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防飞散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31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防飞散网,包括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多个主支撑杆,各主支撑杆相互平行设置并向垃圾填埋区一侧倾斜,每个主支撑杆底部设置移动式混凝土基础并通过混凝土基础上的底座固定,各主支撑杆侧部通过两个反向倾斜的斜支撑杆支撑固定;相邻两个主支撑杆之间悬挂防护网,防护网为立式的网格框架,包括横向钢丝、竖向钢丝,竖向钢丝沿竖向呈阶梯状弯折呈坡度上升,坡度与主支撑杆倾斜方向相同,且位于垃圾填埋区一侧的竖向钢丝的阶梯面朝下,多个相平行竖置的竖向钢丝与多个相平行横向设置的横向钢丝相垂直交叉焊接连接固定形成带网孔的网格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护网拦截效果好,被拦截垃圾可自行脱落,清理方便,不会污染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防飞散网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装置
,具体是涉及一种垃圾防飞散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避免垃圾卫生填埋场大量轻质物(塑料、纸张、织物等)的飞散,在填埋作业区周边设有防飞散网,但目前常规防飞散网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常规防飞散网高度较高、重量较大,搬运及安装较为困难;2.截留飞散物脱落较为困难,清理难度较高,被拦截的垃圾很容易挂在防飞散网上难以自行脱落污染环境,由于部分垃圾挂的位置比较高,工作人员清理不方便,所以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防飞散网,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防飞散网拦截的截留飞散物脱落较为困难,垃圾容易挂住,挂的位置高,难以自行脱落,清理不方便污染环境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垃圾防飞散网,包括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多个主支撑杆,各所述主支撑杆相互平行设置并向垃圾填埋区一侧倾斜,每个所述主支撑杆底部设置移动式混凝土基础并通过所述混凝土基础上的底座固定,各所述主支撑杆侧部通过两个反向倾斜的斜支撑杆支撑固定;相邻两个所述主支撑杆之间悬挂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为立式的网格框架,包括横向钢丝、竖向钢丝,所述竖向钢丝沿竖向呈阶梯状弯折呈坡度上升,所述坡度与所述主支撑杆倾斜方向相同,且位于垃圾填埋区一侧的所述竖向钢丝的阶梯面朝下,多个相平行竖置的所述竖向钢丝与多个相平行横向设置的所述横向钢丝相垂直交叉焊接连接固定形成带网孔的网格面,各所述交叉位置位于所述竖向钢丝向下弯折拐点处;相邻两个所述主支撑杆之间上下布置多条钢丝绳一、且沿水平方向依次穿设在所述防护网上,所述钢丝绳一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旋扣一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支撑杆连接固定,所述钢丝绳一通过多个绳夹与所述防护网上对应位置的所述横向钢丝锁紧固定,所述防飞散网两侧的所述主支撑杆外侧部连接固定钢丝绳二一端,所述钢丝绳二另一端斜向外侧张紧并通过螺旋扣二与地面上浇筑的混凝土基础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钢丝绳二上下平行设置多根。
[0006]所述防护网的网面坡角б与所述主支撑杆的倾角相同。
[0007]所述防护网的所述竖向钢丝弯折角度β小于90
°

[0008]所述防护网孔宽W小于孔高H。
[0009]所述主支撑杆、斜支撑杆底部均焊接固定法兰形底板,所述底座上具有与所述法兰形底板相对应的安装面,所述法兰形底板与所述安装面螺接固定。
[0010]所述主支撑杆侧部对称设置两个斜向下的连接耳一并分别插入两个所述斜支撑杆上端设置的U形座内螺接固定。
[0011]所述螺旋扣一一端挂钩挂在所述钢丝绳一的绳结上,另一端与所述主支撑杆上固
定的连接耳二螺接固定;所述螺旋扣二一端挂钩挂在所述钢丝绳二的绳结上,另一端挂钩挂在地面上浇筑的所述混凝土基础预埋的挂环上。
[0012]包括四齿钉耙,所述四齿钉耙为T形,包括纵向设置的耙杆及横向设置的耙头,所述耙杆与所述耙头一侧面中部焊接固定,所述耙头另一侧面垂直焊接四个钉齿,所述四齿钉耙悬挂在所述防护网上,所述竖向钢丝可以穿行于所述四齿钉耙的钉齿间。
[0013]所述防护网的所述竖向钢丝折弯间距L大于四齿钉耙钉齿长度T。
[0014]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0015]本技术的防护网呈特定阶梯状,被拦截的垃圾在触碰到防护网向下的阶梯面后没有落脚点,会自行脱落,不会挂在防护网上,部分被拦截的垃圾会嵌入防护网的网孔内难以自行脱落,可通过配套钉耙将其清理下来,防护网拦截效果好,被拦截垃圾可完全清理,清理方便,不会污染环境,并且采用斜支撑杆、钢丝绳对主支撑杆稳定性进行加固,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附图1的C-C剖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附图1的I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附图1的II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附图1的D-D剖视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附图1的E-E剖视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防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防护网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附图8的K-K剖视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附图1的F向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附图2的III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主支撑杆,1-3底板,2-斜支撑杆,3-防护网,3-1竖向钢丝,3-2横向钢丝, 4-钢丝绳一,7-四齿钉耙,8-钢丝绳二,9-绳夹,10-螺旋扣一,11-底座,12-混凝土基础,101-螺旋扣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11所示,一种垃圾防飞散网,包括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多个主支撑杆1,各所述主支撑杆1相互平行设置并向垃圾填埋区一侧倾斜,每个所述主支撑杆1底部设置移动式混凝土基础12并通过所述混凝土基础12上的底座11固定,各所述主支撑杆1侧部通过两个反向倾斜的斜支撑杆2支撑固定;相邻两个所述主支撑杆1之间悬挂防护网3,所述防护网3为立式的网格框架,包括横向钢丝3-2、竖向钢丝3-1,所述竖向钢丝3-1沿竖向呈阶梯状弯折呈坡度上升,所述坡度与所述主支撑杆1倾斜方向相同,且位于垃圾填埋区一侧的所述竖向钢丝3-1的阶梯面朝下,多个相平行竖置的所述竖向钢丝3-1与多个相平行横向设置的所
述横向钢丝3-2相垂直交叉焊接连接固定形成带网孔的网格面,各所述交叉位置位于所述竖向钢丝3-1向下弯折拐点处;相邻两个所述主支撑杆1之间上下布置多条钢丝绳一4、且沿水平方向依次穿设在所述防护网3上,所述钢丝绳一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旋扣一10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支撑杆1连接固定,所述钢丝绳一4通过多个绳夹9与所述防护网3上对应位置的所述横向钢丝3-2 锁紧固定,所述防飞散网两侧的所述主支撑杆1外侧部连接固定钢丝绳二8一端,所述钢丝绳二8另一端斜向外侧张紧并通过螺旋扣二101与地面上浇筑的混凝土基础12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钢丝绳二8上下平行设置多根。
[0031]所述防护网3的网面坡角б与所述主支撑杆1的倾角相同,参见附图2、9。
[0032]所述防护网3的所述竖向钢丝3-1弯折角度β小于90
°
,参见附图9。
[0033]所述防护网3孔宽W小于孔高H,参见附图8。
[0034]所述主支撑杆1、斜支撑杆2底部均焊接固定法兰形底板1-3,所述底座11 上具有与所述法兰形底板1-3相对应的安装面,所述法兰形底板1-3与所述安装面螺接固定,参见附图1、2、11。
[0035]所述主支撑杆1侧部对称设置两个斜向下的连接耳一并分别插入两个所述斜支撑杆2上端设置的U形座内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防飞散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在地面上的多个主支撑杆(1),各所述主支撑杆(1)相互平行设置并向垃圾填埋区一侧倾斜,每个所述主支撑杆(1)底部设置移动式混凝土基础(12)并通过所述混凝土基础(12)上的底座(11)固定,各所述主支撑杆(1)侧部通过两个反向倾斜的斜支撑杆(2)支撑固定;相邻两个所述主支撑杆(1)之间悬挂防护网(3),所述防护网(3)为立式的网格框架,包括横向钢丝(3-2)、竖向钢丝(3-1),所述竖向钢丝(3-1)沿竖向呈阶梯状弯折呈坡度上升,所述坡度与所述主支撑杆(1)倾斜方向相同,且位于垃圾填埋区一侧的所述竖向钢丝(3-1)的阶梯面朝下,多个相平行竖置的所述竖向钢丝(3-1)与多个相平行横向设置的所述横向钢丝(3-2)相垂直交叉焊接连接固定形成带网孔的网格面,各所述交叉位置位于所述竖向钢丝(3-1)向下弯折拐点处;相邻两个所述主支撑杆(1)之间上下布置多条钢丝绳一(4)、且沿水平方向依次穿设在所述防护网(3)上,所述钢丝绳一(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旋扣一(10)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支撑杆(1)连接固定,所述钢丝绳一(4)通过多个绳夹(9)与所述防护网(3)上对应位置的所述横向钢丝(3-2)锁紧固定,所述防飞散网两侧的所述主支撑杆(1)外侧部连接固定钢丝绳二(8)一端,所述钢丝绳二(8)另一端斜向外侧张紧并通过螺旋扣二(101)与地面上浇筑的混凝土基础(12)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钢丝绳二(8)上下平行设置多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防飞散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3)的网面坡角б与所述主支撑杆(1)的倾角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敬革史书舟刘力郝慧铭李丽轩李振川冯凯刘燕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