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成瑞专利>正文

水中钢板桩围堰快捷止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81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水中钢板桩围堰快捷止漏结构,包括多根钢板桩依次相连围合成的闭合围堰,两钢板桩之间出现有漏水的锁口,漏水的锁口部位在钢板桩外侧从钢板桩顶部至底部河床下方挤贴有薄膜带,薄膜带底部埋于河床泥土以下30~50cm内,顶部与钢板桩固定在一起,薄膜带宽约300mm,厚度约0.03mm。该结构安全可靠、工时短、费用小,而且现场施工人员容易操作,止漏率达100%。止漏率达100%。止漏率达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中钢板桩围堰快捷止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桥梁、港口、码头、航道等工程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在水中结构物或构造物施工,为实现无水干作业,人们常采用钢板桩等形式的围堰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在钢板桩围堰打设完成后,在围堰内进行抽水、安装围堰支撑系统、取土、封底等后道工序过程中发现相邻钢板桩锁口有局部缝隙而漏水,为了快速、高效封堵这些缝隙,从而提高水中钢板桩围堰快捷止漏的一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房建、桥梁、水利、码头、港航等水中结构物工程越来越多地采用钢板桩围堰止水措施,钢板桩围堰一旦出现漏水现象,将直接影响到围堰的止水效果。若是处理方法不当,往往事半功倍,不但增加经济投入,还会影响工程进度。
[0003]目前围堰发现漏水后,人们常利用围堰内外水头差,借用水流吸附力作用,通过设置在钢板桩外侧导管将调和后级配粗砂、锯沫粉、水泥送至漏水部位,解决钢板桩止漏问题。这样处理起来,止水效果往往较差,所以人们为了提高止水效果,不用堵漏导管,直接采用潜水员下水准确封堵。采用级配粗砂、锯沫粉、水泥混合料等封堵材料,后期锁口复漏率高。人们为了减少复漏率,在首次封堵不漏后,待钢板桩锁口内侧晾干,在原漏水锁口部位及时注入泡木胶、棉絮等封堵材料。上述方法,虽然效果得以提高,但工时长,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水中钢板桩围堰快捷止漏结构,长条薄膜带利用水流推力贴附在围堰锁口漏水部位,底端埋在河床下,顶端固定在钢板桩上,多次实践证明,止漏成功率可以达100%,漏水处理时效高,经济投入少。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水中钢板桩围堰快捷止漏结构,包括多根钢板桩依次相连围合成的闭合围堰,两钢板桩之间出现有漏水的锁口,漏水的锁口部位在钢板桩外侧从钢板桩顶部至底部河床下方挤贴有薄膜带,薄膜带底部埋于河床泥土内,顶部与钢板桩固定在一起。
[0007]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薄膜带长度为河床以下30~50cm +水深+钢板桩水面外露部分,宽约300mm,厚度约0.03mm。
[0008]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薄膜带宽幅平展挤贴在漏水锁口的钢板桩外侧。
[0009]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薄膜带顶部与水面上方钢板桩利用胶带固定在一起。
[0010]该结构采用下述方法作业,包括以下步骤:
[0011](1)钢板桩围堰打设完成后,开始堰内抽水,抽水过程中发现相邻钢板桩锁口局部有漏水现象;
[0012](2)取PVC或PE薄膜带从钢板桩围堰外侧沿着漏水部位的竖向锁口,底端借助杆件埋入河床以下,顶端采用塑料胶带或其他方式固定在水面上方钢板桩上,利用水流推力将薄膜带推向围堰锁口漏水部位,薄膜带水压力将薄膜带紧紧的挤贴在钢板桩锁口表面,从而将漏水的板桩锁口缝隙严密封堵,达到止漏目的。
[0013]薄膜带长度为河床以下30~50cm+水深+钢板桩水面外露部分,宽约300mm,厚度约0.03mm。薄膜带长度尤其是深入河床下方的深度能保证塑料薄膜带不被水流冲移位,甚至冲走;薄膜带厚度优选适中,太厚不易吸附在钢板桩锁口的漏水部位,太薄又容易损杯。
[0014]为了更容易利用杆件带着薄膜带插入河床里,杆件底端加工成斜面,斜面中部开成开口向下的n形凹槽,凹槽深约20mm,宽度5mm左右,薄膜带底部打结,结的颈部临时夹持在杆件底部的凹槽内。斜面上的凹槽有利于临时夹持薄膜带,插到位后又便于薄膜带与杆件脱离。
[0015](3)待钢板桩围堰锁口不再漏水后,继续抽水,如再发现漏水,可重复步骤(2)的方法,直至堰内水位抽降至需要水位为止。
[0016]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7]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进行水中钢板桩围堰锁口漏水处理,止水效率高,复漏率低、成功率可达到100%;另外,本技术安全可靠、适用性强、工时短、费用小,而且现场施工人员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水中钢板桩围堰俯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水中钢板桩围堰纵立面示意图;
[0020]图3本技术水中钢板桩围堰局部三维立体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施工状态进程图;
[0022]其中:a图为止漏安装前刚打设的钢板桩围堰示意图,
[0023]b图为裁剪好的止漏塑料薄膜带示意图,
[0024]c图为利用加工好竹竿下放止漏塑料薄膜带示意图,
[0025]d图为钢板桩围堰止漏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0026]e图为安装第一道钢板桩围堰支撑系统示意图,
[0027]f图为施工第二道围堰支撑系统等后续工作示意图。
[0028]具体实施方法
[0029]如图1至图4所示,在水面9上进行钢板桩围堰1施工系列方案图。本技术适用钢板桩围堰1在施工时,发生漏水或渗水现象,导致围堰内排水、围堰支撑、堰内取土等后续工作无法进行下去,开始采取方法快捷止漏,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首先,根据钢板桩围堰1施工方案进行钢板桩打设,打好钢板桩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对钢板桩垂直度、围堰尺寸、入土深度的方面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0031]在进行围堰抽水过程中,发现围堰锁口6有渗漏水现象后,及时确定漏水位置及深度,如果漏水部位在第一道钢板桩围堰水平支撑系统2、3、4以上,则将钢板桩围堰1内水位采用多台水泵进行抽降,并保证排水量大于渗水量,发现一处漏水,及时堵上一个,直至围堰内水位降至第一道支撑牛腿以下0.5m,便于支撑系统干作业。钢板桩围堰锁口有漏水时,
及时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进行封堵。封堵方法详见具体实施。
[0032]在进行钢板桩围堰锁口6渗漏现象处理前,先选购好足够数量0.03mm厚的塑料薄膜。将验收合格的塑料薄膜裁剪成宽度为300mm左右的条幅,薄膜带7长度根据钢板桩露出水面9高度、水深、河床8松软状态确定。塑料薄膜的具体入土深度一般为河床8可入土深度(40cm左右)+最大水深+钢板桩露出水面9高度+70cm左右的富余量。
[0033]在进行塑料薄膜带7安装前,需在塑料薄膜带7底端打上一个结11,结11的大小需要保证在插入河床后不会随同竹竿10底端自动脱落为宜,然后将其底部夹持在一根事先准备好的竹竿10底部槽口中,凹槽深约20mm,宽度5mm左右,同样槽口的大小也要能保证在塑料薄膜带7在竹竿10退出河床后,自动脱落竹竿10底端为宜。完成这项工作一般需要两个人来完成,其中一个人将底端打好结11的塑料薄膜带7整理顺直并展开,另一人将竹竿10底端沿着漏水的钢板桩外侧锁口6一直伸到水底,然后待第一个人将塑料薄膜带7在漏水的钢板桩锁口6上方对称就位后,再将竹竿底端连同塑料薄膜带7底端一起插入河床8,直至一个人感到吃力插不下去为宜。然后,将竹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中钢板桩围堰快捷止漏结构,包括多根钢板桩依次相连围合成的闭合围堰(1),两钢板桩之间出现有漏水的锁口(6),其特征在于:漏水的锁口(6)部位在钢板桩外侧从钢板桩顶部至底部河床下方挤贴有薄膜带(7),薄膜带(7)底部埋于河床(8)泥土内,顶部与钢板桩固定在一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钢板桩围堰快捷止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薄膜带(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瑞程元林杨龙蒋其广刘昕阳
申请(专利权)人:张成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