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朋专利>正文

变色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1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色筷子,采用两头中空的插接式结构实现。其中,筷子前部为透明体,其中空腔体内部填充有变色硅胶,在其顶端开设有吸液孔,当顾客使用过此筷子后,利用变色硅胶遇液体可变色的特性,提醒后续顾客停止使用,从而提高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保护意识,减少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饮食文化中人们宴请宾朋的文明程度。在所述筷子尾部的中空腔体内可盛放牙签,方便顾客随时取用。采用双头中空式的插接结构不仅减少了用料,降低了重量和成本,而且方便了顾客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色筷子采用可降解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制成,用后回收粉碎又可重复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餐具领域,涉及一种筷子,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使用一次即可变色的筷子。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参加社交应酬的活动越多,在外吃饭的机会也越多,为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防病从口入,对人们使用的筷子要求达到严格的卫生标准。现如今人们使用的筷子一般都是采用竹、木、塑料、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对于一次性使用的筷子通常采用成本较低的竹、木材料制成,而由塑料、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的筷子,由于其成本较高、清洗消毒容易,因此,通常作为重复使用的筷子。对于一次性筷子虽然卫生,但是却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竹木制造的筷子用后不能再生利用,不仅增加了生活垃圾的数量,而且污染了环境,不利用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现今政府已从环保和节约资源的角度逐步取缔一次性竹、木制筷子的制作和使用。但是,对于重复使用的筷子往往又存在着清洗消毒不彻底的问题,放置几小时后简直成了病菌繁殖的温床。人们若再使用这样的筷子会对身体构成严重的危害,给传染性疾病提供传播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重复使用的筷子易传播疾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变色筷子,采用可降解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制成,使用一次后即可改变颜色,避免后续顾客继续使用,不仅确保了饮食卫生,而且可回收再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变色筷子,包括筷子杆体,所述筷子杆体的前部为中空腔体,腔体内填充有遇液体可变色的填充物,并且在所述前部上设置有吸液孔。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筷子杆体的前部可为整体透明体结构,亦可采用在其上开设透明观察窗的结构实现,其内部填充物为变色硅胶或变色硅胶与食用明胶的混合物。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限定,所述吸液孔设置在筷子杆体前部的顶端,并在所述前部的外周设置有防滑凹坑。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筷子杆体为插接式结构,所述前部与中间杆体插接连接,其具体插接结构是在前部上设置呈锥台状的连接部,在中间杆体上开设与其配合的插接凹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限定,在所述筷子杆体的尾部和中间杆体的后部也设置有中空腔体,尾部与中间杆体为插接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筷子前部设置成透明的中空结构,在其内部填充变色硅胶,并在其顶端开设吸液孔,在顾客使用过此筷子后,利用变色硅胶遇液体可变色的特性,提醒后续顾客停止使用,从而提高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保护意识,减少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饮食文化中人们宴请宾朋的文明程度。在所述筷子尾部设置有可盛放牙签的中空腔,采用双头中空式的插接结构不仅减少了用料,降低了重量和成本,而且方便了顾客的使用。本技术的变色筷子采用可降解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制成,用后回收粉碎又可重复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批量生产成本极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色筷子的外部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变色筷子采用三段插接式结构实现,如图1所示,包括尾部1、中间杆体2和前部3。其中,在所述尾部1、中间杆体的后部2-1以及前部3内均设置有中空腔体4、5、6。尾部1腔体4与中间杆体后部2-1的中空腔体5配合构成盛放牙签的容室,方便顾客随时取用。前部3的中空腔体6内盛放有遇液体可变颜色的填充物,本技术采用一种变色硅胶,例如蓝色硅胶7实现,为方便观察蓝色硅胶7的颜色变化,所述前部3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亦可通过开设透明观察窗实现。并且在筷子前部3的顶端还开设有多个微小的吸液孔8,参见图2所示。当顾客使用筷子时,打开包装袋,取出筷子夹取食物时,蓝色硅胶7通过吸液孔8吸收汤汁或唾液而改变颜色,从而提醒人们注意此筷子已经使用过,必须消毒或更换。由于蓝色硅胶具有在100摄氏度以上的烤箱或微波炉内加热20分钟后可还原的特性,因此,此筷子可在高温消毒后恢复蓝色,重复使用。若将此筷子设计成一次性卫生筷,可在蓝色硅胶7中加入少许食用明胶,高温消毒时,蓝色硅胶7被粘结,从而易于识别。筷子前部3与中间杆体2之间的连接部采用图2所示的插接结构。其中,在筷子前部3设置呈锥台状的连接部3-1,在中间杆体2的相对位置上设置与其配合的插接凹槽2-2,进而实现两者的牢固连接。为防止筷子在夹取食物时出现食物滑脱,给顾客带来不便的问题,在所述筷子的前部3外周设置有多排防滑凹坑9,即使夹取圆滑食物,也能方便自如,避免了食物滑落给顾客带来的尴尬。本技术的变色筷子结构简单,实现容易,采用双头中空式的插接结构不仅减少了用料,降低了重量和成本,而且方便了顾客的使用。所述变色筷子采用可降解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制成,回收再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色筷子,包括筷子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筷子杆体的前部为中空腔体,腔体内填充有遇液体可变色的填充物,并且在所述前部上设置有吸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色筷子,包括筷子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筷子杆体的前部为中空腔体,腔体内填充有遇液体可变色的填充物,并且在所述前部上设置有吸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筷子杆体的前部整体为透明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筷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筷子杆体的前部开设有透明观察窗。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色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孔设置在筷子杆体前部的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色筷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筷子杆体的前部的外周设置有防滑凹坑。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色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朋张守恩
申请(专利权)人:姜朋张守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