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埋管件定位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07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埋管件定位工具,包括:封堵塞、预埋管件和楼板模板,所述预埋管件位于楼板模板上端面,且封堵塞位于预埋管件上端口,所述封堵塞上端面一侧安装有把手组件,所述封堵塞中部穿设有竖直的丝杆,且封堵塞中部与丝杆对应开设有第一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封堵塞做盖板,能够有效防止预埋管件堵塞,用丝杆做连接杆,上端用第一螺母、弹性组件结婚下端用第三螺母、底托组件进行固定,有效确保预埋管件的定位准确和牢固,避免了出现松动偏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或拆卸方便快捷,安装后稳定牢固,无需在混凝土浇筑时,安排值班人员全程旁站,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埋管件定位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埋管件定位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直埋管也叫预制直埋式保温管,直埋管种类众多,按要运输的介质的温度分类:深冷聚氨酯直埋保温管、高温聚氨酯直埋保温管、常温聚氨酯直埋保温管;按外护层的不同分类:玻璃钢外护层聚氨酯直埋保温管、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层聚氨酯直埋保温管、钢外护层聚氨酯直埋保温管及其他外护层直埋保温管;按输送介质的不同分类:如供水用的聚氨酯预制保温管、耐高温聚氨酯保温管,输送蒸汽用的蒸汽直埋聚氨酯复合预制保温管,石油上用的埋地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防腐保温管等等。在多层建筑中,直埋管需要在浇筑楼板前在楼板模板上进行定位。
[0003]传统的直埋管件定位施工,一般是采用钢钉或钢丝将管件与模板进行固定,然后在预埋管件上口采用胶布缠绕进行密封,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堵塞预埋管件。在混凝土浇筑时,安排值班人员全程旁站,防止管件偏位堵塞。该施工方法主要是通过组织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加强施工过程监督检查验收及全程旁站来保证直埋管件的施工质量。但是,由于工人的质量意识及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施工搭设过程中,容易出现预埋管件定位不准确、不牢固,容易出现松动偏位堵塞等问题,存在较大质量隐患;在安装时,操作复杂,消耗时间较长,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安排值班人员全程旁站,消耗人力财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埋管件定位工具,以解决传统的直埋管件定位施工容易出现预埋管件定位不准确、不牢固,容易出现松动偏位堵塞等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埋管件定位工具,其包括封堵塞、预埋管件和楼板模板,所述预埋管件位于楼板模板上端面,且封堵塞位于预埋管件上端口,所述封堵塞上端面一侧安装有把手组件,所述封堵塞中部穿设有竖直的丝杆,且封堵塞中部与丝杆对应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丝杆上端在封堵塞上方设置有横向的转动杆,所述丝杆外侧表面在封堵塞上方啮合有第一螺母,且丝杆外侧表面在第一螺母下侧与封堵塞上侧之间套设有弹性组件,所述丝杆下端贯穿楼板模板,且丝杆外侧表面在楼板模板下侧套设有底托组件,所述楼板模板上在预埋管件下端中部与底托组件对应开设有异型穿孔,所述丝杆外侧表面在底托组件下端啮合有第三螺母,且丝杆外侧表面在第三螺母上端和底托组件下端之间套设有第二垫片。
[0006]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直埋管件定位工具,进一步:所述封堵塞包括上圆形模板和下圆形模板,所述下圆形模板位于上圆形模板下端中部,且上圆形模板通过多个小钢钉与下圆形模板固定连接,下圆形模板的外径与预埋管件内径相匹配,且上圆形模板的外径比下圆形模板的外径大8mm-12mm。
[0007]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直埋管件定位工具,进一步:所述把手组件包方
向朝下的U型把手杆和长条状的安装板,所述U型把手杆下侧左右两端分别与安装板上侧左右两端焊接,且安装板下侧通过多个竖直贯穿封堵塞的安装螺栓与封堵塞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螺栓上的螺母与封堵塞下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
[0008]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直埋管件定位工具,进一步: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圆形钢板、竖直的弹簧和第二圆形钢板,所述弹簧上端与第一圆形钢板下侧面焊接,且弹簧下端与第二圆形钢板上侧面焊接,所述第一圆形钢板和第二圆形钢板中部均与丝杆对应开设有第二穿孔。
[0009]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直埋管件定位工具,进一步:所述底托组件包括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外侧边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采用圆钢焊接而成,且三个限位杆的内端分布第二螺母外侧的三个边焊接。
[0010]本技术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直埋管件定位工具,进一步:所述转动杆采用圆钢切割而成,且横向的转动杆下侧中部与丝杆上端焊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采用封堵塞做盖板,能够有效防止预埋管件堵塞,用丝杆做连接杆,上端用第一螺母、弹性组件结婚下端用第三螺母、底托组件进行固定,有效确保预埋管件的定位准确和牢固,避免了出现松动偏位;本技术安装或拆卸方便快捷,安装后稳定牢固,无需在混凝土浇筑时,安排值班人员全程旁站,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
[0013]2、本技术可采用现场常见的材料余料制作,节约材料,制作成本低;封堵塞采用模板制作而成,可以在现场根据各种不同内径的预埋管件直接切割制作,适应性强,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
[0014]3、本技术采用标准化直埋管件定位工具,让现场直埋管件定位施工可以规范化、标准化、简单耐用、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0015]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6]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直埋管件定位工具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上圆形模板和下圆形模板俯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把手组件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底托组件俯视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封堵塞;101、上圆形模板;102、下圆形模板;2、预埋管件;3、楼板模板;4、把手组件;401、U型把手杆;402、安装板;403、安装螺栓;404、第一垫片;5、丝杆;6、第一穿孔;7、转动杆;8、第一螺母;9、弹性组件;901、第一圆形钢板;902、弹簧;903、第二圆形钢板;10、底托组件;1001、第二螺母;1002、限位杆;11、异型穿孔;12、第二垫片;13、第三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直埋管件定位工具的实施例。
[0023]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
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4]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5]图1-4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直埋管件定位工具,其包括:封堵塞1、预埋管件2和楼板模板3,预埋管件2位于楼板模板3上端面,且封堵塞1位于预埋管件2上端口,封堵塞1包括上圆形模板101和下圆形模板102,下圆形模板102位于上圆形模板101下端中部,且上圆形模板101通过多个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埋管件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塞(1)、预埋管件(2)和楼板模板(3),所述预埋管件(2)位于楼板模板(3)上端面,且封堵塞(1)位于预埋管件(2)上端口,所述封堵塞(1)上端面一侧安装有把手组件(4),所述封堵塞(1)中部穿设有竖直的丝杆(5),且封堵塞(1)中部与丝杆(5)对应开设有第一穿孔(6),所述丝杆(5)上端在封堵塞(1)上方设置有横向的转动杆(7),所述丝杆(5)外侧表面在封堵塞(1)上方啮合有第一螺母(8),且丝杆(5)外侧表面在第一螺母(8)下侧与封堵塞(1)上侧之间套设有弹性组件(9),所述丝杆(5)下端贯穿楼板模板(3),且丝杆(5)外侧表面在楼板模板(3)下侧套设有底托组件(10),所述楼板模板(3)上在预埋管件(2)下端中部与底托组件(10)对应开设有异型穿孔(11),所述丝杆(5)外侧表面在底托组件(10)下端啮合有第三螺母(13),且丝杆(5)外侧表面在第三螺母(13)上端和底托组件(10)下端之间套设有第二垫片(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埋管件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塞(1)包括上圆形模板(101)和下圆形模板(102),所述下圆形模板(102)位于上圆形模板(101)下端中部,且上圆形模板(101)通过多个小钢钉与下圆形模板(102)固定连接,下圆形模板(102)的外径与预埋管件(2)内径相匹配,且上圆形模板(101)的外径比下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弦刘鹏祁彦辉孙亚东桑友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