]步骤二、冷至0℃,于0~5℃滴加6mL(57mmol)异丁酰氯,约1h滴毕, 再于室温下反应12h:
[0009]步骤三、冷却到0℃,小心地加入70mL13%的盐酸,此过程中保持温度不 高于20℃:
[0010]步骤四、分出有机相,水层用甲苯(40mL
×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 碳酸氢钠溶液洗至中性,再用25mL饱和食盐水洗涤,减压蒸除溶剂:
[0011]步骤五、粗品减压蒸馏得无色液体5.5g,收率61%。
[0012]所述的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异丁酰氯:丙二酸单 乙酯钾:无水氯化镁:三乙胺=1:1.4:1.68:3.5。
[0013]所述的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比温度在0~5℃ 之间。
[0014]所述的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水氯化镁为工业级。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具有以下优势:
[0016]⑴
解决了现有异丁酰乙酸乙酯在生产制造中生产率不高的问题。
[0017]⑵
提高了异丁酰乙酸乙酯在生产制造中的纯度。
[0018]⑶
使得其生产操作方便,能耗低,也减少三废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 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 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1]实施例
[0022]一种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0023](1)、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25mL乙酸乙酯和13.6g(80mmol)丙二酸单乙 酯钾,搅拌冷却到0~5℃,然后依次加入9.12g(96mol)无水氯化镁和 27.8mL(0.2mol)三乙胺,0.5h内升温到35℃并在此温度下搅拌6h:
[0024](2)、冷至0℃,于0~5℃滴加6mL(57mmol)异丁酰氯,约1h滴毕,再 于室温下反应12h:
[0025](3)、冷却到0℃,小心地加入70mL13%的盐酸,此过程中保持温度不高 于20℃:
[0026](4)、分出有机相,水层用甲苯(40mL
×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碳 酸氢钠溶液洗至中性,再用25mL饱和食盐水洗涤,减压蒸除溶剂:
[0027](5)、粗品减压蒸馏得无色液体5.5g,收率61%。
[0028]以下为本申请通过实施例得到的产品过程中的实验数据:
[0029]实验部分
[0030]1.1主要仪器与试剂
[0031]Bruker公司AM-600MHz核磁共振仪。
[0032]异丁酰氯和丙二酸单乙酯钾自制;无水氯化镁为工业级;丙二酸单乙酯钾、 三乙胺、四氯化碳、乙酸乙酯、甲苯均为分析纯。
[0033]1.2合成方法对比
[0034]1.2.1醇镁法
[0035]在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5g(0.105mol)镁屑、25mL无水乙醇、0.5mL四 氯化碳,加热引发反应后,搅拌下滴加15.1mL(0.1mol)丙二酸二乙酯和30mL 无水甲苯的混合液,30min加完后于60℃继续反应2h至镁屑完全消失,冷至 0℃后,于0~5℃滴加11.5mL(0.11mol)异丁酰氯和80mL甲苯的混合液,约 1h加完,继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6h,冷却到0℃,倾入45mL浓盐酸和45mL 冰水的混合液中,分出有机相,水相用甲苯(40mL
×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至中性,减压蒸除甲苯得橙黄色油状液体,此橙黄色油状 液体加入100mL烧瓶,搅拌下加入50mL水和0.1g(0.5mmol)对甲苯磺酸,加 热回流8h,TLC检测原料点基本消失(以石油醚和乙醚体积比10∶1为展开剂), 冷至室温,用甲苯(50mL
×
3)萃取,有机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至中性,再 用饱和食盐水(30mL)洗涤,减压蒸干得橙色液体,粗品减压蒸馏得8.51g淡黄 色液体,收率54%,b.p.71~74℃(2.67kPa),1HNMR(CDCl3/TMS),δ:1.1(d, 6H);1.26(q,3H);2.71(m,1H);[3.47(s),4.96(s),12.13(s)](2H);4.17(t, 2H)。
[0036]1.2.2氯化镁/三乙胺法
[0037]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25mL乙酸乙酯和13.6g(80mmol)丙二酸单乙酯钾,搅 拌冷却到0~5℃,然后依次加入9.12g(96mmol)无水氯化镁和27.8mL(0.2mol) 三乙胺,0.5h内升
温到35℃并在此温度下搅拌6h,冷至0℃,于0~5℃滴加 6mL(57mmol)异丁酰氯,约1h滴毕,再于室温下反应12h,冷却到0℃,小心 地加入70mL13%的盐酸,此过程中保持温度不高于20℃,分出有机相,水层用 甲苯(40mL
×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至中性,再用25mL 饱和食盐水洗涤,减压蒸除溶剂,粗品减压蒸馏得无色液体5.5g,收率61%。
[0038]1.3反应原理
[0039]1.3.1醇镁法
[0040][0041][0042]1.3.2氯化镁/三乙胺法
[0043][0044]2.结论与讨论
[0045]2.1两种方法的比较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乙酸乙酯、丙二酸单乙酯钾、无水氯化镁、三乙胺、异丁酰氯、盐酸、甲苯、碳酸氢钠和饱和食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丁酰乙酸乙酯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25mL乙酸乙酯和13.6g(80mmol)丙二酸单乙酯钾,搅拌冷却到0~5℃,然后依次加入9.12g(96mol)无水氯化镁和27.8mL(0.2mol)三乙胺,0.5h内升温到35℃并在此温度下搅拌6h:步骤二、冷至0℃,于0~5℃滴加6mL(57mmol)异丁酰氯,约1h滴毕,再于室温下反应12h:步骤三、冷却到0℃,小心地加入70mL13%的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希国
申请(专利权)人:门希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