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电及带动打气泵的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77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充电及带动打气泵的电源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端、EMI滤波单元、整流滤波单元、PWM主控制单元、为PWM主控制单元供电的供电单元、能量转换元器件、输出整流滤波单元及输出端,该输出端连接锂电池和/或打气泵电机,PWM主控制单元与能量转换元器件之间连接有吸收回路,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单元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输出恒压单元,所述输出恒压单元包括有与输出整流滤波单元连接的15V电压输出回路及24V电压输出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既能充电又可以直接带动打气泵工作,输出电压可以高低切换,充电电压线性增长,充电电流线性下降;带动打气泵电流是可变的,在轻载时是小电流,重载时是大电流工作,并且使打气泵能够便携使用。气泵能够便携使用。气泵能够便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充电及带动打气泵的电源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打气泵
,特指一种可充电及带动打气泵的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打气泵电源,大多数只是设计恒压模式,对打气泵只能连接电源才能工作,不能便携使用,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充电及带动打气泵的电源电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可充电及带动打气泵的电源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端、EMI滤波单元、整流滤波单元、PWM主控制单元、为PWM主控制单元供电的供电单元、能量转换元器件、输出整流滤波单元及输出端,该输出端连接锂电池和/或打气泵电机,所述PWM主控制单元与能量转换元器件之间连接有吸收回路,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单元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输出恒压单元,所述输出恒压单元包括有与输出整流滤波单元连接的15V电压输出回路及24V电压输出回路,该15V电压输出回路及24V电压输出回路均连接所述输出端。
[000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15V电压输出回路包括有串联在一起的电阻R12、光电耦合器及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串联在一起的上偏置电阻R14和第一下偏置电阻R21、与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连接的电阻R22,该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的G极连接于该上偏置电阻R14和第一下偏置电阻R21之间的连线,该电阻R12及分压电阻R14均连接,该分压电阻R21接地,该光电耦合器连接所述PWM主控制单元。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24V电压输出回路包括有三极管Q2、与该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的第二下偏置电阻R13、与该三极管Q2的B极连接的稳压管ZD1和电阻R20、与所述输出端并联的滤波电容C8以及所述的15V电压输出回路,其中,该电阻R13连接于该15V电压输出回路中的上偏置电阻R14和第一下偏置电阻R21之间的连线,该电阻R20接地,该三极管Q2的E极接地,该第二下偏置电阻R13与第一下偏置电阻R21并联连接。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C输入端还接有保险丝F1。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EMI滤波单元包括有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以及连接于该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之间的电容CX1和电阻RX1及电阻RX2。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有整流桥以及与该整流桥连接的电容C2。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WM主控制单元包括有PWM主控制芯片及与该PWM主控制芯片连接的电容C1、电容C3、电容C6和所述的光电耦合器。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有二极管D2和与该二极管D2的
阴极连接的电容C7,该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能量转换元器件,该电容C7连接PWM主控制单元的PWM主控制芯片。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能量转换元器件为变压器;所述吸收回路包括有依次串联在一起的电阻R2和电阻R4及二极管D1、并联于该电阻R2两端的电容C4、并联于该电阻R4两端的电阻R3。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有二极管D4及滤波电容C9和并联于该二极管D4两端的电阻R19和电容C5,该电阻R19和电容C5构成RC滤波器。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了既能充电又可以直接带动打气泵工作,输出电压可以高低切换,充电电压线性增长,充电电流线性下降;带动打气泵电流是可变的,在轻载时是小电流,重载时是大电流工作,并且使打气泵能够便携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见图1所示,为一种可充电及带动打气泵的电源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端1、EMI滤波单元2、整流滤波单元3、PWM主控制单元4、为PWM主控制单元4供电的供电单元5、能量转换元器件6、输出整流滤波单元10及输出端7,该输出端7连接锂电池和/或打气泵电机,所述PWM主控制单元4与能量转换元器件6之间连接有吸收回路8,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单元10与输出端7之间连接有输出恒压单元9,所述输出恒压单元9包括有与输出整流滤波单元10连接的15V电压输出回路91及24V电压输出回路92,该15V电压输出回路91及24V电压输出回路92均连接所述输出端7。
[0019]所述15V电压输出回路91包括有串联在一起的电阻R12、光电耦合器911及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912、串联在一起的上偏置电阻R14和第一下偏置电阻R21、与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912连接的电阻R22,该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912的G极连接于该上偏置电阻R14和第一下偏置电阻R21之间的连线,该电阻R12及分压电阻R14均连接,该分压电阻R21接地,该光电耦合器911连接所述PWM主控制单元4。
[0020]所述24V电压输出回路92包括有三极管Q2、与该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的第二下偏置电阻R13、与该三极管Q2的B极连接的稳压管ZD1和电阻R20、与所述输出端7并联的滤波电容C8以及所述的15V电压输出回路91,其中,该电阻R13连接于该15V电压输出回路91中的上偏置电阻R14和第一下偏置电阻R21之间的连线,该电阻R20接地,该三极管Q2的E极接地,该第二下偏置电阻R13与第一下偏置电阻R21并联连接。所述24V电压输出回路92包含了15V电压输出回路91,以此简化电路设计,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设计的空间。
[0021]所述AC输入端1还接有保险丝F1,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
[0022]所述EMI滤波单元2包括有第一共模电感21和第二共模电感22以及连接于该第一共模电感21和第二共模电感22之间的电容CX1和电阻RX1及电阻RX2,该EMI滤波单元2具有极好的抗干扰功效。
[0023]所述整流滤波单元3包括有整流桥31以及与该整流桥31连接的电容C2。
[0024]所述PWM主控制单元4包括有PWM主控制芯片41及与该PWM主控制芯片41连接的电容C1、电容C3、电容C6和所述的光电耦合器911。
[0025]所述供电单元5包括有二极管D2和与该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的电容C7,该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能量转换元器件6,该电容C7连接PWM主控制单元4的PWM主控制芯片41。
[0026]所述能量转换元器件6为变压器;所述吸收回路8包括有依次串联在一起的电阻R2和电阻R4及二极管D1、并联于该电阻R2两端的电容C4、并联于该电阻R4两端的电阻R3。
[0027]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单元10包括有二极管D4及滤波电容C9和并联于该二极管D4两端的电阻R19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及带动打气泵的电源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端(1)、EMI滤波单元(2)、整流滤波单元(3)、PWM主控制单元(4)、为PWM主控制单元(4)供电的供电单元(5)、能量转换元器件(6)、输出整流滤波单元(10)及输出端(7),该输出端(7)连接锂电池和/或打气泵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WM主控制单元(4)与能量转换元器件(6)之间连接有吸收回路(8),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单元(10)与输出端(7)之间连接有输出恒压单元(9),所述输出恒压单元(9)包括有与输出整流滤波单元(10)连接的15V电压输出回路(91)及24V电压输出回路(92),该15V电压输出回路(91)及24V电压输出回路(92)均连接所述输出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及带动打气泵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15V电压输出回路(91)包括有串联在一起的电阻R12、光电耦合器(911)及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912)、串联在一起的上偏置电阻R14和第一下偏置电阻R21、与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912)连接的电阻R22,该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912)的G极连接于该上偏置电阻R14和第一下偏置电阻R21之间的连线,该电阻R12及分压电阻R14均连接,该分压电阻R21接地,该光电耦合器(911)连接所述PWM主控制单元(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充电及带动打气泵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24V电压输出回路(92)包括有三极管Q2、与该三极管Q2的C极连接的第二下偏置电阻R13、与该三极管Q2的B极连接的稳压管ZD1和电阻R20、与所述输出端(7)并联的滤波电容C8以及所述的15V电压输出回路(91),其中,该电阻R13连接于该15V电压输出回路(91)中的上偏置电阻R14和第一下偏置电阻R21之间的连线,该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仁强陈洁婷李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