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72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平面看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的主箱体呈L字状,胶片暗盒的装填位置与胶片输送箱的待机位置水平排列于跟前侧,摄影位置接续于待机位置的纵深处,另一方面输送箱可在待机位置与摄影位置间往复移动,同时在结构上作成胶片暗盒从主箱体前面插入装填。上述结构的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具有胶片输送路径平缓,防止装置尺寸增大,暗盒易于装填,消除装置整体形态、功能受限等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备有可非盒式摄影的快照摄影装置的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为了使胶片输送路径平坦,防止装置尺寸增大,方便于装填胶片暗盒,配置胶片暗盒的装填位置,以及暗盒的插入方向等,使装置整体的形态、功能受到制约,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举解决上述制约的技术。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备有载置被检体的台面,隔台面配置于对向位置的X射线管及图像增强器,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X射线管对载置于台面的被检体照射X光,同时根据伴随X光照射从图像增强器输出的检测信号,获得X光透视图像,与此同时进行由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产生的透过X光像的胶片摄影,供医生诊断。非盒式方式,备有可在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主箱体内的摄影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配置的胶片输送箱,对胶片进行供给收放的胶片暗盒。该方式是一种可反复摄影的方式,每摄影一次,胶片输送箱在待机位置将由胶片暗盒所供给的未摄影的胶片挟于增感纸之间,再移动到摄影位置,透过X光像摄影后回到待机位置,将已摄影的胶片收放于暗盒内。只要暗盒内仍剩有未摄影的胶片,就无需更换暗盒,可继续胶片摄影。图8(a)所示为已有技术的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的情况,在台面J1下侧的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的主箱体J2内配设有胶片输送箱J5,如图8(b)所示,它在待机位置J3和摄影位置J4之间可相对于台面J1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另一方面在胶片输送箱J5正下方的装填位置J6处配设有装有多张未摄影胶片的供给暗盒J7和收放已摄影胶片的收放暗盒J8,并在结构上作成通过由滚轮或导轨部件构成的胶片输送机构,可在与胶片输送箱之间进行胶片的供给、收放。图9所示为另一已有技术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的情况,台面J1下侧仅设有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主箱体J2的摄影位置J4的部分,待机位置J3等某主箱体J2的其它部分向台面J1的后侧突出并沿台面J1长度方向延伸配设着。不言而喻,胶片输送箱J5的设置可在待机位置J3和摄影位置J4间往复移动。然后,供给暗盒J7和收放暗盒J8配设在沿台面J1长度方向与待机位置J3相邻排列的装填位置J6处,结构上作成通过由滚轮或导轨部件构成的胶片输送机构,可在与胶片输送箱J5之间进行胶片的供给、收放。如图10所示,供给暗盒J7和收放暗盒J8,在结构上从台面J1后侧平行于长度方向的方向插入主箱体J2的侧面J2a。然而在上述已有技术非盒式快照装置中,分别存在如下问题。图8的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由于必须在胶片输送箱J5与呈90°角度的正下方中的供给暗盒J7或收放暗盒J8间输送胶片,故存在胶片输送机构复杂的问题,此外,因输送路径急骤弯曲胶片不能平直输送,故易引起伤及胶片或产生静电斑痕等输送不良的问题。图9的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因突出于台面J2后侧配置,故存在增大装置尺寸的问题,此外还存在难以装填胶片暗盒J7,J8的问题。若增大装置尺寸,就需为设置装置而增加地面积。暗盒J7、J8的难装填是由于必须绕到台面J1的后侧装卸它们。再有,在图9非盒式快照装置情况下,由于暗盒J7、J8装填位置的配置和暗盒的插入方向,故还存在装置形态或功能受限制的问题。即,由于装填位置J6沿台面J1长度方向延伸到与待机位置J3邻接,且暗盒J7、J8的插入方向在主箱体J2的侧面J2a,故当台面J1竖起时主箱体J2的暗盒J7、J8的侧面J2a相对于地面距离近。其结果,恐有较长的某个暗盒J7、J8不能插入或取出,所以为了使暗盒J7、J8的侧面J2a不过于靠近地面,故使装置形态受到限制,X射管、快照装置不能大范围移动,移动功能不够灵活。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有能缓和胶片输送箱与暗盒间胶片输送路径弯曲程度同时能防止装置尺寸增大、使胶片暗盒易于装填的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的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能消除因暗盒装填位置的配置和暗盒插入方向引起的对装置整体的形态、功能的限制。为完成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构成如下。即,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备有载置被检体的台面,隔该台面配置在对向位置的X射线管及图像增强器,可非盒式摄影的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备有处于下述形态中的胶片输送箱在含有上述X射线管的X射线透过的X光透过区的上述台面下部沿与所述台面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横穿方向延伸配设上述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的主箱体;同时其跟前侧部分沿台面长度方向延伸,从上方看大致配设成L字形状;在沿上述主箱体长度方向沿伸的前侧部分设有在与所述胶片输送箱间进行胶片供给/收放用的胶片暗盒可从主箱体前面插入被装填的装填位置;在上述主箱体L字的角部分设有待机位置,用于所述胶片输送箱待机与上述装填位置中的胶片暗盒间进行胶片输送;在从待机位置横穿台面方向中所述X光透过区设有摄影位置,且所述胶片输送箱可经过上述待机位置和上述摄影位置往复移动。本专利技术的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进行透过X光像的非盒式摄影时有如下作用。首先,从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主箱体前面插入装填胶片暗盒,以便与胶片输送箱间进行胶片的供给/收放。不用说,胶片暗盒中放有多张未摄影的胶片。且胶片输送箱处于待机位置。一旦输出摄影指令,胶片输送箱从位于装填位置的胶片暗盒获得供给的胶片后,移动到摄影位置,对透过X光像摄影后,移到待机位置。回到待机位置的输送箱将已摄影胶片输送收放于胶片暗盒。若继续有摄影指令,则重复上述过程。由于胶片的供给、收放是从装填位置至邻近水平方向位置的待机位置进行的,故不会有过度的弯曲加给胶片。只要胶片暗盒内有剩余未摄影的胶片,就无需更换胶片暗盒,并能反复进行非盒式摄影。由于暗盒的装填位置配设于主箱体前面,故不管台面设定成什么角度,都能方便地进行胶片暗盒的交换。 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X光透视摄影装置的主要结构的概示图;图2为快照装置的概示平面图;图3为表示胶片输送箱与暗盒间输送胶片状况的模式图;图4为表示胶片输送箱移动状况的平面图;图5为说明非盒式摄影前半周中胶片输送箱动作的模式图;图6为说明非盒式摄影后半周中胶片输送箱的动作的模式图;图7为表示非盒式摄影时动作流程的流程图;图8为表示已有技术快照摄影装置主要结构侧的概示图;图9为表示已有技术快照摄影装置另一主要结构例的概示图;图10为表示图9已有技术快照摄影装置部分外观的立体图。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1为表示实施例的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主要结构的概示图。图2为该实施例的非盒式快照装置的概示平面图。在实施例的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中,起倒转动框2如箭头A所示相对于基座1可转动地支撑在下侧,另一方面,横向载置被检体M的台面3如箭头B所示可沿长度方向移动地配置在起倒转动框2的上侧。台面3相对于基座1可起立至大致呈垂直位置。X射线管5从上方面对台面3安装于立设在后侧起倒转动框2上的支撑架4的顶部,同时,在起倒转动框2中台面3下侧配设有与X射线管5相对的图像增强器6。X射线管5能沿箭头C所示方向移动,在结构上作成图像增强器6与X射线管5连动,以便X射线管5与图像增强器6的对向配置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起到转动框2中台面3下侧设置有非盒式快照装置7,用于对被检体M的透过X光像进行胶片摄影。结构上,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7也与X射线管5连动。实施例装置进行透视时,根据操作部8的操作,通过驱动控制部9一边使起倒转动框2转动,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盒式X光透视摄影装置,备有:载置被检体的台面,隔该台面配置在对向位置的X射线管及图像增强器,可非盒式摄影的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备有处于下述形态中的胶片输送箱:在含有上述X射线管的X射线透过的X光透过区的上述台面下部沿与所述台面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横穿方向延伸配设上述非盒式快照摄影装置的主箱体;同时其跟前侧部分沿台面长度方向延伸,从上方看大致配设成L字形状;在沿上述主箱体长度方向沿伸的前侧部分设有在与所述胶片输送箱间进行胶片供给/收放用的胶片暗盒可从主箱体前面插入被装填的装填位置;在上述主箱体L字的角部分设有待机位置,用于所述胶片输送箱待机与上述装填位置中的胶片暗盒间进行胶片输送;在从待机位置横穿台面方向中所述X光透过区设有摄影位置,且所述胶片输送箱可经过上述待机位置和上述摄影位置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沼正雄谷车竜司吉田幸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