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德振专利>正文

医用微少量样品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367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少量样品混合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微少量样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台面前侧为读码区,工作台面上非读码区采用金属面板,读码区设有亚克力上面板,读码区下侧固定RFID读写机构,所述RFID读写机构设有RFID读写器以及板状RFID天线,所述板状RFID天线设有平板状的天线壳体,天线壳体具有用于放置天线线圈以及匹配电路的空腔,天线壳体的两端由堵头封闭,还设有混合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微少量样本的检测,特别是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微少量样品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少量样品混合设备制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在保证样品混合消泡效果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登记错漏的医用微少量样品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流体混合设备,通常采用旋转搅拌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设备笨重,体积大,容量很大。其容量允许少则几十公斤,多则上吨重,对于以克来计量的小重量应用很不方便;2、混合效果达不到要求,往往不够均匀,有气泡。3、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0003]微少量样本在混合的时候,由于体积有限,其盛放装置较小,采用试管或较小的杯体均可。由于容器内往往盛放待混合处理的多种样本,为了提高工作精度,应保证对各种样本类别、剂量进行精确登记,现有常见的自动化登记往往采用打印的条形码粘贴在容器外壁上,然后通过扫码机构手动扫码,由于扫码通过人为操作,依然存在疏忽漏记的漏洞,且对于微小量样本容器而言,将条码端正的贴在容器外壁上,使光电扫码机构一次性准确读码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在保证样品混合消泡效果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登记错漏的医用微少量样品混合装置。
[0005]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0006]一种医用微少量样品混合装置,设有工作台面,工作台面下方为主机箱体,其特征在于,工作台面前侧为读码区,工作台面上非读码区采用金属面板,读码区设有亚克力上面板,读码区下侧固定RFID读写机构,所述RFID读写机构设有RFID读写器以及板状RFID天线,所述板状RFID天线设有平板状的天线壳体,天线壳体具有用于放置天线线圈以及匹配电路的空腔,天线壳体的两端由堵头封闭,天线壳体上侧与亚力克上面板紧贴固定,所述天线线圈采用印刷在PCB板上的矩形线圈,匹配电路与天线线圈相连,匹配电路的另一端经线缆与RFID读写器相连;还设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位于工作台面非读码区下侧的旋转驱动电动机以及位于工作台面非读码区上侧的回转体,旋转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沿工作台面上的电动机轴孔伸出后与回转体相连接并驱动回转体转动;所述回转体上设有混液杯座机构和配重机构,其中混液杯座机构与配重机构相对设置,混液杯座机构由杯座托架和杯座组成,杯座内容置样品杯,样品杯上固定RFID标签。
[0007]本技术所述回转体上的杯座托架开设用于插接杯座的插接孔,杯座底部设有与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凸起,所述杯座托架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呈夹角,杯座与杯座托架同轴设置,且杯座的中轴线上端倾向回转体的中心,杯座的外侧还设有驱动杯座绕杯座托架中轴线旋转的回转皮带机构,回转皮带机构也经旋转驱动电动机驱动运转;所述杯座具有用于容置样品杯的敞口,杯座底部中央设置与杯座托架上的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轴筒,从
而使旋转驱动电动机驱动回转皮带带动杯座旋转时,杯座的插接轴筒绕杯座中轴线转动。
[0008]本技术所述天线壳体采用塑料制成,以保证射频信号顺利读写亚力克上面板上侧的射频标签。
[0009]本技术杯座呈锥筒状,杯座的下部内径小于杯座上部内径,所述杯座的外侧设有皮带固定槽,回转皮带机构中的皮带套设在皮带固定槽上,防止皮带在杯座外壁上滑动,影响杯座转动的稳定性。
[0010]本技术所述杯座托架与回转体为一体式结构,以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并充分利用回转体转动时所产生的向心力,来加速杯座内的混合溶液混液时泡沫的消灭。
[0011]本技术所述回转皮带机构由自转驱动带轮、第二节轮、导向带轮以及皮带组成,其中自转驱动带轮与旋转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自转驱动带轮驱动位于回转体底部的第二节轮转动,皮带分别套设在杯座外部和第二节轮外部,导向带轮用于完成皮带导向,从而实现由旋转驱动电动机驱动杯座转动。
[0012]本技术所述配重机构设有与回转体相连接的支架,支架上设置轴孔,轴孔内设置水平方向的丝杆,丝杆上设置配重螺母,所述回转体的底部设有铰接轴孔,并经铰轴铰接在固定块上,固定块底部开设键槽,固定块与旋转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键连接,回转体相对于铰轴呈杠杆机构,杠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混液杯座机构和配重机构,使用时通过拨动螺母在丝杆上的相对位置,完成对回转体两端的配重平衡。
[0013]本技术所述回转体与工作台面之间设置缓冲弹簧机构,以减轻整个装置运转过程中的振动。
[0014]本技术混合机构上侧还设有防护盖,防护盖铰接在工作台面的一侧,可以通过阻尼合页铰接,防护盖上可以开设与杯座位置相对应的环形槽孔,使杯座伸出槽孔,便于放置待处理样本,并对应配重机构开设拨动窗口,便于调整配重。
[0015]本技术所述RFID读写机构经RS232通信电路与外部上位机相连,以快速将读取数据上传至上位机。
[0016]本技术防护盖内侧可以设有接触传感器以及旋转驱动电动机开闭控制电路,通过接触传感器检测防护盖是否关闭,当且仅当防护盖关闭后,旋转驱动电动机才开始工作,否则旋转驱动电动机停止工作,这个部分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即可,此不赘述。
[0017]本技术通过对样品杯贴覆RFID标签(可在杯体任意位置贴覆多个标签,甚至可以重叠贴覆标签),在混合处理前,先将样品杯在读码区上侧划过,通过读码区下方的RFID读写机构快速读取样品标记信息,然后启动混合机构,通过旋转驱动电动机驱动回转体旋转产生向心力,通过杯座转动形成利于杯座内所放置溶液混合的回旋力,使回转体所产生的向心力施加在杯座内样品杯内的样本上,使待处理样本获得最大20G的重力加速度的离心力,使混合物充分混合,同时消除气泡。
[0018]本技术针对微少量样本的检测,特别是50-200g以内的流体的混合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弥补现有工作流程中的漏洞,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轻松完成不同流体均匀混合工作,又能完全清除流体中的气泡。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是本技术中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3是本技术中回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4是本技术中杯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5是本技术中配重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6是本技术中天线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工作台面1、主机箱体2、亚克力上面板3、RFID读写器4、板状RFID天线5、天线壳体6、堵头7、支架8、丝杆9、配重螺母10、自转驱动带轮11、第二节轮12、导向带轮13、皮带14、旋转驱动电动机15、回转体16、杯座托架17、杯座18、插接轴筒19、皮带固定槽20、PCB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医用微少量样品混合装置,设有工作台面1,工作台面1下方为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微少量样品混合装置,设有工作台面,工作台面下方为主机箱体,其特征在于,工作台面前侧为读码区,工作台面上非读码区采用金属面板,读码区设有亚克力上面板,读码区下侧固定RFID读写机构,所述RFID读写机构设有RFID读写器以及板状RFID天线,所述板状RFID天线设有平板状的天线壳体,天线壳体具有用于放置天线线圈以及匹配电路的空腔,天线壳体的两端由堵头封闭,天线壳体上侧与亚力克上面板紧贴固定,所述天线线圈采用印刷在PCB板上的矩形线圈,匹配电路与天线线圈相连,匹配电路的另一端经线缆与RFID读写器相连;还设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位于工作台面非读码区下侧的旋转驱动电动机以及位于工作台面非读码区上侧的回转体,旋转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沿工作台面上的电动机轴孔伸出后与回转体相连接并驱动回转体转动;所述回转体上设有混液杯座机构和配重机构,其中混液杯座机构与配重机构相对设置,混液杯座机构由杯座托架和杯座组成,杯座内容置样品杯,样品杯上固定RFID标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微少量样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体上的杯座托架开设用于插接杯座的插接孔,杯座底部设有与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凸起,所述杯座托架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呈夹角,杯座与杯座托架同轴设置,且杯座的中轴线上端倾向回转体的中心,杯座的外侧还设有驱动杯座绕杯座托架中轴线旋转的回转皮带机构,回转皮带机构也经旋转驱动电动机驱动运转;所述杯座具有用于容置样品杯的敞口,杯座底部中央设置与杯座托架上的插接孔相配合的插接轴筒,从而使旋转驱动电动机驱动回转皮带带动杯座旋转时,杯座的插接轴筒绕杯座中轴线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微少量样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壳体采用塑料制成,以保证射频信号顺利读写亚力克上面板上侧的射频标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微少量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德振孟勇
申请(专利权)人:殷德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