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机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85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贴合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内上、下设有上冷却机构、下冷却机构,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四个支撑脚,所述的上冷却机构包括移动气缸,所述的移动气缸设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移动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上冷却辊体,所述的下冷却机构包括多个与上冷却辊体相对应的下冷却辊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上冷却机构、下冷却机构,可以改变上冷却辊、下冷却辊之间的距离,进而适应不同厚度的薄膜;而且设置的冷却辊的结构,减少冷气在辊内流动性,提高其储存在内腔的时间,提高冷却效果。提高冷却效果。提高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合机的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薄膜贴合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贴合机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各种薄膜,薄膜贴合机是一种通过热压工艺将薄膜贴合在一起的自动化设备,它替代了人工贴合,不仅效率高,且不易产生气泡,尤其对于一些包装、装饰类塑料薄膜的生产加工,可以使成品率大大提高,并且大幅度降低人工及材料成本,从而使得产品的利润得到提高。
[0003]现有的贴合机,薄膜贴合后,为了提高薄膜贴合效果,会增加冷却机构,目前的冷却机构存在无法适应不同厚度的薄膜;而且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冷却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合机的冷却装置,可适应不同厚度的薄膜冷却,提高冷却效果,减少冷却时间,尤其适合用在芳香型儿童玩具膜中。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贴合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内上、下设有上冷却机构、下冷却机构,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四个支撑脚,所述的上冷却机构包括移动气缸,所述的移动气缸设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移动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上冷却辊体,
[0006]所述的上冷却辊体包括上冷却辊,所述的上冷却辊的前、后端分别与第一上轴、第二上轴相连,所述的第一上轴、第二上轴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前板、第一后板相连,且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的第一前板、第一后板前、后设在移动板下表面上,所述的上冷却辊内为空心的,在上冷却辊内上、下壁设有多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一上斜板、第一下斜板,所述的第一上轴内设有与上冷却辊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通腔,所述的第一上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前板上的穿孔,且与第一连接管相连,与每个上冷却辊的第一上轴相连的第一连接管均与第一中间腔体上的通孔相连,在第一中间腔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的第一进气口通过第一冷气管与冷气源相连;
[0007]所述的下冷却机构包括多个与上冷却辊体相对应的下冷却辊体,所述下冷却辊体包括下冷却辊,所述的下冷却辊的前、后端分别与第一下轴、第二下轴相连,所述的第一下轴、第二下轴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前板、第二后板相连,且连接处均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二前板、第二后板设在四个支撑脚内侧,且前、后设置,所述的下冷却辊内为空心的,在下冷却辊内上、下壁设有多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二上斜板、第二下斜板,所述的第一下轴内设有与下冷却辊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通腔,所述的第一下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前板上的穿孔,且与第二连接管相连,与每个下冷却辊的第一下轴相连的第二连接管均与第二中间腔体上的通孔相连,在第二中间腔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的第二进气口通过第二冷气管与冷气源相连。
[0008]进一步,上斜板朝向斜下方倾斜设置,下斜板朝向斜上方倾斜设置。
[0009]进一步,所述的移动板的左侧对称设有第一左滑块、第二左滑块,所述的移动板的右侧对称设有第一右滑块、第二右滑块,在每个支撑脚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左滑块、第二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右滑块相配合的第一左滑轨、第二左滑轨、第一右滑轨、第二右滑轨,所述的第一左滑块、第二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右滑块分别滑动设在第一左滑轨、第二左滑轨、第一右滑轨、第二右滑轨内。
[0010]进一步,所述的下冷却辊的上表面高于第二前板、第二后板的上表面。
[0011]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均设有开关阀、抽泵。
[0012]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上冷却机构、下冷却机构,可以改变上冷却辊、下冷却辊之间的距离,进而适应不同厚度的薄膜;而且设置的冷却辊的结构,减少冷气在辊内流动性,提高其储存在内腔的时间,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3是上冷却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支撑板
ꢀꢀꢀꢀꢀꢀꢀꢀꢀꢀꢀꢀꢀ
2、支撑脚
ꢀꢀꢀꢀꢀꢀꢀꢀꢀꢀ
3、移动气缸
[0018]4、移动板
ꢀꢀꢀꢀꢀꢀꢀꢀꢀꢀꢀꢀꢀ
5、上冷却辊
ꢀꢀꢀꢀꢀꢀꢀꢀ
6、第一上轴
[0019]7、第一前板
ꢀꢀꢀꢀꢀꢀꢀꢀꢀꢀꢀ
8、第一上斜板
ꢀꢀꢀꢀꢀꢀ
9、第一下斜板
[0020]10、第一连接管
ꢀꢀꢀꢀꢀꢀꢀꢀ
11、第一中间腔体
ꢀꢀꢀ
12、第一冷气管
[0021]13、下冷却辊
ꢀꢀꢀꢀꢀꢀꢀꢀꢀꢀ
14、第一下轴
ꢀꢀꢀꢀꢀꢀꢀ
15、第二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内上、下设有上冷却机构、下冷却机构,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板1,在支撑板1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四个支撑脚2,所述的上冷却机构包括移动气缸3,所述的移动气缸3设在支撑板1的下表面上,所述的移动气缸3的活塞杆与移动板4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移动板4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上冷却辊体,所述的上冷却辊体包括上冷却辊5,所述的上冷却辊5的前、后端分别与第一上轴6、第二上轴相连,所述的第一上轴6、第二上轴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前板7、第一后板相连,且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的第一前板7、第一后板前、后设在移动板4的下表面上,所述的上冷却辊5内为空心的,在上冷却辊5内上、下壁设有多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一上斜板8、第一下斜板9,所述的第一上轴6内设有与上冷却辊5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通腔,所述的第一上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前板7上的穿孔,且与第一连接管10相连,与每个上冷却辊5的第一上轴6相连的第一连接管10均与第一中间腔体11上的通孔相连,在第一中间腔体1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的第一进气口通过第一冷气管12与冷气源相连,所述的下冷却机构包括多个与上冷却辊体相对应的下冷却辊体,所述下冷却辊体包括下冷却辊13,所述的下冷却辊13的前、后端分别与第一下轴14、第二下轴相连,所述的第一下轴14、第二下轴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前板15、第二后板相连,且连接处均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二前板15、第
二后板设在四个支撑脚2的内侧,且前、后设置,所述的下冷却辊13内为空心的,在下冷却辊13内上、下壁设有多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二上斜板、第二下斜板,所述的第一下轴14内设有与下冷却辊13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通腔,所述的第一下轴14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前板15上的穿孔,且与第二连接管相连,与每个下冷却辊13的第一下轴14相连的第二连接管均与第二中间腔体上的通孔相连,在第二中间腔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的第二进气口通过第二冷气管与冷气源相连。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上斜板、第二上斜板朝向斜下方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一下斜板、第二下斜板朝向斜上方倾斜设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内上、下设有上冷却机构、下冷却机构,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四个支撑脚,所述的上冷却机构包括移动气缸,所述的移动气缸设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移动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上冷却辊体;所述的上冷却辊体包括上冷却辊,所述的上冷却辊的前、后端分别与第一上轴、第二上轴相连,所述的第一上轴、第二上轴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前板、第一后板相连,且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的第一前板、第一后板前、后设在移动板下表面上,所述的上冷却辊内为空心的,在上冷却辊内上、下壁设有多个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一上斜板、第一下斜板,所述的第一上轴内设有与上冷却辊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通腔,所述的第一上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前板上的穿孔,且与第一连接管相连,与每个上冷却辊的第一上轴相连的第一连接管均与第一中间腔体上的通孔相连,在第一中间腔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的第一进气口通过第一冷气管与冷气源相连;所述的下冷却机构包括多个与上冷却辊体相对应的下冷却辊体,所述下冷却辊体包括下冷却辊,所述的下冷却辊的前、后端分别与第一下轴、第二下轴相连,所述的第一下轴、第二下轴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前板、第二后板相连,且连接处均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二前板、第二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兵袁存妹李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畅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