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随钻仪与电缆仪的连接装置和测试串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524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随钻仪与电缆仪的连接装置和测试串,该连接装置包括筒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用于与电缆仪的外壳连接而下端与随钻仪的信号护套连接;套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围所述本体的下端并与所述本体的下端形成环空,所述下壳体的下端用于与随钻仪的钻铤连接;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腔中的电连接组件用于实现随钻仪与电缆仪的电连接,该连接装置将随钻仪连接到电缆仪上,使得测试串就有电缆仪以及随钻仪的功能,且电缆仪能为随钻仪提高电源等。且电缆仪能为随钻仪提高电源等。且电缆仪能为随钻仪提高电源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随钻仪与电缆仪的连接装置和测试串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随钻仪与电缆仪的连接装置和测试串。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开发过程中,有些随钻仪被下入到井中,用于在刻度井群刻度和在标准实验井测试,以及应用于随钻环境。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随钻仪进行刻度或测试,随钻仪的所有参数均在下井前设置,刻度或测试过程中不能实时更改和中止,测量数据存储在井下仪器的内存中。直至刻度或测试完毕后,利用外接数据线,以下载的方式将内存数据线读取,再进行分析处理,判定仪器性能。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随钻仪的刻度或测试的方式固定,不方便操作,且测试数据滞后,无法实时监测,尤其不适应随钻仪器的野外现场校验。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随钻仪需要通过配备专门的电池短节供电,并通过特殊的电缆挂接测试,使得径向测试串的电缆承重大,具有电缆断裂卡井的风险。
[0004]由此,需要设计一种测试串用于改进随钻仪的供电方式或者随钻仪的测试数据的传送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随钻仪与电缆仪的连接装置和包含其的测试串。该连接装置能将随钻仪连接到电缆仪上并实现电连接,从而利用电缆仪强大的实时通讯系统,将随钻仪的测试数据,直接传送到地面接收装置进行监测分析,达到直接显示测量结果并实时控制测量进程的目的。通过连接装置还能及时发现刻度井群和标准实验井工况,及时发现随钻仪测量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便于随时验证测量结果。另外,可以通过电连接件为随钻仪进行电缆供电,不再需要配备专用的电池短节,减轻了整个井下测试串的承重。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0007]筒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用于与电缆仪的外壳连接而下端与随钻仪的信号护套连接,
[0008]套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围所述本体的下端并与所述本体的下端形成环空,所述下壳体的下端用于与随钻仪的钻铤连接,
[0009]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腔中的电连接组件用于实现随钻仪与电缆仪的电连接。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电缆、电路板和贯穿线,其中,所述电缆通过快速插接接头与电缆仪电连接,贯穿线通过信号电源滑环与随钻仪的信号插头插接。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
[0012]用于随钻仪和电缆仪之间信号传输的信号传输电路,
[0013]用于随钻仪和电缆仪之间电能传输的电源电路,
[0014]用于控制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和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电路,以及
[0015]与随钻仪连接的用于存储随钻仪采集的信号的存储电路。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分体式构件并包括上壳体和插入式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下端的支撑套,其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中,而所述贯穿线由所述上壳体的内腔延伸到所述支撑套的内腔中,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支撑套之间设置密封圈。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壳体上设置能径向延伸到所述支撑套的防转销,
[0018]或/和在所述支撑套的外壁上设置能与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抵接的凸出环。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套的内腔中形成上缩口和下缩口以用于集设所述贯穿线。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下缩口的下端的所述支撑套的内壁上设置朝向下的第一台阶面,所述信号电源滑环通过绝缘压接环固定在所述第一台阶面上。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以及所述本体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盘槽。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外壁构造为楔形面,
[0023]或/和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设置限位槽,在所述限位槽内轴向卡接式设置周向分体的第一丝扣环,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丝扣环螺纹连接。
[002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测试串,包括:
[0025]上述的连接装置,
[0026]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上端的电缆仪,
[0027]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下端的随钻仪,
[0028]其中,在所述连接装置的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轴向卡接式设置第二丝扣环以使得电缆仪的外壳与所述本体周向可旋转式连接。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利用本申请的连接装置,将随钻仪连接到电缆仪上并实现电连接,从而利用电缆仪强大的实时通讯系统,将随钻仪的测试数据,直接传送到地面接收装置进行监测分析,达到直接显示测量结果并实时控制测量进程的目的。通过连接装置还能及时发现刻度井群和标准实验井工况,及时发现随钻仪测量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便于随时验证测量结果。另外,可以通过电连接件为随钻仪进行电缆供电,不再需要配备专用的电池短节,减轻了整个井下测试串的承重。另外,连接有随钻仪和电缆仪的测试串可以兼具有电缆仪以及随钻仪的功能,例如还可代替电缆仪对完钻目标井进行实时测量。另外,由于随钻仪强度远大于电缆仪,在水平井推送时,具有较大的抗压抗弯强度,从而使得该测试串适用于卡阻严重对仪器伤害大的井,以及不适合电缆仪测量的特殊作业井。
附图说明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0031]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装置;
[0032]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下壳体;
[0033]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下壳体;
[0034]图4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套;
[0035]图5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上壳体。
[0036]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8]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连接装置100包括本体、下壳体1和电连接组件。其中,本体自身为筒状,其上端用于与电缆仪壳体连接而下端与随钻仪的信号护套连接。下壳体1也构造为筒状,其套设在本体的外壁上。下壳体1包围所述本体的下端,并与所述本体的下端形成环空27。另外,下壳体1的下端用于与随钻仪的钻铤连接。而电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腔中,用于实现随钻仪与电缆仪的电连接。
[0039]当然,本申请还涉及测试串,该测试串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电缆仪、连接装置100和随钻仪。
[0040]通过本申请的连接装置100,不仅在结构上将随钻仪设置在了电缆仪的下端,还实现了随钻仪与电缆仪的电连接。由此,利用电缆仪强大的实时通讯系统,将随钻仪的测试数据,直接传送到地面接收装置进行监测分析,达到直接显示测量结果并实时控制测量进程的目的。通过连接装置100还能及时发现刻度井群和标准实验井工况,及时发现随钻仪测量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便于随时验证测量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随钻仪与电缆仪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用于与电缆仪的外壳连接而下端与随钻仪的信号护套连接,套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围所述本体的下端并与所述本体的下端形成环空,所述下壳体的下端用于与随钻仪的钻铤连接,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腔中的电连接组件用于实现随钻仪与电缆仪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随钻仪与电缆仪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电缆、电路板和贯穿线,其中,所述电缆通过快速插接接头与电缆仪电连接,贯穿线通过信号电源滑环与随钻仪的信号插头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随钻仪与电缆仪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用于随钻仪和电缆仪之间信号传输的信号传输电路,用于随钻仪和电缆仪之间电能传输的电源电路,用于控制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和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电路,以及与随钻仪连接的用于存储随钻仪采集的信号的存储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随钻仪与电缆仪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分体式构件并包括上壳体和插入式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下端的支撑套,其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中,而所述贯穿线由所述上壳体的内腔延伸到所述支撑套的内腔中,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支撑套之间设置密封圈。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楠杜海洋于其蛟任勇鲁超崔海波韩春田黄明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