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骨折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08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手臂骨折固定支架,包括上臂夹板托、下臂夹板托和手部夹板托,上臂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的一侧通过转动器铰接,上臂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的另一侧通过滑动牵引器连接,手部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均设有第一调节杆,且第一调节杆之间通过连接器连接,上臂夹板托、下臂夹板托和手部夹板托均设有固定绑带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在上臂、下臂和手部安置上臂夹板托、下臂夹板托和手部夹板托并用固定绑带部固定,根据患肢的长度来调节第一调节杆和连接器的安装,上臂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的角度可通过滑动牵引器和转动器调节,该上臂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的角度调节便捷,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高患者的舒适度。高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臂骨折固定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涉及手臂骨折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手臂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其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后夹板或石膏外固定,骨折大多数患者手法整复后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骨折对位,但随着手臂的肿胀消除等,因此后期维持比较困难,对不稳定的骨折,特别是伴有严重骨质疏松者,非手术治疗后期骨折再移位尤其是短缩、畸形愈合非常多见,影响手臂外观及功能。手术治疗包括经皮穿针、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应用等方法,手术治疗固定稳定、可靠,但存在能否耐受手术术中、术后损伤血管、神经、肌腱、感染及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
[0003]手臂骨折治疗中,最好用支架进行支撑固定,但是由于没有非常合理的固定支架,所以临床治疗中,甚少应用。现有的固定支架,固定不稳定可靠,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节角度,而且长度不可以调节,大大影响了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汇集非手术治疗创伤小、手法整复骨折对位佳及手术治疗固定稳定、可靠的优点于一体的手臂骨折固定支架,且角度和长度可调节。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手臂骨折固定支架,其包括上臂夹板托、下臂夹板托和手部夹板托,上臂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的一侧通过转动器铰接,上臂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的另一侧通过滑动牵引器连接,手部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均设有第一调节杆,且第一调节杆之间通过连接器连接,上臂夹板托、下臂夹板托和手部夹板托均设有固定绑带部。由此,患者仰卧于整复床上,患肢外展,肘关节屈曲90
°
,在上臂、下臂和手部安置上臂夹板托、下臂夹板托和手部夹板托并用固定绑带部固定,根据患肢的长度来调节第一调节杆和连接器的安装,上臂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的角度可通过滑动牵引器和转动器调节,该上臂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的角度调节便捷,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该手臂骨折固定支架固定稳定,而且调节的过程中,也非常稳定。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牵引器包括导向体、滑动体、定位杆、牵引杆和连接块,导向体内设有导向槽,滑动体设于导向槽内,定位杆穿过滑动体且套设有弹簧,导向体内设有多个卡槽,定位杆的顶部抵住在卡槽内,连接块安装于上臂夹板托,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滑动体铰接。由此,拉动定位杆的外端部,使弹簧压缩,患肢的上臂和下臂缓缓转动,上臂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相对于转动器微微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牵引杆牵拉着滑动体,使滑动体沿导向体的导向槽滑动,等上臂和下臂转动到位后,松开定位杆,释放弹簧,定位杆的内端部卡接到卡槽内。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器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
杆,第二调节杆的下端设有万向接头并安装于上臂夹板托,第二调节杆的上端设有第二联接器,第三调节杆的上端设有第三联接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二联接器、第三联接器内。由此,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可以实现相对转动;由于第二调节杆的下端设有万向接头,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调节杆也可在第一转动杆的带动下转动,确保下臂夹板托的转动的顺畅、平稳。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调节杆的上端均设有第一联接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联接器,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一球头结构,第二连接杆设有与球头结构相匹配的球头锁定结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由此,第一连接杆的球头结构能够在第二连接杆的球头锁定结构中转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时,可通过调节球头锁定结构来固定第一、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角度;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安装于第一联接器上,可调整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于第一联接器的位置,来实现下臂夹板托和手部夹板托之间距离的调节。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臂夹板托、下臂夹板托和手部夹板托内均设有海绵内衬,海绵内衬上设有多个透气孔。由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绑带部包括连接扣和绑带,连接扣固定于上臂夹板托或下臂夹板托或手部夹板托的一侧,绑带固定于上臂夹板托或下臂夹板托或手部夹板托的另一侧,绑带上设有魔术贴。
[0011]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以传统骨折手法整复为基础,以传统小夹板为原理,汇聚传统手法整复的良好效果及外固定支架能较好的维持骨折复位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传统夹板固定后期断端再移位,也避免了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的手术风险及钉道感染、损伤血管、神经、肌腱等手术并发症。在上臂、下臂和手部安置上臂夹板托、下臂夹板托和手部夹板托并固定,根据患肢的长度来调节第一、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通过牵引杆带动滑动体以及第一、第二的转动杆的相对转动,实现了上臂夹板托和下臂夹板托的角度调节,该手臂骨折固定支架的固定稳定可靠,而且调节的过程中,也非常平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手臂骨折固定支架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导向体、滑动体、定位杆和弹簧的安装示意图;
[0014]图3是第二调节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一实施方式的手臂骨折固定支架,包括上臂夹板托1、下臂夹板托2和手部夹板托3,上臂夹板托1、下臂夹板托2和手部夹板托3均有固定绑带部8。固定绑带部8包括连接扣81和绑带82,连接扣81固定于上臂夹板托1或下臂夹板托2或手部夹板托3的一侧,绑带82固定于上臂夹板托1或下臂夹板托2或手部夹板托3的另一侧,绑带82上采用魔术贴结构。
[0017]上臂夹板托1和下臂夹板托2的一侧通过转动器4铰接,上臂夹板托1和下臂夹板托2的另一侧通过滑动牵引器5连接。手部夹板托3和下臂夹板托2均通过固定座63安装有第一调节杆6,且第一调节杆6之间通过连接器7连接。
[0018]使用时,患者仰卧于整复床上,患肢外展,肘关节屈曲90
°
,在上臂、下臂和手部安置上臂夹板托1、下臂夹板托2和手部夹板托3并用固定绑带部8固定,根据患肢的长度来调节第一调节杆6和连接器7的安装,上臂夹板托1和下臂夹板托2的角度可通过滑动牵引器5和转动器4调节,该上臂夹板托1和下臂夹板托2的角度调节便捷,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该手臂骨折固定支架固定稳定,而且调节的过程中,也非常稳定。在维持复位情况下,完成该手臂骨折固定支架的安装。治疗完成后立即复查X线片,观察复位及固定情况。一般患肢前期会出现肿胀情况,必要时可调整上臂夹板托1、下臂夹板托2和手部夹板托3的松紧。根据患者骨折粉碎程度,该支架固定4~6周,每周复查X线片,检查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必要时根据X线片表现,通过调节连接器7、上臂夹板托1和下臂夹板托2的角度近一步调整牵引力大小,在摄片提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臂骨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臂夹板托(1)、下臂夹板托(2)和手部夹板托(3),所述上臂夹板托(1)和下臂夹板托(2)的一侧通过转动器(4)铰接,所述上臂夹板托(1)和下臂夹板托(2)的另一侧通过滑动牵引器(5)连接,所述手部夹板托(3)和下臂夹板托(2)均设有第一调节杆(6),且所述第一调节杆(6)之间通过连接器(7)连接,所述上臂夹板托(1)、下臂夹板托(2)和手部夹板托(3)均设有固定绑带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骨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牵引器(5)包括导向体(51)、滑动体(52)、定位杆(53)、牵引杆(54)和连接块(55),所述导向体(51)内设有导向槽(511),所述滑动体(52)设于导向槽(511)内,所述定位杆(53)穿过滑动体(52)且套设有弹簧(56),所述导向体(51)内设有多个卡槽(512),所述定位杆(53)的顶部抵住在卡槽(512)内,所述连接块(55)安装于上臂夹板托(1),所述牵引杆(5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55)、滑动体(52)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臂骨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器(4)包括第一转动杆(41)、第二转动杆(42)、第二调节杆(43)和第三调节杆(44),所述第二调节杆(43)的下端设有万向接头(431)并安装于上臂夹板托(1),所述第二调节杆(43)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碧君蒋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