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22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输入容器、盛装测试样品且两端开口的测试组件以及排水管,所述测试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输入容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所述输入容器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测试组件与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中背离所述测试组件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且高于所述测试组件。先在输入容器内放置一定浓度的溶液,输入容器内的溶液会进入测试组件内,测试组件内多余的溶液从排水管排出,每隔一段时间测量测试组件内溶液的浓度,通过计算算出测试样品的弥散系数,该测定仪器在室内进行试验,使测试样品在测试时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干扰因素小,方便工作人员测量。方便工作人员测量。方便工作人员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

技术介绍

[0002]弥散系数是指可溶性物质在通过渗透介质时的弥散速率,弥散系数与介质的结构、渗透途径的均匀程度、平均渗透流速、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0003]我国早期建设的填埋场大多为简易填埋场,这些填埋场底部没有铺设人工防渗衬垫系统,主要依靠天然粘性土层或者在填埋场下游设置垂直防渗帷幕进行防渗。经过多年的运行,许多简易填埋场渗滤液都对地下水和周围土体造成了污染,有些甚至对周边的居民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由于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高、渗滤持续时间长,一旦对地下水和土体造成污染,很难彻底治理。因此,应尽早对这些简易填埋场的污染状况进行现场调查、评价和预测,为污染控制提供依据。其中弥散系数测定就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0004]现有的弥散系数测定一般都是在现场测定,选定一块测量区域,在该测量区域的地下水上游处打一个孔,在孔内放入一定浓度的溶液,溶液渗入该测量区域的泥土中,然后在该区域的地下水的下游处测量该溶液的浓度,然后通过计算,从而测出该测量区域的弥散系数。
[0005]但是在现场测定时工程量大,时间长,有时会刮风下雨,干扰因素多,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使得测定的数值与实际的数值有较大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使测试样品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包括输入容器、盛装测试样品且两端开口的测试组件以及排水管,所述测试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输入容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所述输入容器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测试组件与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中背离所述测试组件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且高于所述测试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弥散系数测定时,先在输入容器内放置一定浓度的溶液,由于输入容器高于测试组件以及排水管,输入容器内的压力大于接收容器内的压力,因此输入容器内的溶液会进入测试组件内,测试组件内多余的溶液从排水管排出,最后每隔一段时间测量测试组件内溶液的浓度,通过计算算出测试样品的弥散系数。该测定仪器在室内进行试验,方便工作人员测量,同时使测试样品在测试时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干扰因素小,降低测定的数值与实际的数值的偏差。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试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容纳腔的第一溶液室、盛装测试样品的固定管以及具有第二容纳腔的第二溶液室,所述固定管两端开口,且固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输入容器与所述第一溶液室的第一容
纳腔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第二溶液室的第二容纳腔相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溶液室的第二容纳腔内盛放有清水,从输入容器流入的液体进入第一溶液室的第一容纳腔内,经过第一溶液室后流入盛装测试样品的固定管,然后从固定管流入第二溶液室的第二容纳腔,第二溶液室内多余的液体从排水管流出,工作人员通过测量第二溶液室内溶液的浓度计算出测试样品的弥散系数。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溶液室中靠近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溶液室中靠近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均开设有嵌装槽,所述固定管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溶液室的嵌装槽和第二溶液室的嵌装槽中,所述嵌装槽的内侧壁与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相贴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管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溶液室的嵌装槽和第二溶液室的嵌装槽,且嵌装槽的内侧壁与固定管的外侧壁相贴合,提高固定管与第一溶液室和第二溶液室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液体测试组件内流出。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溶液室与所述第二溶液室均开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开设于所述嵌装槽槽壁,所述固定管的端面与所述台阶相抵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管与第一溶液室、固定管与第二溶液室连接时,固定管的端面与台阶相抵接,嵌装槽的内侧壁与固定管的外侧壁相贴合,进一步提高固定管与第一溶液室和第二溶液室之间的密封性。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试组件还包括两个过滤件,两个所述过滤件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管的两端,所述过滤件覆盖所述固定管管口。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件可允许溶液通过而挡住测试样品,当第一溶液室内的溶液流入固定管内时,过滤件可减轻溶液对测试样品的冲击,减少测试样品进入第一溶液室内,从而影响溶液在测试样品内的流速;当固定管内的溶液进入第二溶液室内时,过滤件可减少测试样品从固定管内流出。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试组件还包括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溶液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中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不低于所述输入容器的高度。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溶液从第一溶液室进入固定管内时,测试样品内的空气被溶液挤出并进入第一溶液室后从第一排气管内排出,避免空气影响溶液在测试样品内的流动速度。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试组件还包括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溶液室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中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不低于所述第二溶液室的高度且不高于所述输入容器的高度。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溶液从固定管进入第二溶液室内时,测试样品内的空气被溶液挤出并进入第二溶液室后从第二排气管内排出,避免空气影响溶液在测试样品内的流动速度。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试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至少两根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溶液室中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溶液室中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均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连接孔相互对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第一固定板的连接孔和第二固定板的
连接孔后与固定螺母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管的两端嵌入第一溶液室和第二溶液室后,固定螺栓穿过第一固定板的连接孔和第二固定板的连接孔后与固定螺母连接,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带动第一溶液室和第二溶液室向固定管挤压,提高固定管与第一溶液室和第二溶液室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溶液从测试组件上流出。
[00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溶液室通过连接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钉与所述第一溶液室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钉的端部进入第一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溶液室内的过滤件相抵接。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溶液室固定连接,提高固定架与第一溶液室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当过滤件位于第一溶液室内,连接螺钉与第一溶液室内的过滤件相抵接,使第一溶液室内形成供溶液存放的第一容纳腔,方便第一溶液室内的溶液进入固定管内。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容器(2)、盛装测试样品且两端开口的测试组件(3)以及排水管(4),所述测试组件(3)的一端与所述输入容器(2)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4)相连通,所述输入容器(2)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测试组件(3)与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中背离所述测试组件(3)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且高于所述测试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组件(3)包括具有第一容纳腔(313)的第一溶液室(31)、盛装测试样品的固定管(32)以及具有第二容纳腔(331)的第二溶液室(33),所述固定管(32)两端开口,且固定管(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容纳腔(313)和第二容纳腔(331)相连通,所述输入容器(2)与所述第一溶液室(31)的第一容纳腔(313)相连通,所述排水管(4)与所述第二溶液室(33)的第二容纳腔(33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室(31)中靠近所述固定管(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溶液室(33)中靠近所述固定管(32)的一端均开设有嵌装槽(311),所述固定管(32)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溶液室(31)的嵌装槽(311)和第二溶液室(33)的嵌装槽(311)中,所述嵌装槽(311)的内侧壁与所述固定管(32)的外侧壁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室(31)与所述第二溶液室(33)均开设有台阶(312),所述台阶(312)开设于所述嵌装槽(311)槽壁,所述固定管(32)的端面与所述台阶(312)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组件(3)还包括两个过滤件(34),两个所述过滤件(34)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管(32)的两端,所述过滤件(34)覆盖所述固定管(32)管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弥散系数室内测定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组件(3)还包括第一排气管(35),所述第一排气管(3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子华金敏严慧敏汪艳朱兰波杨磊吴炳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