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396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床身、活动托板和透气孔,所述床身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内侧两端均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和定位底座的内侧壁之间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聚氨酯弹簧,所述调节块的内侧通过真空吸塑胶粘接有柔性软垫,所述定位底座的内侧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有内衬软垫,所述内衬软垫内部镶嵌有活动托板,所述内衬软垫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设置有小型电动液压缸,所述内衬软垫之间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预留口,所述柔性软垫的内部镶嵌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经久耐用,能够满足工作需求,适合普遍推广。适合普遍推广。适合普遍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固定支撑装置
,特别涉及放射科用头部 CT固定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人员的头部受伤之后,经过手术或药物的方法治疗后,需要对病人的头部进行CT检查,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对病人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解,但是当遇到幼小、自控力差的病人时,病人的头部容易因扭动而产生位移,导致检查效果不佳,而传统的头部固定装置不能够按照病人头围的大小进行调节,为此,我们需要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
[0003]专利号CN201720866238.1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放射科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安装有圆环,且固定板的表面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头部放置软板,所述头部放置软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方形铁块,所述方形铁块连接有橡胶伸缩带,所述头部放置软板的表面安装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安装有海绵垫。本技术,由于直线滑轨与固定块通过滑块连接,手动转动长度调节螺栓使伸缩杆自由伸缩,从而推动固定块在直线滑轨上移动,使两个固定块的间距便于控制,可固定不同头部大小的人群,海绵垫的内部嵌入式安装有深海磁石,深海磁石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净化血液效果。
[0004]上述的头部固定装置有些不足之处:1、不具有根据病人的头围大小进行调节的功能。2、装置中设置了铁质材料和具有磁性的深海磁石,均会产生一定的磁力,容易对CT的检查效果造成干扰。3、不具有从头部的后方对病人头部进行支撑的功能。
技术内容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床身、活动托板和透气孔,所述床身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内侧两端均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和定位底座的内侧壁之间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聚氨酯弹簧,所述调节块的内侧通过真空吸塑胶粘接有柔性软垫,所述定位底座的内侧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有内衬软垫,所述内衬软垫内部镶嵌有活动托板,所述内衬软垫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设置有小型电动液压缸,所述内衬软垫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预留口,所述柔性软垫的内部镶嵌有透气孔,所述活动托板的底部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有加固底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床身底部两端设置有床身支撑柱,所述床身支撑柱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横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小型电动液压缸底部通过安装座和铆钉与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软垫、内衬软垫和活动托板均采用泡沫海绵材料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块、连接杆、床身支撑柱和加固底板均采用工业级塑料制作而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预留口与加固底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预留口且通过螺钉与小型电动液压缸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当病人的头部进入内衬软垫的内部时,根据病人头部的大小,通过聚氨酯弹簧的作用,医护人员可以移动调节块对病人的头部进行固定,且柔性软垫采用泡沫海绵材料制成,不会对病人的头部带来不适,且不会因为病人头部的扭动而影响CT检查的效果。
[0015]2.本技术中的主要结构均采用工业塑料材料制成,运用到金属连接件的位置均远离射线的发射源及检测处,主要结构均不会产生磁力,进而不会对CT的检查造成干扰。
[0016]3.当病人平躺时,如病人的头部因驼背等原因无法下降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小型电动液压缸的作用,带动连接杆进行升高,进而驱使活动托板进行升高,通过提升活动托板的方法对病人的头部进行托举,且通过加固底板和连接杆的作用,还可以实现对病人的头部进行支撑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的调节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的活动托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床身;2、定位底座;3、调节块;4、聚氨酯弹簧;5、柔性软垫;6、内衬软垫;7、活动托板;8、连接杆;9、小型电动液压缸;10、床身支撑柱;11、横板;12、透气孔;13、加固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3所示,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床身1、活动托板7和透气孔12,所述床身1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底座2,所述定位底座2内侧两端均设置有调节块3,所述调节块3和定位底座2的内侧壁之间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聚氨酯弹簧4,所述调节块3的内侧通过真空吸塑胶粘接有柔性软垫5,所述定位底座2的内侧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有内衬软垫6,所述内衬软垫6内部镶嵌有活动托板7,所述内衬软垫6下端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 下端设置有小型电动液压缸9,所述内衬软垫6开设有与连接杆8相对应的预留口,所述柔性软垫5的内部镶嵌有透气孔12,所述活动托板7的底部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有加固底板13。
[0023]其中,所述床身1底部两端设置有床身支撑柱10,所述床身支撑柱1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横板11。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柱10起到支撑床身1的作用,支撑柱10配合横板11对小型电动液压缸9进行支撑。
[0025]其中,所述小型电动液压缸9底部通过安装座和铆钉与横板11 的顶部固定连接。
[0026]其中,所述柔性软垫5、内衬软垫6和活动托板7均采用泡沫海绵材料制成。
[0027]其中,所述调节块3、连接杆8、床身支撑柱10和加固底板13 均采用工业级塑料制作而成。
[0028]其中,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贯穿预留口与加固底板13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底端贯穿预留口且通过螺钉与小型电动液压缸9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小型电动液压缸9可以驱使连接杆8进行移动。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检查开始时,病人平躺于床身1上,当病人的头部进入定位底座2内部并位于内衬软垫6的上方时,医护人员拨动调节块3,聚氨酯弹簧4(品牌为鹏博盛聚氨酯,型号为4001)受力被压缩,调节块3即可向其外侧的方向进行移动,当调节块3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医护人员轻轻的松开调节块3,聚氨酯弹簧4向原始位置进行复位,驱使调节块3反向进行移动,即可将病人的头部进行固定,且柔性软垫5采用泡沫海绵材料制成,不会对病人的头部带来不适,且不会因为病人头部的扭动而影响CT检查的效果,本技术中的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床身(1)、活动托板(7)和透气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底座(2),所述定位底座(2)内侧两端均设置有调节块(3),所述调节块(3)和定位底座(2)的内侧壁之间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聚氨酯弹簧(4),所述调节块(3)的内侧通过真空吸塑胶粘接有柔性软垫(5),所述定位底座(2)的内侧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有内衬软垫(6),所述内衬软垫(6)内部镶嵌有活动托板(7),所述内衬软垫(6)下端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下端设置有小型电动液压缸(9),所述内衬软垫(6)开设有与连接杆(8)相对应的预留口,所述柔性软垫(5)的内部镶嵌有透气孔(12),所述活动托板(7)的底部通过环保透明热熔胶粘接有加固底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勇超陶鑫李朋鹏熊洧孙梦玲阮伟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