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空间暗挖加层施工用的基桩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518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暗挖加层施工用的基桩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面中部设有开口朝下且竖向放置的加固箱,加固箱中部设有悬空放置的横板,加固箱顶面设有悬空横向放置的支撑板,加固箱顶面凹陷有支撑滑孔,支撑滑孔内插设有滑动贯穿的支撑杆;每个侧边滑筒内底部均设有第二底板,每块第二底板外侧面均安装有输出端朝外的第二伸缩缸,每块第二连块外侧面均设有滑动贯穿侧边滑筒的侧边滑杆。本实施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对支撑位置进行调节,整体结构比较牢固,提高了稳定性,避免了地下空间的坍塌现象发生。发生。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空间暗挖加层施工用的基桩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空间暗挖加层施工用的基桩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是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适应城市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体现。由于规划滞后和施工手段的限制,造成诸如城市道路、景观绿地等区域下的地下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客观上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受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的限制,国内外软土地区城市中心区域大多采用明挖法施工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但常规明挖法实施地下空间势必对交通、管线、商业形成影响,甚至造成不可复原的破坏。
[0003]为了防止地下空间塌陷,都需要打基桩对其进行支撑,目前大部分支撑基桩都是单一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平台连接在一起,不具备可调节的作用;且操作极为不便,无法有效对地下空间进行支撑,不能及时避免地下空间塌陷,从而导致地面上建筑物的大范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下空间暗挖加层施工用的基桩支撑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下空间暗挖加层施工用的基桩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底板顶面中部设有开口朝下且竖向放置的加固箱,所述加固箱两端面中部设有一对开口朝下的L形板;所述加固箱中部设有悬空放置的横板,所述加固箱顶面设有悬空横向放置的支撑板,所述加固箱顶面凹陷有支撑滑孔,所述支撑滑孔内插设有滑动贯穿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与横板顶面中部固接,所述支撑杆顶端与支撑板底面中部固接,位于支撑板底面与加固箱顶面之间在支撑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
[0007]位于加固箱底部两侧在底板顶面设有一对开口朝上的固定双耳座,每座所述固定双耳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销轴与侧边滑筒底端活动铰接,且侧边滑筒为开口斜向朝外的圆形筒状,每个所述侧边滑筒内底部均设有第二底板,每块所述第二底板外侧面均安装有输出端朝外的第二伸缩缸,每个所述第二伸缩缸的伸缩杆端部均设有第二连块,每块所述第二连块外侧面均设有滑动贯穿侧边滑筒的侧边滑杆,且每根所述侧边滑杆外端均设有定位单耳座,位于定位单耳座与侧边滑筒外端之间在所述侧边滑杆上套设有侧边弹簧,每座所述定位单耳座均通过销轴与定位双耳座活动铰接,每座所述定位双耳座外端面均设有侧边挡板。
[0008]优选地,所述L形板顶面均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顶面均安装有输出端朝上的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的伸缩杆端部均设有第一连块,且所述第一连块与支撑板底面一端固接。
[0009]优选地,所述横板顶面两端设有一对贯穿的定位滑筒,且每个定位滑筒均插设有滑动贯穿的定位滑杆,每根所述定位滑杆底端均与底板固接,每根所述定位滑杆顶端均与加固箱内顶面固接。
[0010]优选地,位于一对双耳座内侧在底板顶面设有固定底板,每块所述固定底板顶面均设有斜向放置的固定斜板,且每块固定斜板顶端均与对应一侧的L形板固接。
[0011]优选地,所述底板顶面两端设有一对开口朝上的第一铰接座,每块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铰接轴与铰接缸底端活动铰接;每个所述侧边滑筒外侧中部均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铰接座,且每座第二铰接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铰接轴与铰接缸的铰接杆端部活动铰接。
[0012]优选地,所述底板底面设有多根竖向放置的加固钢筋,每根加固钢筋底部尖端均插入地底深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根据地下空间内顶面的高度,控制第一伸缩缸通过第一连块带动支撑板及支撑杆升高,带动横板及定位滑筒沿着定位滑杆滑动,方便了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0015]2、根据地下空间内两侧壁的角度和距离,通过铰接缸的铰接作用,配合控制第二伸缩缸通过第二连块带动侧边滑杆伸长,方便了对侧边挡板进行调节;
[0016]综上所述,本实施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对支撑位置进行调节,整体结构比较牢固,提高了稳定性,避免了地下空间的坍塌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铰接缸与侧边滑筒连接示意图;
[0022]图中序号:底板1、加固钢筋11、L形板12、固定斜板13、第一伸缩缸14、加固箱2、横板21、支撑杆22、支撑板23、支撑弹簧24、定位滑筒25、定位滑杆26、侧边滑筒3、第二伸缩缸31、侧边滑杆32、侧边弹簧33、铰接缸34、侧边挡板3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为了避免地下空间坍塌,方便了基桩支撑的调节,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地下空间暗挖加层施工用的基桩支撑装置,参见图1-4,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底板1底面设有多根竖向放置的加固钢筋11,每根加固钢筋11底部尖端均插入地底深处,多根加固钢筋11增加了底板1的稳定性,所述底板1顶面中部设有开
口朝下且竖向放置的加固箱2,所述加固箱2两端面中部设有一对开口朝下的L形板12,位于一对双耳座内侧在底板1顶面设有固定底板,每块所述固定底板顶面均设有斜向放置的固定斜板13,且每块固定斜板13顶端均与对应一侧的L形板12固接,固定斜板13增加了加固箱2与底板1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加固箱2中部设有悬空放置的横板21,所述加固箱2顶面设有悬空横向放置的支撑板23,所述加固箱2顶面凹陷有支撑滑孔,所述支撑滑孔内插设有滑动贯穿的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底端与横板21顶面中部固接,所述支撑杆22顶端与支撑板23底面中部固接,位于支撑板23底面与加固箱2顶面之间在支撑杆22上套设有支撑弹簧24,支撑弹簧24增加了支撑杆22滑动的稳定性;
[0025]位于加固箱2底部两侧在底板1顶面设有一对开口朝上的固定双耳座,每座所述固定双耳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销轴与侧边滑筒3底端活动铰接,且侧边滑筒3为开口斜向朝外的圆形筒状,每个所述侧边滑筒3内底部均设有第二底板,每块所述第二底板外侧面均安装有输出端朝外的第二伸缩缸31,每个所述第二伸缩缸31的伸缩杆端部均设有第二连块,每块所述第二连块外侧面均设有滑动贯穿侧边滑筒3的侧边滑杆32,所述第二伸缩缸31的型号为DSTH-CA100-2000-3S,所述第二伸缩缸31通过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每根所述侧边滑杆32外端均设有定位单耳座,位于定位单耳座与侧边滑筒3外端之间在所述侧边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间暗挖加层施工用的基桩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底板(1)顶面中部设有开口朝下且竖向放置的加固箱(2),所述加固箱(2)两端面中部设有一对开口朝下的L形板(12);所述加固箱(2)中部设有悬空放置的横板(21),所述加固箱(2)顶面设有悬空横向放置的支撑板(23),所述加固箱(2)顶面凹陷有支撑滑孔,所述支撑滑孔内插设有滑动贯穿的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底端与横板(21)顶面中部固接,所述支撑杆(22)顶端与支撑板(23)底面中部固接,位于支撑板(23)底面与加固箱(2)顶面之间在支撑杆(22)上套设有支撑弹簧(24);位于加固箱(2)底部两侧在底板(1)顶面设有一对开口朝上的固定双耳座,每座所述固定双耳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销轴与侧边滑筒(3)底端活动铰接,且侧边滑筒(3)为开口斜向朝外的圆形筒状,每个所述侧边滑筒(3)内底部均设有第二底板,每块所述第二底板外侧面均安装有输出端朝外的第二伸缩缸(31),每个所述第二伸缩缸(31)的伸缩杆端部均设有第二连块,每块所述第二连块外侧面均设有滑动贯穿侧边滑筒(3)的侧边滑杆(32),且每根所述侧边滑杆(32)外端均设有定位单耳座,位于定位单耳座与侧边滑筒(3)外端之间在所述侧边滑杆(32)上套设有侧边弹簧(33),每座所述定位单耳座均通过销轴与定位双耳座活动铰接,每座所述定位双耳座外端面均设有侧边挡板(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栋彭卫纲彭洁王云飞王贵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