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及使用的折叠式土壤样品制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47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及使用的折叠式土壤样品制样板,包括第一样板、第二样板、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一样板与第二样板底面通过铰接件铰接;第一样板在铰接端的顶面设有凹槽且第二样板在铰接端的顶面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缘,或者第一样板与第二样板通过铰接件平展后留有间隙,间隙中可移动的设有搭接于第一样板及第二样板顶面的“T”形桥接件;第一样板远离铰接端的底面与第一支撑脚铰接,第二样板远离铰接端的底面与第二支撑脚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铰接件将第一样板及第二样板连接形成可折叠的制样板,通过铰接端设置相互配合的凹槽及凸缘,可增强展平后的承载强度和避免土样损失,具有携带方便、结实耐用、土样损失小的特点。损失小的特点。损失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纳及使用的折叠式土壤样品制样板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实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携带方便、结实耐用、土样损失小的便于收纳及使用的折叠式土壤样品制样板。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样品在制样时,需要从集中堆放地点取出一定重量的土壤样品摊开摆放在台面,每个土壤样品摊开面积大约为70cm
×
50cm
×
0.1cm(长
×

×
厚),以确保最后过筛后的土壤样本重量约有280~300g左右,然后进行去除杂质、风干、粉碎和过筛等操作。传统上,土壤样品一般在实验室的操作台制样,但这种操作有以下缺点:一是台面不经用于土壤样品制样,灰尘、异味等残留物质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二是土壤样品会增加台面的清理压力;三是实验室台面精度及价格较高,采用碾压的方式粉碎土壤会损坏台面,减少台面的使用寿命;四是收集整理后的土壤样品进研钵等容器时一般用样品刷,不方便收集,且会造成样品损失;五是土壤样品整理受场地限制,必须有操作台才能进行,严重制约了土壤样品研究的效率。因此,急需研究一种携带方便、结实耐用、容易清理、土样损失小的土壤样品制样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方便、结实耐用、土样损失小的便于收纳及使用的折叠式土壤样品制样板。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第一样板、第二样板、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样板与第二样板通过底面的铰接件可折叠的铰接;所述第一样板在铰接端的顶面设置有凹槽且第二样板在铰接端的顶面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缘,或者第一样板与第二样板通过铰接件平展后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可移动的设置有搭接于第一样板及第二样板顶面的“T”形桥接件;所述第一样板远离铰接端的底面与第一支撑脚铰接,所述第二样板远离铰接端的底面与第二支撑脚铰接。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铰接件将第一样板及第二样板连接形成可折叠及展开成平板的专用制样板,不仅携带方便,而且专用制样板可避免其它物质的灰尘、异味等残留物质污染土样,还能有效减少土壤制样对实验室台面使用寿命的不良影响和台面的清理压力,使用成本较低;并且通过铰接端设置相互配合的凹槽及凸缘,不仅可有效增强展平后的承载强度,而且还能避免制样时土壤样品遗落而造成损失,也减少了制样后的清洁工作;通过在第一样板及第二样板的两端底面铰接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在保证携带方便的同时,还能随时展开形成可靠的制样操作台,不仅便于制样时的操作,而且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因此,本技术具有携带方便、结实耐用、土样损失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一;
[0007]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二;
[0008]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三;
[0009]图4为本技术之铰接件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第一样板,2-第二样板,3-第一支撑脚,4-第二支撑脚,5-铰接件,501-第一连接件,502-第二连接件,503-连接轴,504-连接部,505-止动部,506-蝶形螺母,6-凹槽,7-凸缘,8-间隙,9-桥接件,11-第一铰接板,12-第二铰接板,13-第一支撑架,14-第二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接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2]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包括第一样板1、第二样板2、第一支撑脚3、第二支撑脚4,所述第一样板1与第二样板2通过底面的铰接件5可折叠的铰接;所述第一样板1在铰接端的顶面设置有凹槽6且第二样板2在铰接端的顶面设置有与凹槽6相配合的凸缘7,或者第一样板1与第二样板2通过铰接件5平展后之间留有间隙8,所述间隙8中可移动的设置有搭接于第一样板1及第二样板2顶面的“T”形桥接件9;所述第一样板1远离铰接端的底面与第一支撑脚3铰接,所述第二样板2远离铰接端的底面与第二支撑脚4铰接。
[0013]所述凹槽6为“L”形、“C”形、“∠”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0014]所述凹槽6和/或凸缘7的配合面设置有弹性密封层。
[0015]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样板1近铰接端等宽的固定连接有刚性的第一铰接板11,所述第二样板2近铰接端等宽的固定连接有刚性的第二铰接板12,所述第一铰接板11与第一样板1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二铰接板12与第二样板2的顶面平齐,所述铰接件5分别与第一铰接板11及第二铰接板12铰接。
[0016]如图4所示,所述铰接件5包括第一连接件501、第二连接件502、连接轴503,所述第一连接件501一端与第一样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连接轴503可旋转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02一端与第二样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连接轴503可旋转的连接。
[0017]所述第一连接件501与连接轴503的连接端设置有“C”形或“L”形的连接部504,所述第二连接件502与连接轴503的连接端设置有向连接部504延伸的止动部505。
[0018]所述第一连接件501一端与连接轴503的一段可旋转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02一端与连接轴503的另一段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止动部505设置于第二连接件502上远离第二样板2的连接轴503一侧的近第一连接件501端,所述止动部505设置于连接部504的上端。
[0019]所述连接轴503在第一连接件501及第二连接件502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止动头及螺纹配合的蝶形螺母506。
[0020]本技术还包括可折叠的第一支撑架13及第二支撑架14,所述第一支撑架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样板1的底面及第一支撑脚3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架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样板2及第二支撑脚4铰接。
[0021]所述第一样板1和/或第二样板2为不锈钢台面或铝台面且底部设置有刚性支撑框,所述铰接件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样板1及第二样板2的刚性支撑框固定连接。
[002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
[0023]如图1和2所示,工作时,将第一样板1和第二样板2展开,使得第一样板1的凹槽6与第二样板2的凸缘7紧密贴合,形成完整无间隙的制样板,然后将第一支撑脚3和第二支撑脚4分别旋转展开,从而形成有支撑的制样操作平台。从集中堆放地点取出一定重量的土壤样品摊开摆放在制样板上摊开铺平,然后进行去除杂质、风干、粉碎和过筛等制样操作。完成后将整理后的土壤样品收集进研钵等容器中,清洁制样板的表面,然后旋转收起第一支撑脚3和第二支撑脚4,向下旋转第一样板1和第二样板2进行折叠后存放。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及使用的折叠式土壤样品制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样板(1)、第二样板(2)、第一支撑脚(3)、第二支撑脚(4),所述第一样板(1)与第二样板(2)通过底面的铰接件(5)可折叠的铰接;所述第一样板(1)在铰接端的顶面设置有凹槽(6)且第二样板(2)在铰接端的顶面设置有与凹槽(6)相配合的凸缘(7),或者第一样板(1)与第二样板(2)通过铰接件(5)平展后之间留有间隙(8),所述间隙(8)中可移动的设置有搭接于第一样板(1)及第二样板(2)顶面的“T”形桥接件(9);所述第一样板(1)远离铰接端的底面与第一支撑脚(3)铰接,所述第二样板(2)远离铰接端的底面与第二支撑脚(4)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收纳及使用的折叠式土壤样品制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为“L”形、“C”形、“∠”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收纳及使用的折叠式土壤样品制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和/或凸缘(7)的配合面设置有弹性密封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收纳及使用的折叠式土壤样品制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样板(1)近铰接端等宽的固定连接有刚性的第一铰接板(11),所述第二样板(2)近铰接端等宽的固定连接有刚性的第二铰接板(12),所述第一铰接板(11)与第一样板(1)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二铰接板(12)与第二样板(2)的顶面平齐,所述铰接件(5)分别与第一铰接板(11)及第二铰接板(12)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便于收纳及使用的折叠式土壤样品制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5)包括第一连接件(501)、第二连接件(502)、连接轴(503),所述第一连接件(501)一端与第一样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徐兴阳黄果王志江王亮谢永辉陈雅琼詹莜国彭海根黄天杰李明波金楹金萍魏刚方荣启戴恩杨大全刘海胡卫宗李龙张永贵高德富饶清林梁民张俊文方正粉徐爱聪杨家明马康达柯昌磊许东亚印瀚孔德旬张芬芬周元周红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